一九三○年代,推理小說原先書寫的規則被破壞。全知全能的偵探降為凡人身分,貴族般或至少生活無虞的大偵探,亦從高雅地在犯罪現場從事相關偵查工作,一躍墜入社會底層,和敵人唇齒相譏、大打出手;不僅於此,蛇蠍美人時常環伺於偵探左右,形成一股特殊的畫面。於是這種發生於街頭,加上強化偵探本身的冷酷、正義形象,使其形成鎔鑄智力、行動力及浪漫氛圍的推理故事──這股冷硬派的風潮被稱為美國革命,至今仍未衰退。 再來,在現實生活的懸案中,開膛手傑克、黃道帶殺手等,皆令人聞之色變,許多小說或電影以相關背景為依據,讓此類殘忍的連續殺人不斷地於書頁及螢幕間重現。於建構的小說世界裡,湯瑪士.哈里斯筆下的漢尼拔博士非常知名,即便殘酷、冷漠,卻又具備迷人及理性的一面,連續殺人魔的具體形象在此被建立,其典範難以超越。 《心囚》作者雀兒喜.肯恩是位女性,她巧妙地結合了前述的特色,讓蛇蠍美人及硬漢的關係產生微妙的變化,也讓連續殺人魔以冷艷美女的角色現身,有著與漢尼拔不相上下的神祕與氣勢,儼然成為新一代的標籤和典型。 以受害者身分捲土重來、背負著傷痕的硬漢亞瑟.雪瑞登,以及冷面美女葛蕾茜.羅威爾的系列故事,《心囚》為其開端。 亞瑟為第一主角,擔任專案組長時,被宣稱殺害兩百名以上的殺人魔葛蕾茜擒拿,體驗了十日生不如死的折磨後,此後人生全然崩解,透過藥丸瓦解不安,並經由與美女殺人魔的每週會面安撫心靈。至於葛蕾茜,她美麗又慧黠,擅長操縱人心且十分冷血,不斷犯案後,將亞瑟視為玩物凌虐,爾後主動報警自首,並於醫護人員到達前替氣若游絲的亞瑟進行急救。 故事以雙主線的方式進行,將現在和過去的案件交叉處理。一為美女殺人魔凌虐辦案專員事件,營造出濃烈的驚悚風味;另一為位於現今時光的年輕女學生失蹤殺人案,由當年被虐重生的專員為首偵辦,蘇珊.華德任職於《先鋒報》,被指派剖析亞瑟個性及為案件撰寫新聞稿,由於題材和角色個性的結合,氣氛顯得沉鬱。小說內將前後不同時間點的主要描繪對象置換,搭配時間因素而使整體的故事線表達呈現不對稱感,不過這種忽快忽慢的敘事節奏反而相當好讀。 歷劫歸來、傷痕累累的戰士,他是滄桑的現代硬漢;冷靜自持、從容不迫的美女殺人狂,使人費於理解。無論是亞瑟或葛蕾茜,都充滿了濃烈的神祕感,他們彼此的互動和關係亦令人好奇。這樣的組合到底是絕配,還是宿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