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不想吃飯,會不會有鱷魚、灰熊及大野狼,幫我把午餐吃光光

2013 / 09 / 17
第230期

本報訂閱份數
52111
總訂閱份數
1933245

編輯 / 阿佛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Go Top
  本週選書 》

鯨聲月光河

作者:王文華
出版社:巴巴文化

推薦理由:
金鼎獎作家 王文華今年夏天,最棒的療癒系作品。在幻想與現實之間遊走的輕童話,陪著小讀者宣洩溢出的情緒和情感。議題:生命教育、幻想、成長。


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

作者:王意中
出版社:寶瓶文化

推薦理由:
29種最常見的親子狀況,209個解決祕方,最多元的情緒教養。教育部部定講師、《親子天下》雜誌駐站專家,超過1000場專業演講,父母師長都受用!


晴子的黃色爸爸

作者:王淑慧/圖文
出版社:信誼基金出版社

推薦理由:
一把黃色雨傘,一段泛黃模糊的印象,一個如影隨形的黃色身影,是孩子對爸爸的思念,也是爸爸對孩子的隱形守護……晴子有一個黃色爸爸,他不姓黃,只是在晴子的記憶裡,他淡淡的。


好家教勝過好學校

作者:典馥眉
出版社:雲國際出版社

推薦理由:
個性決定命運,當媽媽殷殷期盼孩子一生幸福時,更希望帶給孩子更多的好品格。本書談如何對孩子進行放手管理,透過給兒童自由,培養他們的本身的獨立思考、自立精神及環境適應能力。

▲ Go Top
[]
  暢銷書排行榜 》

親子教養類 >

01.小雨麻的副食品全記錄:158道寶寶超愛的當令食譜,過敏兒這樣吃也沒問題!
02.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5大閱讀策略,9種課堂情境,19篇操作練習與引導示範,有效提升閱讀素養!
03.教出孩子的生存力:大前研一給父母的24個教養忠告
04.親師SOS:寫給父母、老師的20個教養創新提案
05.百歲醫師教我的育兒寶典

童書/青少年文學類 >

01.灰燼之城:骸骨之城3
02.獵月:骸骨之城4
03.骸骨之城
04.星燦:骸骨之城2
05.骸骨之城【小說1 & 2集】(電影書衣版)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陳清圳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3 / 09 / 10

一雙手都不能放:力挽狂瀾的陳清圳校長

博客來導讀 >

面對政府,他腰桿挺直,
但一看見孩子,卻彎得比任何人還低。
很難想像,台灣還有這樣一個地方……
洪蘭教授筆下「敢做敢為」的校長。華南國小88%的學生來自外地,獲教育部十大經典學校、商周百大特色學校、全國遊學學校組特優等。

陳清圳校長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特殊優良教師、全國傑出生物教師
二○一三年,兼任台灣第一所生態學校──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

他不僅讓瀕臨廢校的華南國小,成為明星學校,山村裡沒醫生,他更設立醫療站,讓生病的老人不用翻山越嶺到山下就醫。
他不只改變一群孩子,他還改變一所小山村的未來。
對孩子與當地居民來說,他從來不僅僅是一位校長。
在坊間地圖都不會標示的雲林小山村,
這裡,沒有自來水、沒有公車、沒有診所。
生病的老人,得走一個小時才到公車站。
或者一直忍到鄰居也生病,才會一起叫車到山下看病。
他爭取設立醫療站,但民營公車拒絕...more

▲ Go Top
   本月選書推薦手札 》

如果我不想吃飯,會不會有鱷魚、灰熊及大野狼,幫我把午餐吃光光?
黃哲斌(自由撰稿人)

《誰來吃午餐》,非常、非常可愛的故事,關於餐桌上的幻想。

孩子的餐桌,或許是親子兩代的第一場遭遇戰。打從嬰幼兒厭棄奶瓶,開始學吃半流質食物,意見戰爭就已悄悄開打:

「我不要吃飯飯」,「我也不要吃麵麵」,「我不要吃花花菜」,「這個香菇好可怕」,「青椒很難吃」,「媽媽你給我太多了」,「我真的吃不下了」。

然後緊閉嘴巴,拒絕進食,打翻碗盤,大哭,滿場飛奔,大人小人皆氣餒,翻臉,賭氣,冷戰一下午。

所以,有些父母主張,從幼兒開始,就要讓他學著坐餐椅,吃完飯才准下來;有些父母堅決,自小要戒除孩子挑食的習慣,我有位朋友,為了幾顆青豆,與女兒對峙兩小時,直到她開口吃光為止。

有些卻覺得無所謂,孩子想吃就吃,不餓就算了,挑食也沒關係,完全尊重兒女的公民不服從。

當然,多數人採取懷柔路線,哄的,騙的,拐帶略誘,外加綵衣娛親,「打開嘴巴,你看,載滿小魚的火車要過山洞囉」,「哇,我是不是看到一隻大鱷魚,把嘴巴張好大,要把食物吃光光了」。

外交官的折衝手腕,加上馴獸師的恩威並施,差不多是餐桌攻防的主要戰略。或許,有時兼用恐怖訴求的廣告文案,「如果不吃青菜,你就不會便便,便便在肚子裡越堆越多,你就會生病喔」。

這本可愛的小書,提供一種孩子喜愛的幻想策略。

「如果我不想吃飯,會不會有鱷魚、灰熊及大野狼,幫我把午餐吃光光?」啊,這樣是不是太完美了?不愛吃小孩的兇猛野獸,反而幫你吃掉討厭的小黃瓜、菠菜還有米飯,牠們是全世界最棒的朋友了吧。

可是,如果每一餐,都被牠們吃光光怎麼辦?牠們很愛吃你的飯飯呀,怎麼辦呢?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

或許,這是《誰來吃午餐》最有趣的地方,雖然書中描繪一個圓滿結局,其實,它提供一種開放想像,由父母與孩子共同討論的想像;每個家庭,或許能發展出不同版本的結局,或許,其間會有情節支線,有配角人物,有越來越長的協商與妥協,就在每一頓餐桌上。

就像《一千零一夜》,每個父母,都能由此出發,與孩子一起幻想,看哪,我們不是正在森林裡午餐?今天,又有誰來陪你吃飯了?


作者介紹
曾任中國時報記者、編輯,中時電子報副總編輯;他的離職宣言《乘著噴射機,我離開中國時報》,掀起媒體置入性行銷議題。目前為兩個孩子的爸、天下雜誌特約資深記者。

...more

相關閱讀 >

.《誰來吃午餐》, 蕾貝卡.寇柏, 水滴文化,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