Ämµ¹©Ò¦³¡u¦b¸ô¤W¡vªº®È¦æÄá¼v®v¡X³Á¥i¡E¦ò¨½°Ò·s§@¡mÄá¼v®v¥~©ç¤â¥U¡n

2010 / 11 / 10
第84期

本報訂閱份數
59792
總訂閱份數
1841158

編輯 / M87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嚴選100位設計師,1000個以上室內設計技巧,6大居家風格一次破解!

  • 室內設計權威《漂亮家居》年度巨作,華文世界唯一正宗百大室內設計師年鑑!耗時一年製作,嚴格搜錄全台精選100位設計師,多達300個精采案例解析,1000個以上的設計技巧,讓想裝修或改造您家的讀者,一書打盡!各種屋況隔局一次破解,讓您快速掌握裝修設計的訣竅,並提供您與設計師溝通的最佳橋樑!

  • 即日起購買「蔣勳藝術解碼」系列書,任選兩書即贈送「梵谷自畫像」拼圖!

  • 2010的夏天,蔣勳老師終於開始動筆了,開始破解莫內。「每一天都像是莫內的畫,每一片光都像是莫內畫裡的渴望。覺的莫內近在身邊,覺得莫內彷彿就在身體裡面。」他覺得,如果梵谷是藝術創作世界孤獨、痛苦、絕望的典型;莫內恰好相反,他的世界明亮、溫暖、洋溢流動著幸福愉悅的光采。這不只是一本談名畫的書,而是透過蔣勳老師的敏感善述,活生生重現一個偉大且迷人的藝術生命:莫內。

  • 解構流行,創造神話,台灣時尚文化出版第一品牌《O'logy Boozine》!

  • O'logy Boozine第三期的內容主題定為ISM流行主義,這個單元裡介紹了自古至今七種不同的主義脈絡,並且透過分析這些主義內容,來讓讀者了解它在現今影響了多少流行文化,同時編輯部邀請了服裝設計師高勝忠先生,以「超現實主義」為概念,設計出前衛造型的服裝,其它單元部分,包括專訪施振榮先生,請他與讀者們談談品牌意識,及以包括蔡依林之內的八位名人,來述說台灣流行文化的現在、過去與未來。

  • 迎向新城市生活,用自己的速度定位出快活人生!《慢城》

  • 21世紀的城市生活概念該是什麼樣子?現代科技、傳統與文化的發展該如何取捨?一個不容小覷的「慢城」運動早在歐洲蔓延,帶給全世界未來式生活哲學。本書直擊慢城運動發起地─義大利奧維托(Orvieto),欣賞其背後所蘊含的歷史、哲學、人文以及社會價值,看奧維托居民如何將「慢」的態度融入現代生活,從「慢」的關係中實踐「慢」的精神!
藝術設計╱建築攝影表演藝術創意美學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攝影師外拍手冊:帶著DSLR旅行的必備指南

作者:麥可.弗里曼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推薦理由:
《攝影師之眼》作者麥可.弗里曼 實用隨身手冊推出!袖珍開本,可塞進相機包,方便隨身攜帶、隨時參考!如果說旅遊能增廣見聞,那麼數位相機就能豐富旅遊攝影。不論是週末出遊,或到國外度假,這本由全球首屈一指專業旅遊攝影師麥可.弗里曼所寫的隨身手冊,不但能提供你外拍的所有必要資訊、技術,更以一連串提醒,激發你對旅遊攝影的想法和創意。


設計木生活LaVie Wood

作者:麥浩斯編輯部
出版社:麥浩斯

推薦理由:
La Vie Wook設計木生活特刊,表現出這個時代最主流的「木時尚態度」,從各方面發掘出喜歡木頭的人,會怎麼打造/設計自己的木空間?當老藝匠進入新設計市場/當以木頭為主題的居家設計、辦公室與商業空間成了主流生活藝術/當木頭家具、家飾品變成代代相傳的經典……。木設計已經陪你生活,更延續及表現出獨一無二的美學態度。


征服全球的歐美創意團隊21+

作者: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出版社:財團法人台灣創意設計中心

推薦理由:
第一本為台灣創意人量身打造的專書,獨家專訪全球21間頂尖設計公司的成功經營告白。全球暢銷品牌幕後神秘創意軍師現身!帶你一睹美國銀行、波音飛機、戴爾電腦、無印良品、2012倫敦奧運、歐洲之星、M.A.C.、Microsoft、HP、Nike、Microsoft、英特爾幕後合作團隊如何運作。21組設計思考,透視這個星球上最有創意的腦袋!


菜市場美感SHOPPING:料理.雜貨.色彩.時尚,設計靈感的食色大狂想

作者:王信智、丁芯瑜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推薦理由:
你以為上市場只是婆婆媽媽的日常行程?知名主廚、設計師、創意工作者,為什麼都喜歡逛傳統市場,甚至在國外旅行時也要走訪當地市集?本書提供一種新角度的「菜市場」採買提案,教你把充滿色香味聲音的菜市場,逛成一處私房遊樂園。只要你有一雙創意的眼睛,逛菜市場的豐富感官體驗,不下於參觀一場精采展覽的收穫。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1

2

3

4

5

微建築:全球53個精采絕倫的小建築.大設計 拍照前先學會看 設計木生活LaVie Wood 帶1枝筆去旅行:從挑選工具、插畫練習到親手做一本自己的筆記書 如何成為大明星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法蘭克.懷特佛德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0 / 11 / 07

包浩斯

博客來導讀 >

中文版第一本「包浩斯專著」,1984年出版至今25年之不敗經典!
如果不是「包浩斯」,世界不是你眼中所見的樣子
最經典.最普及的「包浩斯」論著
大量珍貴圖片.深入淺出、帶你還原時代現場


1919年創立的包浩斯,是一所在教育上主張結合工藝與純藝術的學校,它意圖打破藝術家與工匠的藩籬,希冀設計符合當時人們需求的產品,使學校和學生能自給自足不仰賴外援,以因應機器工業時代的來臨。包浩斯的教學於形式理論和工坊實作並重,且極具開創性地為學生設立預備課程,教授結構、線條、色彩特性,更實驗運用各種素材的可能性。

創辦校長葛羅培斯本身是建築師,亦是有遠見的教育學者,他思想開放、廣納百川,延攬到校的老師皆一時之選:怪俠伊登、神祕的康丁斯基、心靈永遠年青的克利、規矩嚴肅的莫霍里、冷酷的密斯、嫻於平面設計的貝爾、平凡媒材的革命家亞伯斯……這群藝術界天才和包浩斯具天分的學生彼此教學相長,激盪造就出許多傳奇。

包浩斯歷經不同時期提出的藝術理論,以及日後奠立的幾何線條與三原色風格,使得包浩斯不只是一所劃時代的前衛藝術學校,更是前衛潮流的代名詞,影響領域遍及建築、設計、攝影、服裝、舞蹈、戲劇等等,我們如今生活的一切小至平面報紙,大至房屋建築無不深受影響,包浩斯無庸置疑,是現代主義的美學與設計發展中,最關鍵的核心價值建立者。...more

▲ Go Top
  編輯手札 》

獻給所有「在路上」的旅行攝影師—麥可•佛里曼新作《攝影師外拍手冊》
文/ M87

不是每一位旅人都愛拍照,但幾乎每一位攝影師,都迷戀著旅行。

日本街拍大師森山大道,就曾自詡為「在路上」的攝影師,年輕時深受美國作家Jack Kerouac的小說《在路上》(On the Road)的影響,森山喜歡到處結伴,開著破爛的TOYOTA汽車,行駛於日本國道,穿越許多城鎮,與無數的人群和風景相遇,森山就像貪婪的野犬一般,瘋狂地按著快門,他不是為了將眼前所見的影像佔為己有,而是為了讓這些不斷流逝的殘影在心中重疊成另一片風景,期待往後人生的某一次旅途,能與它們意外相遇。然後,再一次,用陌生的視野,捕捉下全新的畫面。這是森山大道的攝影論。

美國彩色攝影之父William Eggleston,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及是如何決定攝影主題的?他的回答似乎告訴我們,攝影是門不可預期的藝術,而這門藝術往往發生在旅途中,他說:「我不知道我會拍下什麼,在沒有看到景象之前…我會帶著裝滿底片的相機出門,但卻可能空手而回。我就是四處走,即使最無趣、醜陋或是無聊的場所,對我來說都可能有奇特的瞬間。

德國導演溫德斯曾拍下他在工作旅途中所見的景象,將之集結成一本攝影日記《一次》,他如此形容這本作品集的完成過程:「拍攝它們如同夜航的飛行,飛了整個晚上,還不知道清晨在哪裡降落。」對這位擅長用影像說故事的導演來說,旅行中的偶然性是一切創作的起點,因未知而引發的驚奇,是他拿起鏡頭拍攝的動力。

幾乎每一位攝影師都迷戀著旅行,他們指出旅行這件事如何啟發拍攝的靈感,不過,他們卻很少能清楚說出,他們是如何在旅途中拍下這些美麗的照片。

《攝影師之眼》作者麥可•佛里曼,則在這方面,貢獻出他專業的攝影經驗,為熱愛旅遊也熱愛攝影的讀者,撰寫出一本旅遊攝影指南—《攝影師外拍手冊》,提供外拍所需準備的一切資訊和裝備,以及一系列結合技術的主題式攝影教學,明確地引導讀者踏上旅遊攝影之路。

原以為這類專為技術型攝影達人而寫的工具書,必定充滿許多專業術語,閱讀起來或許有些吃力,加上對於只擁有一台數位相機的讀者來說,所謂的「旅遊攝影」大抵就是走馬看花,隨性拍拍,應該不太需要再花力氣去讀一本教你如何外拍的指導手冊,然而,實際翻閱這本書之後,以上兩點刻板成見立即改觀。

首先,這本書清楚劃分六大篇章,讓任何人翻開此書都能立刻上手。包括出門前的「準備工作」,「上路之後」如何應變突發狀況、「認識光線」的特性,找到最佳的拍照時間、保握在旅行中才可能遇到的「各類題材」,用特殊的構圖視角,替「各類主題」增添新意,以及一些各國電壓、網路、法律限制等「參考資料」。

其次,每一大章節又詳細分為數個小子題,每一個子題只花兩頁篇幅做精簡的說明,作者麥可•佛里曼以淺顯的文字講述重要的概念,在解說技術性的主題時,更會適切地選擇幾張作品做範例,透過照片和圖說的呈現,就算不具有專業攝影知識,也能清楚掌握箇中要訣。此外,在各章節的主題規劃上,作者全面性地考慮「旅遊」的各種地點和情境,包括針對不同緯度區的氣候,提出保護相機的因應方式、每一天不同時間點的光線適合拍攝什麼主題(例如,黃昏光最適合拍攝夜景,這點可真讓人意想不到)、在街頭、鄉村、菜市場、博物館要拍攝什麼對象、如何取景…等諸多可能會在旅行中遇到的場景和問題狀況,在這本書中,幾乎可以一一找到對應的解決方式。

不過,與其說這是一本以旅遊攝影為主題書寫而成的工具書,倒不如說,麥可•佛里曼透過旅遊這門生活藝術,向讀者傳授他寶貴的工作經驗和攝影心法,書中的每一張照片都提供一種特殊的拍攝視野,而每一種拍攝視野,都蘊藏著一種觀看方式,透過他獨特的觀看技術,我們得以鍛鍊不一樣的觀看眼光,而這正是麥可•佛里曼的著作不同於其他攝影工具書,最大的特色之處。

每一位攝影師都迷戀著旅行,我相信,看過這本《攝影師外拍手冊》的旅人們,也會開始愛上攝影。

相關閱讀 >

.《攝影師外拍手冊:帶著DSLR旅行的必備指南》, 麥可.弗里曼, 大家出版社,
.《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麥可.弗里曼, 大家出版社,
.《攝影師之眼:超完美曝光-數位攝影的採光.測光.曝光專業技法》, 麥可.弗里曼, 旗標,
.《Michael Freeman的私家攝技:絕活101》, 麥可.弗里曼, 旗標,
▲ Go Top
  活動現場 》
書展拍吧!拍吧!拍出你的好創意!MOOK館攝影博覽會,人人都是攝影師∼
書展2010奇幻基地暢銷展,TOP100全面琪動,任選3本75折,讓閱讀開始覺醒!
新書就算在別人眼中只是小事,如果能替自己帶來莫大愉悅,那就去做吧《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
新書我十一歲。我喜歡發問。我得了血癌。你讀到我的筆記時,我應該已經死了。《關於我和那些沒人回答的問題》
新書擁抱我就是擁抱麻煩;傳唱我的傳奇吧!我是午夜的盜賊女王!瑰麗、黑暗、罪惡、純真:《午夜盜賊》
新書破除60個人性盲點,你會發現原來人生就是這麼回事!《開竅心理學》
新書當我們在思考、感覺、希望或想像時,大腦裡發生了什麼事?《心智拼圖》
活動博客來LIVE 100手帳文具展,買本手帳記錄100%的新生活吧!
新書她聲稱自己是個騙子,但至今所經歷過的,完全真實。《女神卡卡的降臨》
博客來通告 >

包浩斯

連載一 克利.部分節錄:

第二波任命的教員中,最重要的人物應該數保羅•克利和瓦希里•康丁斯基。克利的作品充滿空靈、幻想、奇異、詼諧的風格。但當他在一九二O年接到葛羅培斯請他至包浩斯任教的邀請時,他的反應倒是極其現實;當時他正在度假。

克利過去從來沒有教過書。他之所以樂於接受包浩斯的師父一職,主要是因為這份工作提供了他經濟上的保障。在答應這份工作之前,克利去了威瑪一趟,主要目的不是在了解這個學校,而是在比較威瑪與慕尼黑兩地雜貨店內販售商品的價格。他當時正與他的妻兒住在慕尼黑。

克利在繪畫生涯上屬於大器晚成。直到一九一四年他到北非短暫旅行,突尼西亞熱力四射的陽光彷彿對他施咒般令他拜倒,他才開始大膽運用色彩。第一篇評論克利作品的專文、以及他的第一次重要個展都在一九二O年發表,那年他已經四十一歲了。

葛羅培斯對克利了解甚深,認為他會是一位具有啟發性的老師。克利對於理論性的問題非常著迷,口才相當好,而且學多識廣。他教學認真,也盡量避免讓自己的言論過於武斷,這些教學習慣讓受夠了教條的學生們對他鍾愛有加。此外,克利的思想也開始向包浩斯的理念靠攏,他會同時從政治與社會的脈絡來思索藝術為何物。在一九一九年慕尼黑蘇維埃共和垮台後,克利寫信給他的畫家同事,信中他提到「個人主義的藝術……是資本主義的奢侈品」,他認為新型態的藝術「能夠加入工藝的行列,並創造出偉大的成果。此後不會再有所謂的學院,只有培養工匠的藝術學校。」

和慕尼黑的物價相比,威瑪的物價便宜許多,因此克利隻身來到包浩斯,等他在威瑪找到一家大小可棲身之處,才把家人接過來同住。克利在威瑪的民宿住了一年多,這段期間他每隔兩個星期搭火車回慕尼黑一趟。一直到一九二一年秋天,他才找到適合的公寓。

剛開始的時候,他的同事們並不歡迎克利的加入。根據史雷梅爾的說法,克利的作品「讓眾人直搖頭,完全是『為藝術而藝術』(l'art pour l'art)」,絲毫不帶任何實用性的目的。」

克利接替了莫奇在書籍裝幀工作坊的位子,但他很少在那裡出現;而只要出現,時間也多半是花在與工作坊師父奧圖•多爾夫納爭執上,工作沒有任何進展。當書籍裝幀工作坊在一九二二年停辦後(並非全然因為克利與多爾夫納之間的問題),克利接下了彩繪玻璃工作坊,但這項安排顯然也是有名無實。克利接觸最多、也是他後來唯一接觸的,就是紡織工作坊,他在那裡教授構圖的專門課程。克利倒是在基礎設計課程中充分發揮了他的影響力,在這些課堂中,他試圖說服學生應該對形象塑造的基本問題發展出一套批判性的手法。

這些課程不僅為包浩斯帶來許多好處,克利自己也受益匪淺。教學讓他不得不開始從理性的層面思索自己的作品:「當我在教學時,我必須先搞清楚,自己大部份在無意識的狀態下所做的事究竟是什麼。」克利的理論主要來自於他個人的實踐,而不是其他方面。

克利相信,所有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源起於一些基本的形式,他也以此為教學的中心思想。他認為藝術應該要表現這些形式,但不是從表面上模仿這些自然界的事物,而是要試著去密切注意自然界裡萬物生成的細微過程。自然應該「在畫裡重生」,雖然繪畫裡的自然獨立於真實的自然界之外,但仍然應該遵循大自然的法則,形成一個分離、但自成一格的環境。

這個想法雖然就如同克利大部份的思想一樣難懂,但從他的著作《教學隨筆》中所摘錄的一段話,就可以清楚看見他的理念。這本《教學隨筆》是克利在包浩斯教學的成果集結,在一九二五年間做為《包浩斯叢書》之一出版。其中,克利寫到(在課堂上也這麼說),學生應該要試著讓自己像大自然一樣豐富、多變:

跟著自然萬物學習,看它們如何生成、看它們的形式如何發揮各種功能,這才是最好的學校。接下來,或許從自然界出發,你會完成屬於你自己的形式,甚至有一天你會自成一個小宇宙,開始屬於你的創造。

在這本書裡,對於單純的模仿與真正的創造間最大的不同點,克利也以一個生動的比喻來解釋:「當我說畫一個『休息』的人像,大家可能都會畫出一個人躺在床上睡著。但構成這幅畫的時候應該要有層次,就像陵墓一樣,一層又一層……」

克利說服學生進行各種色彩、形式、以及圖像等技巧的實驗。他常常在自己的水彩作品上頭塗上各種釉彩,也在他的課堂上給學生做類似的習作:

我們將一長條白色分成七段,將前六段(保留第七段)刷上一層薄薄的純紅色水彩。等這層紅色水彩乾了之後,我們再繼續刷上另一層(保留第一段)薄薄的純綠色水彩……

在教師與畫家的角色上,克利孜孜矻矻、煞費苦心,而且必定做好充分的準備。在任教的前幾年,他會將所有準備在課堂上所講的話寫在一系列藍色書皮的本子上,一字不差地按表操課;還會兩手各拿不同顏色的粉筆,以左右開弓的方式很快地將圖表畫滿整個黑板(他兩手都很靈巧)。且不說他的方法過時,他是用傳統的方法在進行教學──先是針對理論進行授課,接著讓學生們練習,在習作中運用理論。至少在威瑪的包浩斯,第一道練習題是要「實際畫出自然界裡的葉子,觀察葉脈在葉片上連貫的能量。」

雖然包浩斯不認同以繪畫本身為目的的作法,克利也無意讓學生們成為製圖家或畫家,但他還是要求學生們畫畫,因為他相信這樣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們掌握他一心想要傳授的基本理論原則。他常常強調建築與繪畫構圖間的相似之處。他說,一幅畫「是一塊塊建構出來的,和房子沒什麼兩樣。」而畫家也和建築師一樣,必須要確保他的構圖夠穩定,而且能夠「承重」。
...more >>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