³ÌÀRÀqªºÄá¼v²´¡A³Ì©t¿Wªº¤ß¶H­·´º¡m­·´º ¦wÀR¡G´¿±Ó¶¯Äá¼vµ§°O¡n

2010 / 12 / 01
第87期

本報訂閱份數
59929
總訂閱份數
1845474

編輯 / M87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藝術設計╱建築攝影表演藝術創意美學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美術手帖 村上隆特集

作者:美術手帖編輯部等
出版社:大藝出版

推薦理由:
國際級專業藝術雜誌《美術手帖》首度海外授權—村上隆 特集。本書專訪凡爾賽宮現場的村上隆,帶您到村上隆藝術創作的各個現場,探究村上隆藝術工作的全貌。並以拉頁方式整理村上隆近20年來的重要紀事,此外,也帶您進到製作工場旁的田園溫室,讓您看看村上隆生活的一面。


創作,怎麼搞的

作者:茱莉亞.卡麥隆
出版社:大塊文化

推薦理由:
創意就像電;按下開關,電就來了。但那開關並不是「心情」,而是「意願」。作者茱莉亞.卡麥隆是知名藝術創作者,她在本書以「前輩」身分,和一位年輕創作者對話。分享創作生涯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和考驗,以及如何建立正確心態。是有志從事創作者極佳的「心靈指南」。


王建揚《宅》攝影作品選輯

作者:王建揚
出版社:大藝出版

推薦理由:
一次記錄舞蹈演出的經驗,讓他放下畫筆、拿起相機,一部紀錄片的觸發,讓他展開藝術家生涯的旅程。王建揚,要用攝影來實踐他的藝術夢。2009年《宅》系列作品獲得GEISAI TAIWAN的龜井誠一評審獎後,2010再度於美國IPA國際攝影獎三項第一,王建揚,台灣不容忽視的攝影新星!


SONY α55/α33 數位單眼相機完全解析

作者:CAPA特別編輯
出版社:尖端

推薦理由:
「 這些照片,是從幾百卷底片中選取出來,之後通過不斷的『回望』,重新思考自己和它的關係。它們被整齊呈現的觀看方式,像是有計畫的攝影行動,但事實上只是時間流變中,主觀的感覺存放,因地制宜的閒散日記側寫。其實在記憶的體質裡,你可以稱它是『新的老照片』或『老的新照片』。」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1

2

3

4

5

攝影師外拍手冊:帶著DSLR旅行的必備指南 攝影師之眼:數位攝影的思考、設計和構圖 孫大偉的菜尾與初衷 2011新世代生活風格嚴蒐100設計師 帶1枝筆去旅行:從挑選工具、插畫練習到親手做一本自己的筆記書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鄭治桂、黃茜芳、曾璐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10 / 12 / 03

360°發現高更:不只讀懂他的藝術,還要發現他的熱情與慾望

博客來導讀 >
高更,為什麼自我放逐,遠走他鄉?


■ 5大傳奇事件 + 11則生平故事 + 10幅經典導覽
■ 10幅經典名作,直擊高更創作情感與背後動人的奧秘


從股票金童到流浪畫家,帶你認識歷久不衰的高更傳奇   
配合北美館即將在11月27日展開的「永遠的他鄉──高更」展覽,本書從生平、作品到後人好奇的所有話題,全面認識後印象派畫家──保羅.高更傳奇的一生。

豐富照片對照,精采呈現高更的時代與生活   
高更如何從股票金童變成畫家?哪幅畫是他最神秘的作品?他和梵谷有何心結?哪幅畫是他的經典之作?大溪地有何魅力?為什麼43歲的他拋家棄子流浪天涯、客死異鄉?一個白人畫家如何走入島嶼女人的生命現場?大溪地如何在高更過世之後,在20世紀躍升為世外桃源的旅遊天堂?他一生締造了哪些不可思議的傳奇?

從遠離巴黎到客死異鄉,細說流浪人生的故事曲折   
作家毛姆、201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秘魯小說家尤薩,都曾以高更的人生為原型,撰寫出哪些經典的文學名著?高更相信什麼?堅持什麼?本書從他的人生、他引發的傳奇以及烙印世人的經典圖像,逐一剖析,全面還原這位流浪藝術家的生命傳奇。 more

▲ Go Top
  編輯手札 》

最靜默的攝影眼,最孤獨的心象風景《風景 安靜:曾敏雄攝影筆記》
文/ M87

在一幅作品前,我們總是有求知的慾望,無論是一首詩,一段樂曲,一張畫,或是一件攝影作品…,我們渴求掌握作品的全貌,理解作者的創作意涵,我們想知道,一件作品在「說什麼」,我們想知道,一件作品蘊藏了什麼秘密?我們想知道,一件作品傳達了什麼思想?我們想知道,一件作品在訴說什麼故事…我們想知道,因為我們對作品產生了感覺。

曾敏雄的攝影照,就是讓人有感覺的作品。


繼《容顏寫真》之後,歷經一年時間,曾敏雄再度交出攝影新作《風景 安靜》,這本攝影集子選輯了曾敏雄自1997年至2010年間拍攝的攝影作品,共有117幀照片,曾敏雄以拍照當時的事件和心境為題,編選了20篇子題,曾敏雄像是被記憶召喚的歸鄉人,留戀地、不捨地、傷感地,緩步在這十年的攝影長途上,他遙想故友,惦念往事,他細數生命中彌足珍貴的境遇,他碰觸生命中不忍回望的困頓與挫折,這些,是他拍攝的起源,是他照片中動人的故事,也是他拿著相機繼續前行的堅定力量。

背負著經濟拮据的重擔,懷抱著無法回頭勇氣,曾敏雄的攝影,在混沌與不安的情緒中,瀰漫著孤寂的感覺。

為了在原本的音響工作和攝影事業兩者中做抉擇,曾敏雄將自己放逐到美國流浪,試著尋找心中的答案。他造訪了許多攝影名家拍攝過的Ranchos de church教堂,在聖潔的晨光中,捕捉了教堂莊嚴的容貌,他也循著畫家喬志亞•歐姬芙住居的蹤跡,將自己丟到陌生的異境,漫無目的的按著快門,最後,他駕車直驅墨西哥邊境,繞過城市帕索,抵達終點站白沙(White Sand Dune)國家公園,在既疲憊又無法適應異地環境的情況下,曾敏雄挨著餓,等待最美的夕照降臨。沒有人知道,面對著廣大無人蹤的白沙,在寂靜的自然之前,曾敏雄是如何找到心中的答案,但最終,我們看見〈神秘白沙〉的完成作,那精準銳利的構圖、那幽遠壯闊景致,無須言語解釋,我們領會了,曾敏雄走上攝影家之職的堅決之志。

在這本攝影集中,曾敏雄除了透過事件與回憶,記錄這幾年在攝影工作上的心路歷程,他也透過這些年的歷練,傳達他對攝影的體會,例如,他認為「時間是最重要的!」在〈牆的扭曲〉、〈木籬笆〉篇章中,我們看見那些經過時間粹煉的物體,斑駁出歲月的痕跡,成就了被攝體的美,而相對於被攝體而言,時間同樣在拍攝者身上產生作用,時間就如同無情的利刃,穿鑿拍攝者的生命,同時,也磨亮了拍攝者的雙眼。

此外,他同時身為拍攝者和觀賞者這兩種角色,他認為,看懂一幅攝影作品,必須倚靠「想像力」和「經驗」,因為,精彩的作品往往都是通過作者內心掙扎下的產物,然而,他於心不忍地追問,「到底看得懂好,還是看不懂好?」因為,唯有親身經歷過那些痛苦的人,才有機會真正走進作品的核心,體驗作品的狂暴與威力。

現在,你是否願意,敞開自己的生命經驗,走進曾敏雄的創作世界,體驗他攝影作品中的孤寂與寧靜?

相關閱讀 >

.《風景 安靜:曾敏雄攝影筆記》, 曾敏雄, 田園城市,
.《台灣頭:曾敏雄人物攝影選集1999~2009》, 李瑋芬/執行編輯;曾敏雄/攝影, 台北市立美術館,
.《容顏寫真:曾敏雄人物攝影筆記》, 曾敏雄, 田園城市,
▲ Go Top
  活動現場 》
新書我們不想把故事說完;因為故事完了、那門關了,世界,就變得不再一樣。《最後的國度》
書展朱雀全書系3本75折,滿額送2011好好吃兩用月曆!
新書 給無法存錢,卻最需要錢的人!月薪兩萬二也要存到錢,90天超強儲金實踐!
新書許多我們以為消失的,其實還在。四個年輕人與100個古老行業相遇;與100位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尋,百工》
新書 100個五官六感體驗,啟動植物帶來的自我療癒能量!《綠色療癒力》
新書明著問太直接?虛張聲勢、化整為零...FBI 25種套話技巧教你兜故事問出答案!
新書透過報紙的型式說歷史,是製造新聞?還是創造歷史?民國99年創刊之─《民國舊報》
新書熟練造句就能寫好作文!《英文作文的第1步︰從寫好句子開始》
新書讓花美男宮廷F4,陪你邁向腐女之路!BL經典《青蓮紀事》系列,雙書75折!
博客來連載 >

論攝影

一張照片不只是一次事件與一名攝影者遭遇的結果;拍照本身就是一次事件,而且是一次擁有更霸道的權利的事件——干預、入侵或忽略正在發生的無論什麼事情。我們對情景的感受,如今要由相機的干預來道出。相機之無所不在,極有說服力地表明時間包含各種有趣的事件,值得拍照的事件。這反過來很容易使人覺得,任何事件,一旦在進行中,無論它有什麼道德特徵,都不應干預它,而應讓它自己發展和完成——這樣,就可以把某種東西——照片——帶進世界。事件結束後,照片將繼續存在,賦予事件在別的情況下無法享受到的某種不朽性(和重要性)。當真實的人在那�互相殘殺或殘殺其他真實的人時,攝影師留在鏡頭背後,創造另一個世界的一個小元素。那另一個世界,是竭力要活得比我們大家都更長久的影像世界。

攝影基本上是一種不干預的行為。當代新聞攝影的一些令人難忘的驚人畫面例如一名越南和尚伸手去拿汽油罐、一名孟加拉游擊隊員用刺刀刺一名被五花大綁的通敵者的照片之所以如此恐怖,一部分原因在於我們意識到這樣一個事實,就是在攝影師有機會在一張照片與一個生命之間做出選擇的情況下,選擇照片竟已變得貌似有理。干預就無法記錄,記錄就無法干預。吉加.維爾托夫 的偉大電影《持電影攝影機的人》(Man with a Movie Camera,1929)提供了一個完美形象,也即攝影師做為一個處於不斷運動中的人,一個穿過一連串性質不同的事件的人,其行動是如此靈活和快速,壓根兒就不可能有什麼干預。希區考克 的《後窗》(Rear Window,1954)則提供了互補的形象:由詹姆斯.史都華(James Stewart)飾演的拍照者透過相機與一個事件建立緊張的關係,恰恰是因為他一條腿斷了,必須坐輪椅;由於暫時不能活動,使得他無法對他所看見的事情採取行動,如此一來拍照就變得更重要。哪怕無法做出身體行動意義上的干預,使用相機也仍不失為一種參與形式。雖然相機是一個觀察站,但拍照並非只是消極觀察。就像窺淫癖一樣,拍照至少是一種緘默地、往往是明白地鼓勵正在發生的事情繼續下去的? 閬﹛C拍照就是對事情本身、對維持現狀不變(至少維持至拍到一張「好」照片)感興趣,就是與只要可以使某一物件變得有趣和值得一拍的無論什麼事情配合——包括另一個人的痛苦和不幸,只要有趣就行了。

「我總是覺得,攝影是一種下流的玩藝兒——這也是我喜愛攝影的原因之一,」黛安.阿巴斯 寫道,「我第一次做攝影時,感到非常變態。」做一位專業攝影師,可以被認為是下流的(借用阿巴斯的通俗話),如果攝影師追求被認為是骯髒的、禁忌的、邊緣的題材。但是,下流的題材如今已不容易找。而拍照的變態的一面到底是什麼呢?如果專業攝影師在鏡頭背後常常有性幻想,那麼變態也許就在於這些幻想既貌似有理,又如此不得體。安東尼奧尼 在《春光乍洩》(Blowup,1966)中,讓時裝攝影師拿著相機在薇蘇絲卡(Verushka)的身體上方晃來晃去變換位置,不斷地按快門。真個是下流!事實上,使用相機並不是色瞇瞇地接近某人的理想方式。在攝影師與其拍攝對象之間,必定要有距離。相機不能強姦,甚至不能擁有,儘管它可以假設、侵擾、闖入、歪曲、利用,以及最廣泛的隱喻意義上的暗殺——所有這些活動與性方面的推撞和擠壓不同,都是可以在一定距離內進行的,並帶著某種超脫。

在麥可.鮑威爾 那部非凡的電影《偷窺狂》(Peeping Tom,1960)中,性幻想就要強烈得多。這並不是一部關於偷窺狂、而是一部關於精神變態者的電影,主角在替婦女們拍照時,利用隱藏在相機�的武器殺她們。他從未碰觸過他的拍攝對象。他對她們的身體不懷欲望;他要的是她們以拍成電影的影像形式存在的樣子——那些顯示她們經歷自己的死亡的影像——然後在家�放映,在孤獨中取樂。該電影假設性無能與侵犯之間,專業化的外表與殘暴之間有聯繫,這些聯繫指向那個與相機有聯繫的中心幻想。相機做為陰莖,無非是大家都會不自覺地使用的那個難以避免的隱喻的小小變體。無論我們對這個幻想的意識多麼朦朧,每當我們談到把膠捲「裝入」相機、拿相機「對準」某人或「拍攝」 一部電影時,都會毫不掩飾地說到它。
重新給舊式相機裝膠捲,要比重新給俗稱「棕色貝斯」的毛瑟槍裝子彈更笨拙和更困難。現代相機試圖成為鐳射槍。一個廣告如此寫道: 

雅斯卡電子(Yashica Electro)35GT是太空時代相機,你一家人都會愛上它。日夜都能拍出美麗照片。全自動。絕無失誤。只要對準、聚焦、按下。其他由GT的電腦頭腦和電子快門去打理。
...more >>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