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Ú­Ì§Æ±æ¥i¥H±q¥t¤@­Ó¨¤«×¶}©lÃö¤ß¥xÆW¡A¤£½×¬O¹L¥h20¦~¡B·í¤U¡A©Î¬O¥¼¨Ó¡C2010¤H¤å¬ì´¶¦~«×¤§³Ì

2010 / 12 / 22
第356期

本報訂閱份數
58320
總訂閱份數
1849425

編輯 / DL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你在Facebook上發表的任何資訊,都是未來潛在的包袱?!《隱私不保的年代》

  • 網路能掩飾我們的身份還是揭露我們的身份?建立我們的人氣還是毀壞我們的名譽?使用網路越自由,越使我們深陷更多不自由。國際知名的隱私法權威,為言論自由與隱私權的兩難尋求平衡點。
     
  • 「我只有在走路時才能夠思考」──盧梭

  • 天底下還有什麼比走路更自然而簡單的事呢?走路使我們能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與世界中,而不至於被身體與世界弄得疲於奔命;走路使我們能自己思考,而不至於全然迷失於思緒中。索爾尼以其萬花筒式的關照,不僅能做橫向的聯繫,更能自古一路漫行至後現代,深刻捕捉盪一種行走本身絕美的韻味,並希冀提醒讀者能發現做為一個行人,當四周景致隨著步伐緩慢展開之際,所能體現的單純喜悅!
     
  • 耗時三年,國家地理有史以來最具野心的拍攝計畫,前所未有的動物遷徙紀錄──《大遷徙》

  • 大遷徙,是維繫物種存續的唯一方式。隨著科學知識的發展,人類對於動物遷徙有越來越深入的了解,即便如此,其中仍有許多不解之謎。國家地理頻道耗時三年,呈現年度重量級系列節目《大遷徙》,企圖以前所未有的視野,記錄下動物遷徙的磅礡盛況。緊接電視節目推出的國家地理《大遷徙》專書,將精采影像結合文字,為讀者帶來更深刻的感動。
     
  • 告別總是艱難的,無論是要告別想告別的與該告別的。畢竟那是一種哀悼。黎紫書《告別的年代》

  • 第一個杜麗安,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那個年代。愛念依舊,而你不是他,你只是另一個人在我心底徘徊不去,深深繾綣的替代品。有另一個杜麗安,眾稱「麗姊」,住在五月花的301號房,與「你」相依為命,與一群年華老去的老娼義結金蘭。有第三個杜麗安,筆名叫「韶子」,是《告別的年代》的作者。黎紫書以同姓名但不同人物的三位女主角,小說的後設創作架構、文學隱喻與政治暗喻、老練的說故事技巧,可視為近年來華文長篇小說的一大佳作。
人文科普文學小說心靈養生 親子共享 語言電腦 商業理財 生活風格藝術設計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邏輯謬誤鑑識班:訓練偵錯神經的24堂邏輯課

作者:冀劍制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推薦理由:
這句話哪裡有問題?為什麼聽起來「怪怪的」?每個人天生都有偵測錯誤與邏輯推理的能力,然而,如果不特別經過訓練,你的防火牆就會出現漏洞,本書就以常發生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的謬誤為例,由淺到深,從認識謬誤的各種型態,訓練推理能力!


權力地景:從底特律到迪士尼世界

作者:雪倫.朱津
出版社:群學

推薦理由:
從迪士尼世界的例子,可以看出從消費角度重組空間的其他情景,它們仰賴文化與經濟之間,以及中產階級消費者和全球企業之間的明顯連結。地景的自然與社會力量之間,有沒有一個無可化約的最低均衡?公共價值可以與自我利益共存嗎?


神話與意義

作者:李維史陀
出版社:麥田

推薦理由:
李維史陀為結構主義的開山祖師,台灣已相繼出版《野性的思維》、《憂鬱的熱帶》、《神話學》四卷本等大部頭的論文集。《神話與意義》這本演講集,乃根據1977年底,李維史陀為加拿大國家廣播電台所做的一系列演講編印而成,內容涵括李維史陀分析神話的重要概念,是一本能讓初學者輕鬆且快速理解結構人類學大師主要理念的入門讀物。


跟大象說話的人:大象與我的非洲原野生活

作者:勞倫斯.安東尼、格雷厄姆.史皮斯
出版社:博雅書屋

推薦理由:
這些外表看似溫馴的大象,事實上是森林裡最危險、最無法預測的動物,國際著名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勞倫斯.安東尼,自2003年美伊戰爭,他便與一群南非動物保護組織成員前往搶救巴格達動物園裡深受傷痛和饑餓之苦的動物。在本書中,安東尼敘述一段真實故事:一群被遺棄、隨時會被滅絕的大象的生存希望。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01.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無國界醫生在葉門
02.心智拼圖: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03.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04.
帖木兒之後:1405 ~ 2000年全球帝國史(平裝)
05.世界既簡單又複雜:為什麼我們總是做錯決定、擔錯心、看不清真相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01.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無國界醫生在葉門
02.看得到的化學: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
03.心智拼圖: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04.
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05.
帖木兒之後:1405 ~ 2000年全球帝國史(平裝)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馬力歐.泰迪
出版社:世茂
出版日期:2010 / 12 / 28

圖解達文西機器人

前所未見的「達文西考古學」!

歷史上第一具可預先設定的機器車、第一具能行走的動物自動機,以及一支機器士兵部隊的基本構想……有人說世界上的一切幾乎都是他發明的!

達文西是科學方法的創始者,是科技工程的先驅!達文西揚棄了當時工程師常用的嘗試錯誤法,創造了全新的機器觀察方式。達文西創新的機器草圖,更是現代工業設計的起點。本書針對他的作品中最神秘難解、最具爭議性的幾個主題:自走車、機器獅以及機器武士,實體重現,同時提出全新的理論。作者親身體驗達文西製作機器的方式,輔助文字說明,將達文西曾經提到的「視覺語言」,運用在以往未曾發表的800多幅3D圖、設計圖、手稿,經由數位方式復原,重現達文西原稿,再造達文西發明時栩栩如生的實體景象。

從達文西手稿深入研究他對機械裝置的概念構想,建構出前所未見的嶄新「多媒體達文西考古學」!【more】

更多人文科普推薦書
▲ Go Top
  編輯手札 》

我們希望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開始關心台灣,不論是過去20年、當下,或是未來。2010人文科普年度之最
文/DL

看著今年的書單,有幾本書,意料之外的讓人振奮。

年初,努蘭來台。除了新書,出版社也改版重出了努蘭舊作《死亡的臉》。「只有在誠實討論死亡的詳細過程時,我們才能面對那些我們最害怕的事情。」這是一本十七年前的作品,可是經過十七年,我們面對了嗎?我們『不怕』了嗎?所以我對同事說,「或許,我們還是應該讓更多人,能看看這本書。」

年中,法務部長下台,死刑議題一時沸沸揚揚。《與絕望奮鬥》講的是一個日本丈夫/父親,妻、女被一位十八歲少年殺害,他九年來奔走、「爭取」判死刑的真實案例。最近張娟芬《殺戮的艱難》,則是將她長期關注的廢死記錄,集結成書。完全不同的角度,不過討論的是同一件事。

2008《不合理的行為》,是唐•麥庫林的回憶錄,一個戰地記者回憶錄。2010的《失焦》是另一個戰地記者的,羅伯•卡帕。戰爭離我們好遙遠,看著照片你想到什麼?戰爭的殘酷、國家機器的荒謬,還是人性?那看著拍下這些照片的人自己寫的文字呢?原本偏向攝影的題材,被我們往人文拉了一點點。

我在底層的生活》前半看似記者所謂「底層生活」探險,最後卻是用她的經驗輔以許多數據資料,跟讀者討論:窮人會甚麼會一直窮下去?整個社會結構到底有什麼問題?「污名化」,台灣社會常用的字眼,可是我們是否真正想過關於污名這件事?在我們如此輕率使用的當下。高夫曼的《污名》幾經波折,今年終於有了中譯本的出版。

傷心人類學》是一個人類學者的反思,《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是無國界醫生宋睿祥的葉門日記;兩本書看來偏屬某個特殊領域,不過都不止於此。我們都會在裡面讀到一些其他的,或許可以和自身經驗互為印證;或許,可以讓我們把思考的角度,開得更廣。

你不一定會在排行榜上看到這些書,是的,這並不是一份暢銷書單。這些書的出(改)版讓人眼亮,也讓我總是迫不及待的分享。我相信許多人覺得這樣的選題有點偏,許多書涉及立場,有些言論根本只是一家之言。是的,我們並不是要呈現一種絕對的觀點或說法,我只是企圖讓你知道這件事。講久了,或許你就會開始注意;或許,你就會開始找到自己想要關心的方向。

所以或許,你可以開始理解我們為什麼選了這本書,作為2010年的年度之最,《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我們想從社會學的角度,記錄下台灣這20年來發生了什麼事。」這本書從年初聽聞,中間幾經波折,年中終於出版。作者群幾乎都是目前活躍於學界、政界、運動界的一時之選,從李道明的紀錄片開始,《秩序繽紛的年代》總共有20篇;20個,我們都身處其中的社會斷片。潘翰聲寫的是環保,楊弘任寫的是社區總體營造;范雲從彭婉如,寫台灣的婦運;何明修和黃武雄寫教改。吳音寧,當然寫了她最熟悉的農村。『秩序繽紛的年代』,簡單的說就是從野百合到野草莓,導言開宗明義,他們希望能夠藉著這趟歷史導讀,挖掘公共議題,提出面對未來的新觀點;書出版後直到現在,作者群們仍在陸續進行一系列講座,針對各個不同主題,面對不同身分、不同世代的讀者。出版社說,這本書的『宣傳期』還沒結束;這樣的一本書,也不可能這麼快結束。

於我個人而言,不可諱言,閱讀初期是帶著濃濃懷舊情感的。因為這20年,我經歷過。我沒有拍過紀錄片,不過「無米樂」、「生命」、「翻滾吧男孩」我知道;外籍新娘從工地圍籬的噴漆廣告,到現在新移民的學習問題;楊儒門的白米炸彈客;教改爭議......我要說的是,這書的確承載了我,以及我們的青春年少,因為我們都生長在台灣,因為我們都經歷了這20年,書中的每一個議題,或多或少就是我們的共同記憶。而對現在20歲的孩子而言,這都將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

是的,一部分而已。這樣的一本書,無可避免是有觀點的。不論是取材或是立場。沒觀點我們讀它幹麼?在年度之最的會議上,我說這並不是過去二十年的歷史紀錄,這只是20個人,用他的角度,或參與或關心,告訴我們「他」對過去20年的一點看法。

沒有要你照單全收的意思,只是基於一點點企圖的一個開始。

我們希望讀者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開始關心台灣,關心我們身處其中的社會,不論是過去20年、當下,或是未來;不論你的方向、立場,以及你願意從什麼時候開始。

或許,從可以讓我們迫不及待的分享開始,從2010的年度之最開始。

基於此,2010人文科普年度之最,我們選擇了《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more

相關閱讀 >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吳介民、顧爾德、范雲, 左岸文化,
▲ Go Top
  話題人物 》

賴瑞金封麥!25年「賴瑞金現場」畫句點。

CNN招牌新聞脫口秀「賴瑞金現場」在播出25年多後,洛杉磯時間16日晚間6時(台北時間17日上午10時)走入歷史,曾為談話節目天王的賴瑞金正式收拾起招牌吊帶褲,把黃金時段交棒給45歲的英國記者兼名嘴皮爾斯摩根。

77歲的賴瑞金從1985年6月1日開始主持「賴瑞金現場」,這些年來的訪問場次超過4萬,最近並締造在同一時段、同一節目、由同一人主持最久的世界紀錄。賴瑞金在6月間節目播出滿25周年時,當周他的來賓包括美國總統歐巴馬、NBA明星「小皇帝」詹姆斯、微軟創辦人蓋茲、女神卡卡,全是重量級人物。他和女神卡卡四目相望時,有如地球人初見外星人,有趣的鏡頭令人莞薾,但也讓人覺得賴瑞金是不是和時代有些脫節。他隨後在6月底突然預報要退休。

在賴瑞金的黃金時代,他的節目觀眾高達164萬,但今年已跌到只剩70萬人,收視率在同時段跌到第3。主要的困境是新竄起的主持人辛辣毒舌,狂飆重口味,他相形之下格外「溫吞」。

賴瑞金的退休代表著一個文化里程碑、長達四分之一世紀節目的結束,「華盛頓時報」專欄作家麗莎•莫瑞斯說:「我們會懷念賴瑞的傻笑、賴瑞好笑的吊帶褲、我們也會懷念他有時搞不清楚自己在訪問誰。以後不可能再出現另一個賴瑞金了。」∼摘自聯合新聞網【more】

相關閱讀 >

.《麥克風與吊帶:賴瑞金傳奇》, 賴瑞.金、卡爾.福斯曼, 漫遊者文化,
▲ Go Top
  活動現場 》
新書那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沒有同志社團、沒有同志遊行的年代……《彩虹熟年巴士:12位老年同志的青春記憶》
企劃校園霸凌,不關你的事嗎?
預售我想知道,世界上有沒有只是呼吸都覺得重要的地方!兩個七年級女生的環浪計畫《探尋即將消失的國度》
推薦「我總是以要在下一部作品背叛死忠觀眾的方式,勇敢前行!」—宮 崎駿《折返點1997 ~ 2008》
限時優惠限時3天!博客來VIP耶誕獨享特惠,單筆訂單滿999結帳時最低可享85折!
影音「我相信純粹的聲音。」:THE sound 陳建騏劇場音樂1997-2007
雜誌所有前衛的、瘋狂的、有主張的、不必討好大眾的,都來自雜誌:from Magazines世界創意
雜誌聯合文學 1月號:25年間首度曝光三毛夢幻演講原音珍錄〈談我的寫作經驗〉
活動2010博客來年度百大【新手上路】
新書連載 > 

《帖木兒之後:1405 ~ 2000年全球帝國史》

導讀
帝國史的大師級著作
◎南方朔(作家)

  二○○八年美國的次貸風暴和金融危機,就大歷史的角度而言,這乃是帝國內爆的徵候,它等於代表了「大美帝國統制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的走向式微。於是,有關大美帝國的研究,特別是帝國史的研究,突然之間又再次成為學術界的新主流。

  當代帝國史主要學者、牛津及哈佛教授尼爾.佛格森(Niall Ferguson)最近指出,紐約的歷史協會大廳懸掛了十九世紀主要風景畫家柯爾(Thomas Cole)所畫的五幅「帝國之歷程」。第一幅,「自然國度」,畫的是片蓁莽大地,只有少數採拾狩獵的人們;第二幅「牧歌國家」,畫的是田疇茂密,民生樂利的田園景象,遠處還露出希臘式的神廟,顯示社會的富裕及走向壯盛。至於第三幅,「帝國的極致」則畫的是個港市,全都是石質巨大的建築物,舟楫如雲,真是帝國的繁榮氣象;第四幅「毀滅」,畫的背景依舊是帝國鼎盛的建築物,但卻混亂脫序,藤蔓已從地下往上攀升;第五幅是「荒蕪」,畫的是繁華後的荒涼,石柱依然,但已是一片荒煙蔓草,一個帝國已告結束。佛格森表示,近代史學界一度相信循環歷史觀,那就是把帝國的歷程比喻為一個生命體,由誕生、壯年,最後難免走向衰老死亡。但近代對系統學的研究,卻發現一個複雜系統的瓦解,經常會快速發生,牛津帝國史學家海瑟(Peter Heather)及韋特柏金斯(Bryan Ward-Perkins)即指出,古代的帝國如西羅馬帝國、中國的大明王朝、法國的波旁王朝、舊俄的羅曼諾夫王朝,以及鄂圖曼帝國等帝國的瓦解,都不脫在極短時間裡即快速巨? 靰漁瑽翩C

  而今天的大美帝國從立國之初,即以帝國建造為它的認知方向。在立國時,「大陸議會」的制憲代表拉姆塞(David Ramar)即已明言,美國「將會使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大英帝國等皆相形見絀」,華盛頓也明言美國的誕生乃是個「雛型帝國的興起」,傑佛遜總統任內奪權到密西西比州和密蘇里州的廣大土地,他即明言美國乃是個「自由帝國」。在過去兩百年裡,大美帝國以武力維持住了它的帝國規模,但到了今天,它肆無忌憚的窮兵黷武,將全球視為它的殖民地,美國已使得全球武裝的反殖民運動被帶到新的高點,而它自己龐大的軍費及消費支出,也使得它的國家債務由二○○八年的五點八兆美元即將增至二○一九年的十四點四兆美元,但美國仍遵循它的帝國邏輯,企圖將它的債務壓力以通膨輸出的方式轉嫁給全球分擔,這只會使債務危機後快速的誘發政治危機和帝國瓦解的危機。因此佛格森教授指出,帝國的歷程很可能不是緩慢的循環,而會是快速的巨變。

  正因近代最後一個帝國大美帝國已出現崩解的危機,並正展開帝國大反撲,當一個舊歷史正在成為過去,自然而然的,學術界的帝國史著作在最近也突然大量湧現,據個人有限的資訊,這方面的著作除了佛格森的大英帝國研究著作外,尚有哈佛學者邁爾(Charles S. Maier)的《帝國之比較:美國的興起及它的前行者》,牛津教授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所著的《帖木兒之後:一四○五~二○○○年全球帝國史》,另外還有學者波本克(Jane Burbank)及庫柏(Frederick Cooper)所著的《世界史裡的帝國:權力及差異政治學》,以及派森斯(Timothy Parsons)所著的《帝國規則:帝國建造人及維持者,及他們為何衰敗》;以及殷墨門(Richard H. Immerman)所著的《自由帝國:由富蘭克林到伍爾夫維茲的美國帝國主義史》等。帝國史的重要著作相繼出現,基本上是反映出了大美帝國走向沒落後的衍生趨勢,因而許多討論到大美帝國的興起與衰落的著作,多少都顯露出某種程度的惘然之感。

  西方所謂的帝國和帝國主義,它的語源皆出自拉丁語的「絕對帝權」(Imperium)。它指的是羅馬時代的參議院對它的臣民即征服地區擁有行使統治之權,而後到了奧古斯都大帝時推動「絕對王權」(Principate),整個帝國主義的說法遂告確定,並一直延續至今。帝國指的是某些國家可以依靠其國家暴力將統治意志延伸到國界之外。但古代的農業或游牧帝國,雖有土地及貿易路線的爭奪,這種帝國並不涉及意識形態的支配和話語權的壟斷,直到歐洲帝國的出現,由傳教士及人類學家先行,合理化了西方殖民主義的優越性,這就是以「科學的東方主義」為基礎的東方主義論述。歐洲帝國的興起,它所宰制的不只是土地和資源,更企圖宰制各地區人民的記憶與意識,使得所有其他地區的人民都成了沒有歷史的野蠻人。這種新帝國建構出了一種新的單向道的歷史觀,其他文明都是漫漫長夜裡的次等族群。這種單向道的帝國宰制模式,也使得近代帝國呈現出獨特的景觀,支配與反支配間的鬥爭因而更加複雜。

  在目前這個時代,區域自主意識更增,但全球相互依賴也更甚,它會像許多人期望的是帝國時代的終結,或是像一九三○年代那樣,經濟的蕭條反而造成帝國間的對立擴大,而走向帝國之間爆發戰爭之路,或者是像邁爾教授最近指出的,帝國以一種連結但臣屬的方式去重建世界秩序?但目前這個大美帝國走向沒落的時刻,其實也是世界充滿了風險的時刻,未來難免有漫長的動盪過程要經歷。

  目前正值大美帝國走向衰退沒落的時刻,人類的大歷史因而面臨了可能的巨變,由於時代的變化,帝國史的研究遂風雲際會成了新的顯學,而在眾多帝國史的研究著作裡,約翰.達爾文的這本《帖木兒之後:一四○五~二○○○年全球帝國史》無疑的是本相當有經典性的重量級著作。哈佛教授邁爾最近在評論相關帝國史的著作時,即推崇該書為「大師級著作」。

  首先必須指出的,乃是此書以帖木兒(Timur, Tamerlane, 1336-1405)為名,有著作者獨特的寓意。遠至中國古代的漢王朝開始,世界的重心在歐亞大陸,在那個時代歐亞大陸有陸上絲路及海上絲路可通,中國使節可以平安抵達地中海東岸。絲路的暢通,縱使到了唐王朝,玄奘法師尚可獨自一人出中土,經過今日的阿富汗,而後越過興都庫什山而抵達今日的印度,絲路的暢通到了成吉思汗時達於頂峰。蒙古帝國是個橫跨歐亞大陸的大帝國,蒙古帝國統一了歐亞大陸,使得義大利商人馬可波羅及他的父親和叔叔,得以越過地中海抵達君士坦丁堡,再循陸路經過今天的伊朗、亞美利亞、阿富汗,而後越過帕米爾高原,到達蒙古帝國的中心上都和大都,即今天的北京。蒙古這種橫跨歐亞,即所謂全球帝國的局面,後來唯一的繼承者即帖木兒,他是出生於撒馬爾罕和興都庫什山一塊沙漠中的綠洲之突厥人,在十四世紀六十年代,他領導一個游牧部落聯盟而竄起,他精於用兵,征服了從蒙古到地中海的每個國家,企圖重建成吉思汗的帝國霸業,不幸的是,一四○五年下半年他率領大軍企圖長征中國時卒於途中。他的死已意謂著古代全球帝國時代的結束。後來的帝國史基本上可以說都是從帖木兒失敗之處開始,直! 到大美帝國以跨大西洋和太平洋這種跨洋全球帝國的出現為止。本書最後指出,帖木兒的失敗意謂著歐亞世界不願接受單一制度、單一統治者或單一套規範,帖木兒的失敗乃是歷史的陰影,也是全球帝國的陰影。本書以帖木兒為名,他所寓意的其實也就是大美帝國這種新的全球帝國的困境。

  其次,本書乃是廿一世紀的著作,近代自從歐美等海洋帝國興起後,即出現了由傳教士、人類學家及其他思想人物聯合創作的東方主義論述,它將工業革命及啟蒙運動以來的變化認為是現代性的起源,這是一種獨特的線性史觀,意圖用這種史觀壟斷一切歷史解釋,包括孟德斯鳩、亞當斯密,以迄韋伯為止,都是這種新的優勝劣敗史觀的參與者,經濟史上所謂的「大分流」也是這種史觀的衍生物,這種史觀以前就有荷蘭殖民史學者范洛伊爾(J. C. Van Leur, 1908-1942)提出過質疑,近代更有巴勒斯坦思想家薩伊德(Edward Said)的東方主義展開全面且深度的批判,這也就是所謂的後殖民思想的展開。後殖民思想的深層內涵乃是把歐美那種自我中心的價值觀全面解構,使它無法再壟斷歷史的話語權和定義現代性的權力,這等於是把歐美「去中心化」和「地方化」,只有透過這種洗禮,其他地區始有可能去解釋自己的現代性。

  這本書正因為建立在這種基礎上,它在敘述帖木兒以後的帝國史時,遂能「將事實如它本來的樣子呈現出來」,而沒有以往歷史敘述的那些意識形態偏見繼續作祟,在這個意義上,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後殖民時代的帝國史」,它在敘述全球化現象時,遂能擺脫「大分流」的說法,而以「大合流」取代。

  本書由於擺脫了過去的歐美中心主義色彩,它在敘述過去和現在時,對鄂圖曼帝國、俄國及中國等,遂有了更多理解,而沒有意識形態性質的不當針砭,尤其是當它敘述到蘇聯解體後,大美帝國肆無忌憚地展現出強勢帝國的作風,更是語多警告,認為這只會讓大美帝國自陷危機之中。至於對帝國的未來,作者則深信,單一帝國強權的時代已成了過去,在這個地緣政治、經濟和文化相互勾連,但世界文明又相對極不穩定的時代,各個大國都將面臨極大的挑戰。世界的帝國乃是世界史的一部分,它是人類正在寫的書頁,看來帝國間的縱橫捭闔,還有很艱難的路要走!看更多《帖木兒之後:1405 ~ 2000年全球帝國史》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