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ªº¯«±¡¡A¥H¤Î²á¶}¤Fªº¯º®e¡A«Ü°Ê¤H¡C«Ü¹³§Ú­Ì°O¾Ð¤¤¡A©Î¬O§Æ±æ¤¤ªº¥xÆW¡C

2010 / 12 / 01
第353期

本報訂閱份數
58175
總訂閱份數
1845474

編輯 / DL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你,也曾經把死刑當作一種實現正義的方式嗎?張娟芬,《殺戮的艱難》

  • 我們心裡都有一把尺,衡量罪惡與正義。死刑是一種誘惑。有正義感的人,多少都曾經把死刑當作是一種實現正義的方式……我的論點不是生命的可貴。我的論點是殺戮的艱難。唯其如此,我們才保住了好人與壞人之間,那一點點的差別。
     
  • 四個年輕人與100個古老行業相遇;與100位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尋,百工》

  • 當電影《父後七日》以一場看似荒謬的悲喜葬禮,點出台灣特有的民間風情時,你知道「孝女白琴」為何要透過看似誇張的吶喊與哭號傳遞喪家的悲悽?街頭林立的高科技美容護膚中心,也許是時下愛美年輕男女的聖地,但你可體驗過挽面師傅手持細細棉線,就能擺平你臉上的汗毛和粉刺,還你一張清爽光滑的面容?這是四個還在就讀大學設計科系的年輕學子花一整年的時間,靠著兩部摩托車走遍台灣大小鄉鎮,尋訪在時代快速滾動下日趨湮沒的100個傳統行業/手藝的動人紀錄。
     
  • 早在哥倫布出生前,中國人就已經抵達美洲,並且完成了環球航行的壯舉?!

  • 中華文化啟發歐洲文藝復興?收藏家、地圖史學家劉鋼,在偶然機會下購得了《天下諸番識貢圖》摹本。圖中顯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四百年之前,中國人已經測繪出美洲大陸的輪廓;在庫克船長「發現」澳洲六百年之前,中國航海家已經航遍了澳洲大陸的海岸線。一幅隱藏在古墓中的世界地圖, 即將開啟史學新觀點!
     
  • 這是一個男人失去摯愛,並永遠無望被理解的故事。二十世紀英美同志文學的傳世經典《單身》

  • 「現在」這一刻遲早會到,而「死亡」就住在未來……他在註定毀滅的小世界裡祈求著萬事平安。如果真能活下來,僥倖的究竟是哪一部分?半個世紀的等待,終於等到這本《單身》。二十世紀英美同志文學優雅開場的傳世經典,在還不知道什麼叫「出櫃」的年代,一個男人失去摯愛並永遠無望被理解的故事。
人文科普文學小說心靈養生 親子共享 語言電腦 商業理財 生活風格藝術設計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生態瞬間

作者:方偉達
出版社:前衛

推薦理由:
本書是景觀生態學者方偉達從二○○○年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景觀研究所求學深造之後,經過十年的醞釀與反省,在二○一○年結集出版的環保文學作品。本書擴大了自然生態及人文生態的層面,並記錄了台灣學者多人在生態保育方面「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再造成果;也記載著許多學者們透過生態保育、復育和教育的手法,進行生態調查、紀錄和重建的故事。


數學是什麼?(上)

作者:瑞赫德.庫蘭特、賀伯特.羅賓斯、伊恩.史都華
出版社:左岸文化

推薦理由:
《數學是什麼?》(What is Mathematics?) 是一本為初學者和學者、學生和老師、哲學家,和工程師而寫的數學名著。通過平易近人,引人入勝的描述,這部閃爍出兩代作者才華的鉅著,把「反映出人類積極的意志,深思熟慮的推理,以及在美學上盡善盡美的祈求」的數學世界,栩栩如生地呈現在我們眼前。1941年出版至今,仍在Amazon.com獲得4.5顆星好評。


血液的奧祕:你必須知道的血液知識

作者:伍焜玉
出版社:天下文化

推薦理由:
血液的奧祕,你知道多少?臍帶血真的像廣告中所說的那樣神奇?放血居然能夠治百病?血型除了A、B、O、AB型,還有C、D、E型!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國際知名血液腫瘤醫學權威伍焜玉的《血液的奧秘》寫出與你切身相關的血液知識、最重要的血液學研究成果、最有趣、驚險的血液疾病征服歷程,以及血液中數不盡的寶藏!


織田信長:天下一統之野望

作者:草野巧
出版社:遠流

推薦理由:
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時代最突出的存在。本書以真實事件與人物,搭配五十餘張相關勢力分布、作戰布陣圖,讓讀者更能準確的掌握歷史。還有連枝眾、武將到盟友和敵對勢力等人物剖析,信長對戰的全紀錄,輔以織田勢力範圍變遷、領土擴大與兵力的變化等圖解,再加上漢字與羅馬拼音對照的全書索引,讓你一本在手,「天下布武」完全攻略。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01.心智拼圖: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02.世界既簡單又複雜:為什麼我們總是做錯決定、擔錯心、看不清真相
03.
回家的路 是這樣走的:無國界醫生在葉門
04.
有機化學天堂祕笈II
05.自然圖鑑:600種動物植物觀察術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01.看得到的化學:你一輩子都會用到的化學元素知識
02.心智拼圖: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03.機場裡的小旅行:狄波頓第五航站日記
04.戀人絮語
05.世界既簡單又複雜:為什麼我們總是做錯決定、擔錯心、看不清真相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吳鄭重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 / 11 / 26

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

「女性本分」的性別家務角色V.S.「男造環境」的居家空間

公寓住宅是台灣地區最普遍的住宅形式,廚房則是公寓住宅裡面積最小的活動空間。台灣女性吸菸人口遠低於男性,菸害防治也頗具成效,但肺癌卻連年高居女性癌症死亡的首因。「巧」的是,香港、澳門、新加坡、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城市等公寓密集的華人地區,也是世界女性肺癌罹患率最高的一級警戒區。這讓我們不得不正視廚房油煙與婦女肺癌的「家庭毒氣室」問題。

本書試圖從「風險社會」的反身現代性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女性本分」的性別家務角色、「男造環境」的居家空間、「家庭工業革命」的廚房科技,以及「飲食工業化」的煮食文化變遷所交織而成的「廚房之舞」。

透過身體/空間的廚房稜鏡,蜷縮在廚房裡默默奉獻的女性開始現身與發聲,隱藏在公寓住宅裡的生活風險也逐漸現形。更重要的是,當讀者充分瞭解台灣當代婦女如何深陷「家庭毒氣室」的曲折過程和艱困處境時,也吹起了將婦女從「家庭毒氣室」的家務牢籠和生活徒刑中解救出來行動號角──台灣社會迫切需要的是能夠實踐「偉大家務革命」的空間改造計畫和重新協商家務與性別的「新生活運動」。

這樣的生活反思與空間再造不僅對於地狹人稠的台灣、港澳、新加坡等華人地區極具價值,在公寓住宅火速增加的中國大陸城市,更具有防患於未然的啟發作用。 【more】

更多人文科普推薦書
▲ Go Top
  編輯手札 》

認真工作的神情,以及聊開了的笑容,很動人。很像我們記憶中,或是希望中的台灣。
文/DL

金銀紙的紙材通常不需要太高的品質,得花的是貼錫箔的人力;貼錫箔的步驟稱做「褙金」。做好成綑的金銀紙得在側邊蓋印,否則可是會被視作偽鈔的呢。師傅說現在台灣手工的金紙幾乎看不到了,幾乎都是機器或大陸製的,為求效率高成本低,錫箔根本是漆畫的,或是紙質不好,不好燒。「但總是得拿好的冥紙,過世的人才會走好啊!」所以,師傅依舊抖擻的工作著。

手工汽水阿伯先靠手勁,將二氧化碳搖成大桶的碳酸水,分裝到不同尺寸的塑膠杯,再舀進不同口味的果醬,比如草莓、橘子,葡萄或百香果,要綜合口味也行;客人都覺得這比罐裝汽水好玩多了。不過阿伯說銷路最好的手工沙士加蛋,蛋佔了汽水空間,所以只賣大杯的;做起來也特別麻煩,得不時停下來攪勻蛋汁。不過,點過的人都對它溫潤滑順的口感難以忘懷。阿伯說,即使賣汽水賣了那麼久,自己依然很愛喝……身體還算硬朗的他決定做多久算多久,也算是多花一點時間幫大人、小孩們都打打氣,讓他們多嘗嘗這種連阿伯都難以自拔的甜頭。

做手工棉被的時候,得先將棉絮攪好,再攤成薄薄一片像布疋的模樣。接著師傅就會按照客人指定的斤數,把布樣的棉絮一層一層疊在被單上,再以畫圓的方式壓平、交錯地將棉花縫緊,以免棉花亂跑,蓋起來冷熱不均。師傅說,這一床被子可以蓋上40年。不過他也接著說:「你們想想看,一條棉被可以蓋幾十年,棉被店的生意會好嗎?」

「孵小雞的地方」以前中南部有很多,只是現在都收掉了。顧名思義,其實就是替一些養殖場、養雞鴨的散戶孵蛋的地方。阿姨說,蛋放進去大概一周後就要拿出來,對著光看裡面有沒有小雞的形體,沒有的是壞蛋就得丟,剩下的放進去繼續孵。雞21天、鴨35天、火雞28天、鵝30天。客人得在蛋上寫自己的名字電話,蛋孵好了再通知來拿;也有的不拿,就直接放在這寄賣的。

文字旁放的照片,你可以看到阿姨正專注、認真的,看著一顆蛋的模樣。其實,每個故事旁邊都有一張照片,整頁的,你會看到每一位大叔老伯婆婆阿姨,認真的,工作的模樣。

這是100個手工職人的故事,也是4個大孩子的故事。

為了製作畢業專題,4個輔大應美的大學生花了一年時間,騎著摩托車走遍台灣,尋訪100個傳統的行業或手藝。他們記錄了100個,說不定在下一個10年就不會再見到的行業;他們也記錄了100位手工職人的故事。然後有了,《尋百工》。看著書的介紹,不自覺想到,大學時有一年暑假,也是騎著機車做採訪,也是對著老師傅問一些他可能已經講過幾百次、或是根本不是問題的笨問題。可是有人聽,他們還是願意講的,而且很願意,總是講得很仔細很認真。現實環境的辛苦無奈大家都知道,他們自己更清楚,但想著職人們一邊說著,一邊手上沒停的做活兒,許多事情都有了不同的意義。

做金紙師傅掛在心上的,是那位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可以一路好走;所以精神抖擻的工作著。原來,手工汽水阿伯自己也捨不得那那甜滋滋口味呀,而且手工汽水得自己打氣,所以又有幫客人「打氣」的意思在,多好。當棉被師傅說著:「一條棉被可以蓋幾十年,棉被店的生意會好嗎?」他心裡應該是得意的吧?他其實是要說:你瞧瞧,我的棉被可以蓋四十年呢,工廠被哪比得上。

手工耳扒的師傅說著對耳扒上白毛的講究,「一定得是白屁股的鵝才能勝任」;製銅鑼的師傅耳力得好,每一面鑼的音色都不同,全靠師傅修為;代客寫字店裡一大落白紙,寫錯了就得重來,因為「客人的請託,怎能得過且過。」

100個故事,其中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也有許多是從來不曾想像過的。資料的影片中有職人們認真工作的神情,以及聊開了的笑容,很動人。>>看影片

其實,我不贊成過度強調維護傳統、搶救失傳文化、手工精神之類的論調,畢竟大環境不是我們說了算,而現代環境是變了,我們這敲鑼打鼓講維護,怎知那被維護的苦處?觀光客、湊熱鬧式的消費,久久一次,怎能真正維持傳統職人的生計?

可是看到這樣的記錄,以及出版,還是令人高興的。大孩子們文字或許稍嫌青澀,可是他們認真的,記錄下職人們認真的模樣。兩者,絕對都是值得,也需要留下來的。很像我們記憶中,或是希望中,台灣的模樣。 ...more

相關閱讀 >

.《尋百工:四個年輕孩子與一百種市井職人相遇的故事》, 祁台穎、林品儀、紀岱昀、廖祿禎, 遠流,
▲ Go Top
  天天都有新•鮮•事 》

11月,乘著季風到南洋
文/黃一峰

節氣到了立冬,正式宣告冬日降臨,一波波冷冽的東北季風南下,帶給台灣這個島嶼陣陣寒意。這波季風吹冷了我們居住的土地,也順著海洋一路南下,吹到了位於南洋的婆羅洲島,為這個世界第三大島嶼帶來豐沛的降雨。

此刻,原本在台灣避暑的八色鳥、家燕,也在季風來臨前,飛到了數千公里外的婆羅洲避寒。十多年來,我也像這些鳥兒般往返在台北與婆羅洲之間,只為了記錄雨林的生命脈動。

望著飄著冷冷細雨的窗外,讓我想起2000年1月,我離開同樣濕冷的台北,踏上首次前往婆羅洲的旅程。這趟旅程讓我正如一本書名般地「一頭栽進婆羅洲」,一頭栽進了這個神秘的雨林深淵,不可自拔!「在這裡,每天衣服乾了濕、濕了又乾,酸疼的雙腿認命默默地前進,食物不是太辣就是太鹹太酸,旅館不是馬桶壞了就是沒有熱水!」 書中主角的這個說法,我深感認同!在許多人眼裡,熱愛雨林根本是自虐!但當你親眼遇見這片熱帶雨林裡各式各樣的特殊生物,見識大自然的各種神蹟,也許你也會被這片土地深深吸引!從第一次踏上婆羅洲開始,我就被這片豐饒的土地迷住了!從那一刻起,我便開始持續用相機記錄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各種各樣特殊的生物。 【繼續閱讀】

相關閱讀 >

.《婆羅洲雨林野瘋狂》, 黃一峰, 天下文化,
.《雨林植物觀賞與栽培圖鑑》, 夏洛特, 商周出版,
.《生物大學問:生物多樣性保育問答集》,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遠足文化,
▲ Go Top
  活動現場 》
新書鎖國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如何跨入現代日本?日本史上最複雜也最重要的關鍵年代:《開始讀幕末.維新的第一本書》
新書生活一團亂?Google前資訊長教你21招私房整理術,輕鬆搞定資資訊搜納×記憶管理×思緒整理!
新書戰後臺灣文化重建的領航者,許壽裳。《許壽裳日記》、《許壽裳臺灣時代文集》
新書我總自私地以為,家人永遠都會在,卻從沒想過,不在的人,可能會是我。《最後的禮物》
新書寫作或許有關黑暗,並且,幸運的話,可以照亮那黑暗,從中帶些什麼回到亮處。《與死者協商:瑪格麗特.愛特伍談寫作》
書展大量閱讀,結交不同的朋友!【五南文化跨年書展】
雜誌《天下雜誌》非懂不可!中國2015新未來,決戰中國策略
Mook設計師的新發想:PLUS81VOL.50
活動博客來書籍館即時排行榜!
新書連載 > 

《探索時間之謎:宇宙最奇妙的維度》

引言

「 如果有知覺,我們就能察覺到時間的推移。」 魯卡斯,《時間和空間的論文》

「 時間流逝。聽,時間正在流逝。」 托馬斯,劇作《牛奶樹下》


  「我徹底解決了問題,」一九○五年五月,年輕的愛因斯坦興奮地告訴友人貝索,「解決的方法就是分析時間的概念。」

  貝索和愛因斯坦在瑞士伯恩的專利局一起工作,他是第一個聽到這個祕密的人。一個月後,全世界都知道了(起碼《物理學年鑑》的忠實讀者一定會看到。要再過十四年,愛因斯坦才會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花了十年的時間密集研究,進行了設計精巧的「思想實驗」,寫出一篇充滿開創性的文章,他想協調馬克士威的電磁學理論以及自伽利略以來就已經確立的相對運動法。這個問題需要馬上找到解答,連當代最聰明的人都被難倒了。他的論文標題稀鬆平常——「關於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卻帶來大大的改變:時間突然就像橡膠一樣,變得充滿彈性;空間和時間緊密地連結了,而像「現在」這麼簡單的詞似乎完全失去了意義。

  愛因斯坦的論文令大眾震驚,正因為大家一向都以為時間就這麼簡單。過了一百多年,似乎仍然很簡單。畢竟時間就在身邊,包覆了我們的世界,也定義了我們的世界;只要醒著,就能聽到時間的回聲。時間就是意識體驗的基礎。

  最重要的是,時間會流動,或者看似在流動。最常見的比喻就是河流:在我們的想像中,時間就是綿延不斷的河流,把未來帶到我們眼前,把過去的事件帶到我們身後。同樣地,我們也可以把時間想像成固定的景物,我們從中航行而過。更現代的比喻則是投影機:事件就像一格一格的電影,每一格都只能用瞬間的「現在」照亮,之後就退入過去。接下來的影格就是未來的事件,朝著鏡頭衝過來,時機到了就能體驗到屬於這一格的短暫「現在」。

  不論用哪個比喻,時間似乎都只朝著一個方向流動,從過去已經無法改變的事件流向不可知的未來,沒有轉寰的餘地。口中才說出「現在」,另一個「現在」就來了;之前的「現在」消失在過去中,永遠無法挽回。我們不能改變五秒鐘前發生的事情,也不能重返諾曼地人征服英格蘭人的黑斯廷斯戰場。未來很盡責地朝著我們飛奔而來,停也停不住。我們不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卻能確定未來一定會來到眼前。

  這些說法看來平淡無奇,甚至有點幼稚,卻反映出這種感覺在我們心裡有多麼根深蒂固。小孩子很快就學會「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意思,能分辨「過去」、「現在」和「未來」。我們把時間當成有價值的東西:想要節省時間、討厭浪費時間、想要挪出時間來做喜愛的活動。想要喘口氣時,我們要求時間暫停。開心的時刻會說時間飛逝,接受牙醫治療時卻覺得時間慢得像在爬——但內心深處我們當然沒這麼天真。我們把記錄「正確」時間的工作交給時鐘,在布滿半導體玩意兒的世界裡,到處都是計時工具。但我們也不禁覺得,就算沒有時鐘記錄過了多久,時間還是無情地繼續流逝。正如兩千三百年前亞里斯多德說過:「即使四周一片黑暗,我們的肉體也不受干擾,如果心裡想到什麼事情,我們馬上就會覺得時間也悄悄流逝了。」牛頓則猜測即使沒有工具,時間仍會不斷過去;但我們在後面也會看到,牛頓無法提供定論。這方面愛因斯坦也一樣:他在一九○五年「徹底解決」的問題只是時間諸多祕密中的一個。時間的奧祕尚未完全揭開。

  一說到時間,大家都覺得很熟悉,卻又感覺到無比的神祕,這就是最難懂的悖論所在:再沒有其他的事物像時間一樣位在人類生活的中心,卻似乎離我們非常遠。人類一定能察覺到時間流逝,這是最貼近人類意識核心的概念。但誰能解釋時間到底是什麼?完全不可捉摸。我們看不到、聽不到、聞不到、嘗不到也摸不到時間。但我們真能感覺到,或至少認為自己感覺得到。咬文嚼字?非也,我們之後會看到:科學家和哲學家還在爭論「時光流逝」這樣的簡單句子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

  時間跟變化的關係密不可分。這個時候看到這樣,過一會兒又看到那樣,我們就會把變化跟時間流逝扯上關係。難怪有些人把時間定義成「大自然避免所有事件同時發生的方法」。但要把時間跟變化畫上等號,似乎又錯過了重點。時光的流逝感覺更基本、更重要。難怪詩人、作家、哲學家和科學家掙扎了這麼多年,還是無法掌握時間的概念。

  所以再問一次:時間是什麼?小朋友可能會回答:「就算你站著不動,也會一直過去的東西」或「用時鐘測量的東西」。大人會有更好的答案嗎?對愛因斯坦的重大突破有基本概念的人或許會回答:「跟空間一樣是一種維度」──不過我們覺得時間跟空間非常不一樣。

  如果我們細看這些(以及其他很多)和時間有關的說法,就會覺得愈看愈不滿意,這就是問題所在。我們說時間「包圍我們」和「定義我們的世界」,但這些說法適用於所有人嗎?還是只跟非常在乎時間的西方文化有關聯呢?佛教的和尚會跟華爾街的交易員一樣擔心自己誤了約會嗎?我們觀察到小孩子學會說「過去」、「現在」和「未來」,不過也只有在家長在乎這些名詞的文化裡。我們接下來會看到,在某些文化中根本找不到這些名詞和相關的概念。

  最基本的感覺(感到時間會「流動」)也是一個問題。但這個說法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時間如河水般流動……但流動的河水有河岸作為基準。時間流動的基準是什麼?假設河水流動的速率是每秒一千加崙,時間流動的速率則是……每秒一秒鐘?說了等於沒說(事實上,如果這麼主張,我們就得想像出次要的時間或「超時間」來當作主要時間流動的基準。如果次要的時間或「超時間」也會流動,就需要第三個時間來當作基準,以此類推。根本是愈幫愈忙!)。聖奧古斯丁(西元三五四至四三○年)耗費多年思索時間的問題,難怪他有時候會覺得非常挫折。「那麼,時間是什麼?如果沒有人問我,我知道答案,」他悲嘆道:「但如果我想解釋給問這個問題的人聽,我卻說不出來。」聖奧古斯丁到了最後才臆測,時間僅存在我們的腦海裡,只是心智構造出來的東西。之後不同時代的哲學家也得出同樣的結論。但時間感覺沒那麼虛幻,不是嗎?

  科學的貢獻不可忽略,但科學也讓時間玄上加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告訴我們,像「現在」這麼普通的概念在四維的時空中就失去了意義。「現在」在仙女座星系是什麼時間?我們找不到有意義的答案。如果這個困境讓你覺得很煩惱,沒關係,我們之後會看到,愛因斯坦跟你有一樣的感覺。

  在物理學中,不需要辨別過去和未來,更讓人覺得奇怪。有些物理學家覺得時間和空間是一個巨大的區塊,其中的過去和未來具有平等的地位。同時,「現在」被降級成主觀的標記,如同「這裡」。有些科學家覺得,雖然時間本身或許具有真實性,但其流動或推移純粹只是幻覺,是神智清醒的人觀察周圍環境的方法產生的結果。沒有刻意的觀察,就沒有時間的推移;正好呼應聖奧古斯丁的說法。看更多《探索時間之謎:宇宙最奇妙的維度》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