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紐約──一個屬於生在他鄉的人,到此來尋找什麼的紐約。 〈內容節錄〉 紐約的獨立電影院,給了我許多美好時光。百老匯繽紛,也是夜的天堂(或地獄),但百老匯歌劇不能天天看,因為荷包很快便會被抽乾。相對來說,看電影要便宜多了。選擇也非常多,紐約有不少獨立電影院,長年上映高品質的經典、前衛及獨立電影,一間戲院就是一個博古通今的國際視窗。如果你喜歡電影,你又多一個理由喜歡紐約。 與經典重遇或初遇,在大螢幕上一睹其風采,以下僅是一些例子。我最愛的一間,位於格林威治村休斯頓街的Film Forum(電影論壇),創辦於1970年,是美國少數完全自主、自負盈虧、非營利的獨立電影院。 Film Forum上映的電影走兩條路線,一是美國獨立電影和外國藝術電影在紐約的首映,一是美國及外國的經典電影、導演回顧、類型作品、電影節作品等。一個人有時不知如何打發時光,就會乘地鐵到Film Forum,作我的電影朝聖。 說是朝聖,自然是我在這裡專挑自己心儀的經典電影看,舉例說,我在這裡重看了卓別林的《摩登時代》(Modern Times),讓•呂克•戈達爾的《輕蔑》(Conternpt)、《已婚女人》(A Married Woman)、《男性女性》(Masculine Feminine),馬丁•史柯西斯的《窮街陋巷》(Mean Streets)、《計程車司機》,伍迪•艾倫的《曼哈頓》等等。 是的,這些電影其實都一早看過了,但一些不在電影院看,其實又未必算是真正看過,尤其是於紐約看回於紐約取景的電影,如《曼哈頓》、《計程車司機》,感覺好得不能言說。而那些電影人——伍迪•艾倫、馬丁•史柯西斯、勞勃•狄尼洛等,全都是最地道的紐約客,他們曾經是這城市不起眼的人物,也許差一點不走上演藝之路便會誤入歧途,因為電影,就足以將這個城市變得神奇。 Film Forum有三個影院,門前仍用那些非常古雅、要逐個字母掛上的英文字體,來告示正在或即將上映的電影。電影院也重視評論,配合上映電影,玻璃壁報板上會貼上相關的電影海報和評論,又把一些評論文章放大,在門前展板豎立,都是人手製作,有一點原始感覺。我這見字便看的文字人,亦從中發掘了不少樂趣。譬如在排隊等候看阿倫•雷乃(Alain Resnais)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Last Year at Marienbad)時,讀到哥普拉在2008年1月說及此片的一句話:「至今我仍然不理解《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但是它是美的,我為之神迷。」是的,有些作品你不一定需要明晰,正正是其謎之特質叫人為之神迷。我想美麗的城市也是如此。 格林威治村內另有一間電影院叫IFC Center,是的,IFC,不是我們那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而只是一間在華盛頓廣場附近的獨立電影院。24小時開門,午夜仍是很早,深宵失眠不想在床上輾轉反側,可以到這裡看戲。 獨立電影的大本營,奉行一刀不剪的信條,跟Film Forum一樣,電影院門前也放一些電影評論展板,供人觀賞。自2002年,每年六七月,一年一度的紐約亞洲電影節(New York Asian Film Festival,NYAFF)便在這裡舉行,把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印度、印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中國臺灣、泰國、越南等地的電影介紹到紐約,香港的杜琪峰、譚家明的電影都曾在這電影節亮相。 我記得2007年甫抵紐約不久,便在這電影節上看了韓國導演柳承莞的《暴力城市》(City of Violence)。我更多的是在這裡重溫舊片,印象中IFC不時上映英格瑪•伯格曼的電影,也許是當時正值這位瑞典殿堂級導演剛剛辭世之故。 2007年11月28日,我在IFC看了英格瑪•伯格曼的《莫尼卡》(Monika),1952年的電影,關於青春、激情與陷落,如門前展板上貼著的那份《紐約時報》電影評論標題所言:「五個十年後,仍燃燒著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