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光乍現工作室 IDEAfried Studio 出版社:光乍現工作室IDEAfried Studio 出版日期:2011 / 03 / 16 | 【 imager 近未來影像情報誌(2011 issue 1):Frontal Observer to the Image World 影像世界的前端觀察者 】 博客來導讀 > .獨家專訪瑪格蘭攝影大師Martin Parr,如何策劃Brighton攝影雙年展,邀請三位國際知名攝影師 川內倫子、Alec Soth、Stephen Gill 拍攝新作 .蜷川實花於美國出版的十年攝影大作《MIKA NINAGAWA》 .搞笑舞蹈天團OK GO兩支鉅作MV直擊介紹 .MTV動畫《監獄兔》第四季新登場! .iPhone上太空的冒險故事 imager 是觀察者(Observer),他偏愛與攝影 / 影像相關的所有事物;持續且規律地收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新鮮有趣情報,他不主觀評判所見所聞,只是樂於將這些好玩的事物分享給對攝影 / 影像也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imager》創刊號涵蓋了全世界與影像相關精采有趣的人與事,像是著名的日本女攝影師蜷川□花首次在國外出版的攝影集、英國影像團體Tomato為電音天團UNDERWORLD拍攝的最新MV,以及發生在倫敦近郊Brighton,一個由Martin Parr策展的影像盛事Brighton Photo Biennial,他除了規劃了精采的攝影展外,還召集了Alec Soth、Stephen Gill和川內倫子三位著名的攝影師,以同一主題創作了最新作品。 而在近未來的趨勢中,則介紹現在幾乎人手一台的 iPhone的另類玩法,看是把它丟上太空,或是拿來捕捉真實空間中的虛擬蝴蝶,另外再加上iPad裸視看3D的新發明,以及如何在線上遊戲中創作藝術攝影。一個個超出人類現有經驗的發明,展現了未來新媒體迅速而強大的能耐。 不過新媒體雖然強勢,影像本體與人心互動的關係卻不會因而改變,無論攝影師以照片作為工具或武器,呈現極度的美感或對抗體制,或是拍攝電影、MV、製作動畫的影像工作者,用影片撫慰人心或是嘲諷時事,新媒體的到來,反而增添了更多傳遞想法的管道。 more |
▲ Go Top |
活動現場 》 |
【 新書 】 若想贏得世界冠軍,心中就必須有恨!--《一的力量》後傳《自由之心》,套書預售75折 【 新書 】 西方第一本西藏現代通史,《龍在雪域》 【 新書 】 太過執著的愛,讓我們生了病,令我們廢棄了生活。角田光代《三面記事小說》 【 新書 】 以前,她只享受一個人的生活;現在,她告訴你,如何享受兩個人的愛──Eat Pray Love作者新作《約定》 【 新書 】 【春季好養生,一年無病痛】人類文化春季養生、食譜展,單書79折,任選3本75折! 【 新書 】 米蘭.昆德拉:「這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十八世紀最危險的禁書《危險關係》 【 新書 】 這樣的清淡,卻透著小小的微微的,對世界的慧黠洞察。好久不見的滋味,吉本芭娜娜──《食記百味》 【 新書 】 你對宇宙瞭解多少?【生命•宇宙】大設計主題延伸書展 【 新書 】 當插畫遇上經典,引領孩子進入文學的世界 |
博客來通告 > 攝影師之心:數位攝影的意圖、風格和過程 主體的層次 用相機拍照是如此實際、直接,以至於「主體是什麼」這問題乍看之下似乎有點多餘。相機若對著一匹馬,主體就是馬,對著一棟建築、一個人、一輛車,這些東西就是主體。沒錯,某種程度上是這樣,但主體不一定就是它表面上的樣子。或者應該這麼說,最明顯直接的主體很可能屬於另一個更大的東西,或是某個概念的一部分。這點相當重要,因為對所有人而言,選擇拍攝目標是第一步──拍攝意圖就從這個地方開始發展。 物體是主體,只是不同的攝影者會以不同方式來表現?這麼淺顯的事有必要想得這麼複雜嗎?答案就在意圖,也就是你想從什麼地方出發。如果整件事只是你看見某個場景或物體,然後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應,那麼這是風格問題。但如果你選擇的主體隸屬於其他事物,例如一項計畫,或想表現更大的意旨,那就屬於意圖。你的處理方式端賴你打算表現的東西而定。 單單只討論「主體」,很容易給人錯誤印象,以為主體只是明確、單一、獨立的物體,就像前面提到的馬、人、建築或汽車。但其實許多主體都不是那麼明顯且明確。相機前方那個擁有實際形體的東西,往往隸屬於更大的主體,僅僅代表攝影者試圖補捉的某一面向。的確,在許多影像中,主體擁有好幾個層次。第一層可能是構圖中最顯眼的單一物體,但如果再深入一層,這個物體往往附屬於另一個更大更廣的東西。 舉例來說,這張照片的主體是什麼?最明顯的答案當然是兩個小孩在翠綠山坡上牽著山羊向上走。他們是西藏游牧民族康巴族小孩,在四川西部負責看管犛牛、馬和羊。但我之所以停下車來拍攝,最初的想法是想找出可以表現「高山草原游牧生活」的東西。當時我在中國西南部通往西藏的茶馬古道上為一本書拍攝,而游牧生活是拍攝計畫中深具特色的部分,本身就是一個獨立主體,會收入書中成為一篇攝影散文,因此對我而言,最重要的主體,是能夠撐起這篇攝影散文的題材。這多少可以解釋這張照片的構圖和鏡頭選擇:小男孩即將走出視框,可以讓觀看者至少將一部份注意力放在周遭環境上。我本來可以用較長的焦距縮小構圖範圍,讓讀者更留意小男孩和他們的動作,但我真正要表現的是他們所處的地點,以及背後與周圍的景物。 另外還有一個例子,義大利報導攝影家卡諾尼(Romano Cagnoni)大半生都住在戰場,也拍攝戰場,包括西非比夫拉、越南、巴爾幹半島和車臣等等。但比起眼前的衝突,他關切的是更深的東西。對他而言,最具有價值的,是具備普世意義的影像,而不只是報導特定情況。這種想法也可說是在尋求更宏大的主體。卡諾尼說道:「阿塔爾(注:Abbas Attar, 1944-,伊朗戰地攝影師,目前為馬格蘭圖片社成員)曾說:『攝影記者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看,因此不會受現實所限,而能超越現實。』」 影像的主旨可以擁有兩個以上,哪個主體較大,往往取決於選擇者以及選擇的理由。在兩個東南亞少數民族女孩那張照片中,同時存在著兩件事。其一是這個民族(阿卡族)的生活和服飾,其二是其中一個女孩拿葫蘆從竹水管取水的給水系統。照片中有兩個主體在爭取我們的注意,分別是戴著頭巾的女孩,以及流洩而下的水。實際主體並不明確,而是取決於展示這張照片的背景。同一場景若拍特寫鏡頭,即拍攝剖開的竹水管上有一片精心放置的落葉將水引出,那就比較單純了。同時出現兩個主體,其實代表我們將水視為主體。事實上,促使攝影者拿起相機的,可能是完全無形而瀰漫在整個場景中的事物。...more >>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