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今天,誰會認真的說「我愛你」?《愛情的哲學》
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是人類永無止盡的話題。愛情到底是什麼?人類何時發展出愛情的?猿猴也會因愛而結合嗎?愛情的本質是什麼?本書作者理察.大衛.普列希運用各種科學研究,打造一把哲學思考的利器,爬梳愛情、解析人類感情,從人類基因的生物學觀點,到愛情的心理因素,以及現代愛情中個人與社會的種種糾葛。 - 一位嚴厲母親的教養故事,引爆時代雜誌的討論熱潮《虎媽的戰歌》
戰歌聲起,全球關注。一本華裔母親的教養故事,讓時代雜誌、紐約時報爭相報導!全球獨家收錄虎媽兩位女兒的心聲。這是一本坦白也誠實的教養書,一位嚴厲母親的自嘲、掙扎與反省,讓你坐立不安,時而驚恐、時而捧腹大笑,卻牽動了父母與孩子的共鳴。《虎媽的戰歌》顯露出東、西方教養世界觀的衝突,然而歸根究柢,這個故事說的其實是一個母親對兩個女兒所懷抱的希望,以及她心甘情願為投資她們的未來所做的冒險。 - 心,是影像的創生之處!麥克•弗里曼突破《攝影師之眼》的重量級新作—《攝影師之心》
《攝影師之心》回答一個最常見也最難解答的問題:怎樣的照片稱得上是好照片。麥克•弗里曼深入探討影像建構的核心本質:心靈、眼睛、相機,三者如何共同作用創作出一幅影像,並探索一流攝影師何以能一再創造出偉大作品。 - 米蘭.昆德拉:「這是史上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十八世紀最危險的禁書《危險關係》
《危險關係》是法國作家拉克洛於1782年寫就的經典。在他手中,書信體小說被帶到後人無法企及的高度。這本危險之書雖兩度遭查禁,仍受到後世諸多作家推崇。拉克洛以書信張起欲望之網,用嚴謹的結構、精密的心理分析,將一場報復負心漢、征服舊情人、戰勝未來情敵於無形的愛情戰爭,優雅而放蕩地推進藝術殿堂。 |
人文科普|文學小說|心靈養生 |親子共享 |語言電腦 |商業理財 | 生活風格|藝術設計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茨仁夏加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1 / 03 / 10 | 【 龍在雪域:一九四七年後的西藏 】 這裡並不是不受國際局勢影響的香格里拉;它是中、英、印、美的角力舞台,冷戰之後關鍵角色。 西藏,並不是不受國際局勢影響的香格里拉。1947年英國撤出印度後,西藏因為它特殊的地理與歷史背景成為中國、英國、印度、美國四國角力的舞台,冷戰之後更牽動到民主與共產陣營的紛爭。 茨仁夏加以持平的立場,根據詳盡的資料描述中共入侵西藏的過程以及西藏高層舉棋不定的決策所犯下的錯誤。除了政治與國際關係,作者也關注一般平民的處境,描寫局勢變動對他們造成的影響以及他們如何回應;西藏各地的族群與階級差異讓現代西藏的發展更加複雜。此外本書也首度披露以下事件:美國中情局涉入西藏事務、印度總理尼赫魯在中國入侵西藏時所扮演的角色、文化大革命時西藏權力鬥爭與民眾抗爭的過程、達賴喇嘛與中國政府在一九七○年代末期到一九八○年初期談判的經過。 這本書是西方第一本西藏現代通史。茨仁夏加利用了他無與倫比的人際網路,援引接觸了政界、學界、宗教圈以及媒體,範圍橫跨西藏、中國、亞洲、歐洲、美國,訪問了許多重要的西藏政治人物,還運用了許多前所未見、尚未問世的史料。 本書成書後廣受各界推崇,並被認為是西藏現代史的標準文本。【more】 |
更多人文科普推薦書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你也是這樣嗎:一邊看著手機螢幕,一邊對著面前的人說:「繼續講,我在聽你說話。」《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文/DL 當然,每個人盯著螢幕的目的可能大不同。你是在回簡訊、檢查email、更新行事曆,還是正在讀最新一期的電子雜誌?在買書嗎,或是在打電動? 日本地震、轟炸利比亞,你的消息來源是報紙、電視,還是facebook跟plurk?你的消息來源是報紙雜誌整理編輯後的新聞內容,還是你自己建立起的社群網絡?這兩者,你比較相信哪個? 它是想像的,因為即使是最小的民族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甚或是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互相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心中。 ──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 我想,這應該算是本有點年紀的書,《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或者應該說會對這樣議題發生興趣的你我,某個程度都有點年紀了:我們經驗從紙本到網路的過渡期;我們從看報紙投履歷找工作,到上人力銀行登錄個人資料(當然,我們現在也上網找員工了);我們好像才剛剛掙扎於網路購物的不方便不信任,現在卻可以上網解決食衣住行,毫不猶豫的線上刷卡買下上千甚至上萬元的名牌包保養品;我們一度認為網路社群是小孩子玩意兒,可是現在,你一天花多少時間在facebook?你的網路社群跟現實人際關係有什麼不同、重疊性高嗎?捫心自問這兩者在現實或是心理層面,孰輕、孰重? 我相信在讀著這篇文章的當下,我們對於未來數位生活的想像肯定已經與幾年前天差地遠,同時也願意寬容的賦予更多可能性;因為數位生活,我們必須從另一角度承認自己的老化。 我們,都是尼克.比爾頓,《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作者口中的「數位移民」。 移民,是相對於「原民」而言。對現在十多歲的青少年來說,他們對網路的概念和數位工具的使用肯定與我們大不相同;就像現在的小孩可能無法想像沒有麥當勞,他們可能同樣無法想像需要撥接上網的年代;他們對網路工具的概念和使用比我們更加嫻熟,而且理所當然;他們是數位時代的原生族群。要適應嗎?他們當然不需要,需要適應的是我們這批移民,而就目前態勢看來適應問題顯然不小,移民們最好早點搞清楚狀況。 尼克.比爾頓是《紐約時報》Bits部落格的首席作者/記者,他同時也是紐時研究與發展實驗室使用者介面專家兼研究員。簡單的說,他在一個許多人預言網路興起後將消失的媒體,從事人類未來的媒介研究。該說是力挽狂瀾嗎?他顯然在其中發現更多有意思的東西;在《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中,他從色情產業開始講起。 有了網路和攝影機,誰還會付錢買色情雜誌和影片?龐大的色情產業如何可能生存?當然可能,只要你能找到消費者對於品質要求和願意支付金額的平衡點;或者該說:現在,我們得認真搞清楚付費者真正要的是什麼,才能賺得到錢。 許多人(當然,大部分是移民們)憂心數位時代各種社群網路、媒介「短小精幹」的文章篇幅,將使年輕一輩將越來越無法適應長篇閱讀。不過別忘了,早在20世紀初早就有個叫作《讀者文摘》的玩意兒了,移民們還不是乖乖的認真閱讀到現在?為什麼會有《讀者文摘》?或許某個程度可以和現在的推文放在一起思考,重點不是文字量,重點是我們「要」讀什麼、讀「誰」給的東西? 為什麼數位原民會相信社群分享多於經過編輯產出後的內容?一開頭的引自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的一段文字或許提供我們另一種思考方向。如同尼克在書中每一章節不斷強調的:內容和載體從來都不是問題,我們不是花錢買內容,是花錢買經驗。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分八個篇章,就不同面向一個一個點出移民們面對的憂慮和問題:社群概念、使用付費、大量資訊造成的多工……以及我們對於新工具的恐懼和適應。如我一開始所言,這應該是本有點年紀的困惑移民們會感興趣的書,不一定能解決你我面對未來數位生活的茫然,不過起碼提供了更多的思考方向。 至不濟,以下資訊或許可以稍稍舒緩你的焦慮:根據加州大學的研究發現,網路素人只要花一周時間反覆上網,大腦掃描顯示他們也開始適應網路世界,而且大腦的反應和網路達人非常類似;所謂網路素人的大腦在閱讀網頁時,也開始出現比閱讀紙本高出兩倍活動的情況。 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more |
相關閱讀 > .《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Facebook, iPad, iPhone如何翻轉我們的世界》, 尼克.比爾頓, 行人文化實驗室, |
▲ Go Top |
活動現場 》 |
【 推薦 】 忽略了這股力量,我們就無法清楚理解台灣社會的變遷過程──晚近二十年來台灣行動主義《社會運動的年代》 【 書展 】 你對宇宙瞭解多少?【生命•宇宙】大設計主題延伸書展 【 OKAPI現場 】 李登輝:台灣需要新的憲法,不是修憲 【 暢銷展 】 2011第一季季暢銷書展 【 簡體 】 1800幅精美手繪圖,全景展示奇異壯闊的昆蟲世界——法布爾《昆蟲記》全譯插圖珍藏版限量發售! 【 影音 】 釋放保守年代內心澎湃的情感─電影原聲帶 / 簡愛 【 雜誌 】 【Pray for JAPAN】地震、海嘯、核子威脅,看日本在逆境中堅強的生存鬥志!【2011年度,10個將改變世界未來的想法!】 【 雜誌 】 聶永真和林小乙,對談「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專輯設計」《Shopping Design 3月號》 【 新上線 】 博客來7日點擊排行榜! |
新書連載 > 《150法則:從演化角度解密人類的社會行為》 (二)哪裡出現150法則? 商業上也同樣出現這個數字。企業組織理論(business organisation theory)的普遍基本原則是少於150人的組織在面對面的人事處理方面不會有問題,但是一旦組織變大,多於150人,如果要工作有效率,他們就會需要正式的階級制度。社會學家自五○年代已知150∼200人是極限,更大的公司會出現不成比例的曠職和病假。戈爾公司(GoreTex)是最成功的美國中型企業之一,眾所皆知,當該公司成長後需要加量生產,創立人戈爾先生堅持設立完全獨立的個別工廠單位,每單位約有150名工人,而不是擴大主廠──我在猜這是他之所以事業成功的關鍵。把工廠單位人數維持在150人的極限之下,他不需要階級制度和管理結構:工廠靠人與人間的關係運作,共同的義務感鼓勵工人和經理人合作,而非競爭。 軍隊參謀似乎也有相同原則,例如多數現代軍隊的最小獨立單位是連(the company),正常組成為三個戰鬥排士兵(每排30∼40人)及指揮官幕僚(command staff)和支援單位,總數約130∼150人。甚至古羅馬共和國的軍隊基本戰鬥單位(連隊或步兵團)的人數也近似,約含130名男子。 連學術團體也可能同樣受限,薩塞克斯大學教育系(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in the University of Sussex)的湯尼•貝契(Tony Becher)調查十二個科學和人文學系,發現較引人矚目的研究人員數目在100∼200人之間,一旦學系人數大於此,它似乎會分裂成兩個以上的分支學系。 傳統社會裡,村落大小似乎也大約是這個大小。從居所數量來看,約西元前六千年中東地區的典型新石器時代村落大約含120∼150人,一○八六年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的忠實追隨者在《末日審判書》(Domesday Book)中記錄英國村落約略人口也約為150人。同樣地,十八世紀期間所有英國郡內的村落人口平均約160人。 北美兩個宗教基本教義派胡特爾教派(Hutterites,在達科塔州)和阿米許教派(Amish,在賓州)推行社區農業生活。平均社區人口約110人,主因是一旦社區超過150人就會分裂成新社區。有趣的是,胡特爾教派挑選此數字分裂出新社區的理由,他們發現社區若超出150人時,他們無法單以同儕壓力控制成員的行為,凝聚社區成員的是共同義務感及相互往來,當社區人口超過150人,似乎會瓦解,由於他們整個的精神宗旨是反階級制度及反警力,他們偏向在有此需求之前就分裂成新社區。 一個定義鄧巴數字的方法,是這些所有朋友的人,是假使你清晨三點在香港機場等轉機時看見他們,你會上前去說:「嗨,你好,好久不見!」你不會因此感到不好意思,事實上,如果你沒去打招呼他們還會有點兒不快。你不需要向他們自我介紹,因為他們應該已經知道你在他們社交世界的位置,你也應該知道他們在你的社交世界占有何位置,而且真的逼不得已,當你開口借個五美元,他們很可能會借給你。 我們都知道我們可以依感覺區分朋友和熟人,朋友是我們想共度時光的人,熟人比較是因緣際會而相聚的人,不過我們在現實生活裡,似乎有比此更細部的判斷。比較有趣的大概是,如果你看看構成我們社交世界的150人當中的關係模式,可能發現一些親密的小圈圈,最內的圈圈包括3∼5人,似乎由真正的好朋友組成,在你遇上困難時提供建議、安慰甚或借錢給你或提供協助。在這個圈圈之外是稍大的圈圈,通常由另外約10人組成,更外層的圈圈又稍大,再由另外約30人組成。 構成每個熟人圈圈的人數似乎沒有明顯模式,不過如果你加以比較,會出現一個非常顯著的模式:它似乎會以乘以三的數目增加(大約是5人,15人,50人和150人),事實上,至少還有另外兩圈:一是約500人,另一是約1,500人。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甚至設法找出了下一圈:他以5,300人(我很樂意讓他多加三百人)作為民主的理想人口。 看更多《150法則:從演化角度解密人類的社會行為》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