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草間彌生 出版社: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2011 / 03 / 31 | 【 無限的網:草間彌生自傳 】 博客來導讀 > 我深深感受到人生真是太美妙了,身體甚至為之顫抖。 藝術世界樂趣無窮,對我來說沒有比這個世界更能湧現希望、激發熱誠的地方了。 因此為了藝術,再怎樣辛苦我也不會後悔。 我就是這樣一路走到現在,今後也會這樣繼續生活下去。 本書為草間彌生第一本中文版自傳,回顧自己這一生充滿傳奇的創作之路。書中開頭是從她1975年前往美國的人生開始敘述,因為她認為,儘管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畫畫,但真正具有決定性的、命運的關鍵時刻,還她是下定決心離開日本,前往美國的那個瞬間。 草間彌生在書中詳細敘述她在美國的生活、藝術創作源頭與概念,以及她如何以自己的特色勇闖紐約藝壇,進而舉辦畫展,與當代知名藝術家安迪.沃荷一起喝酒創作,成為普普藝術的先驅之一。但書中也穿插敘述了關於自己童年的過往、家庭背景、求學過程,以及她會走上藝術創作一途的影響來源。 草間彌生自稱為「精神病藝術家」,在書中她毫不避諱談到自身的精神狀況,也談到藝術創作如何將她從瀕臨崩潰的邊緣,一次又一次地挽救回來。「我一圈圈收著藝術這條線,盡可能努力摸索自己的生存方式。若是沒有這個窗口,我一定會在更久更久之前就受不了周遭的環境跑去自殺」。正是因為剛起步摸索的藝術給她指引方向,她才得以生存下來,最後成為在日本影響深遠的重要當代藝術家。more |
▲ Go Top |
活動現場 》 |
【 書展 】 【專題企畫】博客來世界閱讀日書展 【 書展 】 《鬥陣俱樂部》作者,讓出版社嚇到不敢出版的經典名作!《隱形怪物》 【 新書 】 【點.串.連.網】社群媒體群起爭鳴,我們有了更有效認識世界的新提案! 【 新書 】 給來得及的你,一個機會;給來不及的你,一個安慰。《請照顧我媽媽》 【 新書 】 我拒絕移植手術,不是為了等死,而是想活下來!《漢娜的抉擇》 【 新書 】 沒有運動細胞的高木直子,將要挑戰夏威夷馬拉松!《一個人去跑步:馬拉松1年級生》 【 新書 】 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獨特的人類?大腦在其中扮演什麼關鍵角色?《大腦、演化、人》 【 書展 】 下筆,盡是爭議!--日本重量級作家湊佳苗新書齊發,系列作品69折起 【 新書 】 旅行,不是結束在回家那一天!Discovery探險頻道製作感動人心作品──《我的小探險》 |
新書連載 我為什麼要練琴:音樂老頑童葛拉夫曼 第十三章 上帝是個巴西人 我的第一個外國巡演,出師大吉。 一位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樂團經理人透過一位紐約的經理人,邀請我去南美演出。這次沒有讓哥倫比亞經紀公司經手,因為在一九五五年,美元非常強勢,大的經紀公司壓根不會浪費時間,跟那些貨幣不值錢、財務不穩定的國家的經紀公司打交道。德州以南都不被信賴,無法履行的合約、一籌莫展的樂團這些故事層出不窮。唯有一件可以確定的事情是:沒有人會在沒拿到來回機票的情況下,跑去世界的那些角落去。 和南美經理人合作的紐約經理人,是一個俄國人,他長得很像《彼得洛希卡》(Petrouchka)裡面的熊。他會說帝國風俄文和很怪異的英文。我相信,他完全不會西班牙文。雖然如此,他確實跟南美的經紀人有工作關係。我的意思是他會寫信、打電報、打電話給他們,他努力不懈,偶爾也會得到回音。直到最後一分鐘,關於巡演的細節都還是霧裡看花。所以,很不意外的,在我要離開的前一天,機票證明還沒有送達。 我的經理人親自去了阿根廷航空的辦公室。我不知道他對他們吼了些什麼,也不知道他用哪國語言,反正他拿到了機票。他離開時,有如戰無不克的凱旋部隊,當然沒把門放在眼裡,於是玻璃上留下了與他身體大小相同的洞。我聽說,他完全沒有注意到有什麼不對勁,他太生氣了。然後機票從經理人那裡,連同一張紙條送到娜歐米那裡,顯然,娜歐米要順便提醒我在外國該怎麼處事。上面這麼寫: 請你告訴蓋瑞: 一、在那裡他要穿得很像樣。 二、其次,他看起來不能有困惑、失落的樣子,一定要很堅定、愉快等等等等。 DC六準時起飛,第一站是卡斯楚當權之前的哈瓦那。一切看起來正常。等我們到了第二站加拉加斯(Caracas),機組就有點騷動。沒有人透露什麼不尋常的消息,我們到了下一站里約,才知道航程結束了。原因是:阿根廷有狀況。 所謂的阿根廷狀況,其實是他們罷黜裴隆(Peron)[1]的革命開始了。航空公司的人都不知道布宜諾斯艾利斯的機場什麼時候才會重開,於是我的第一次外國巡演,在里約熱內盧的意外度假中開始了。那時,我真覺得自己選對了行業! 等我真的抵達布宜諾斯艾利斯,他們帶領我通過了沙袋圍繞的街道,來到了克拉里奇酒店。還有一個美國芭蕾舞團、一個德國歌劇團、幾個室內樂團體,以及鋼琴家巴克豪斯(Wilhelm Backhaus),全都被困在酒店裡。 在我狼吞虎嚥巴西美食的那個星期,他們就已經擠在克拉里奇的地下室,吃著酒店僅有的食物配給:白麵包和瑞士乳酪。如果我晚一天離開紐約,根本不會成行;更糟的是,如果我提早一天離開,就會跟這些倒楣鬼一樣,擠在地下室吃一星期的乳酪三明治。 既然人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的經理人要求我還是得演一場預定的音樂會,那是在下午五點,晚上宵禁之前。我照做了,還答應隔年回來完成今年未竟的巡迴演出。 隔年八月我回去了,這次帶著娜歐米。上回我單身在伊帕納瑪的海灘度過一周,她一直還沒有原諒我。 頭一場音樂會在烏拉圭的首都蒙得維迪亞。我們到目的地前一站是布宜諾斯艾利斯,我們下了飛機伸展伸展雙腿,同時已經對南美巡演的內容做出了結論。 一個紅髮紳士上氣不接下氣地朝我們走來,用帶著一點德國腔的英文說:「你們是葛拉夫曼夫婦嗎?我是傑哈德經紀公司的烏費德,我不是你們的經紀人。我來這裡接瑟諾夫斯基(Berl Senofsky)。瑟諾夫斯基人呢?」我們跟他保證瑟諾夫斯基沒有在我們那班飛機上。烏費德很一派樂觀地說:「好吧,他肯定會在下一班飛機上。哦,還有,你們經紀人唐.伯納多.伊利貝瑞讓我帶個話,他讓我問候你們,還有,你們在蒙得維迪亞的音樂會要晚一天。你要彈的是貝多芬第三號,不是普羅高菲夫第三號;指揮不是恩里克.岡薩雷斯(Enrique Gonzalez)而是維多.特瓦(Victor Tevah);你們要住的酒店不是宮廷酒店,而是維多利亞廣場酒店。」說完他開心地揮揮手,很快的走了。 那次之後我們又去了南美洲很多次。我學到了教訓,演出曲目名單應該簡短,而且都是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練習的曲目,最後的演出曲目更可能跟原來的幾乎毫無關聯。有些改變,你只能聳聳肩接受。譬如說我到了卡拉卡斯,以為要彈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狂想曲》,前一個星期在里約拼了命練習,那可是我應該待在海灘享樂的時光啊!但是到了那裡,他們告訴我要彈孟德爾頌。好啦,可是為什麼沒有人早點告訴我? 當地的經紀人把臉拉得老長:「客座指揮來了以後,看了曲目,就說那絕對不可能。他說他上次指揮那首拉赫曼尼諾夫後,他最要好的朋友就死了。」 一九五○年代末的烏拉圭是南美洲的瑞士。匯率是四披索兌一美元。蒙得維迪亞(Montevideo)是一個漂亮的小城,乾淨整齊,有搖曳的棕櫚樹、很多公園、兩座可愛的音樂廳,還有令人愉悅的氛圍。 印象中,我的演出曲目、指揮、演出日期、酒店都沒有再更換了。不過,在某場音樂會上,我接在樂團的管弦樂曲之後演出時,有個打扮像舞台工人或守衛的男子,大搖大擺地穿過舞台。我正在彈蕭邦。我從眼角看到他停下來,細看我一陣。我對他點點頭,他也點點頭。接著他越過我和鋼琴,走到舞台後面另外一邊。我沒有再看過他,也沒人知道他到底是誰。… ...more >>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