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浪漫,或激烈地在台北尋找風格的可能,7種想像目光,17種感動的城市書寫—《台北學》
台北是一門「學」。一種自我風格,一種美學態度,一個又感動又騷動的城市。在這本書裡頭,台北打造了生活,打造了食物,打造了記憶,打造了生態,打造了自然…。17位名人以7種想像台北的態度,探索了台北更廣也更深的身世。 - 好設計,第一次就上手:85個黃金法則,日本人就是這樣開始學設計!
本書透過色彩、造形、版面構成、字體、文案、LOGO設計等各種設計元素,清楚解說設計的功能、最大的效果和有趣的一面。全書以85項工作必備的設計法則,帶領讀者由淺入深,慢慢探索設計思考。書中還傳授許多DESIGN KNOWHOW:如何掌握觀者的視覺情感?強化資訊帶給觀者的記憶?掌握做出打動人心的設計好秘訣?第一次做設計就上手?是每位設計工作者值得一再溫習的設計好書! -
- 《O'logy Boozine Vol.6 全球時尚民族風 》詮釋前所未見的新鮮視覺!
探討全球各地被廣泛運用的民族風熱潮,從民族風文化頗析時尚應用的來龍去脈,並且研究接下來的民族風指標。全球時尚民族風單元還邀請設計師蔡昀澤以from Original to Fashionable主題,設計出四套全新專屬於本單元的時裝,透過新銳設計師的前衛思惟,融合傳統台灣原住民特色,詮釋前所未見的新鮮視覺。 - 神祕的香水、迷人的京都,以及關於設計的百轉千迴…《瓶裝記憶:京都之水》
「《瓶裝記憶》一書獨特,因為它同時擁有『歷險紀』、『懺悔錄』、『方法論』三種個人探索角度,在地理和知識廣度上則拉開『法國香水文本』和『京都物質美學』兩個對張版塊。也因而與市面上過量出版、已『近浮光掠影』程度的『彩色設計書』不同,《瓶裝記憶》有著個人私密體驗的系譜、跨文化的客觀詮釋,以及與歷史對話的某種震懾之存在感。」 —詹偉雄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佐川旭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 05 / 05 | 【 好空間:把家人連結起來的住宅隔間術 】 博客來導讀 > 空間不好,家庭關係也會隨之出問題 幸福人生,就從掌握住宅隔間術開始! 夫妻關係或家暴問題也和住宅設計有關?想教出資優生,學習環境就不能太舒適? 小孩一回家就窩在房間怎麼辦?失眠問題,也可以透過空間調整解決? 日本住宅空間規畫博士傾囊相授!教您從「溝通」的角度看居家空間! 作者佐川旭是日本知名建築家,擁有三十年以上的住宅設計經驗,被譽為空間規畫博士。在住宅淪為商品、逐漸喪失「家」的面貌的今日,佐川先生決定以「促進溝通」為要旨,出版一本談空間規畫的書籍。 本書從社會事件、日劇、漫畫、不動產廣告、現代風水……中取材,主張「好空間」與坪數、房間數、設備等條件無關,最重要的功能應該是連結家人、展現居住者的生活態度、呼應不同人生階段的需求,以及傳達居住者對未來生活的想法。 空間規畫、隔間平面圖的哲學、思考、專業知識,不只是室內設計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養,居住者更該了解。想建立和樂家庭與親密感情,可以從學習住宅的空間規畫著手。打破隔間迷思、創造適合自己與家人的「好空間」,就從兒童房位置、料理檯高度、餐桌照明……開始。 more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左右不分,不分左右」的生活觀察家—《龍國英的生活發現》 文 / M87 生活,是值得觀察的。但即使我們天天過生活,卻鮮少能細心發掘生活的興味。 旅行生活家—松浦彌太郎先生曾說:「在看不到的地方保持天真─這就是我每天新鮮過生活的方式」,嗯,聽起來挺棒的,正面又充滿活力,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要常保赤子之心,看見尋常生活中的不尋常,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畢竟,生活總是為我們準備一連串左右難為的選題,光是解決這些混亂都應付不暇了,哪有這麼多天真的時光,可用來品嚐生活的樂趣,還是實際點要緊吧! 那麼,既然無法換種眼光看生活,不如好好傾聽生活雜音,直視生活的本質,看看生活能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與火花。 龍國英先生,就是這方面的箇中高手,一位幽默與細膩的生活觀察家。旅日20多年的他,身份多元,既是藝術經理人、品牌顧問、建築師、也是翻譯家。而最近出版了《龍國英的生活發現》一書,則為他的履歷,再添上作家一筆。這本書集結了20篇他在《2535》雜誌上發表的專欄文章,文章的內容多從旅日經驗出發,透過他對人事物的敏銳天性,觀看日本的文化特色,從工作、設計、美學、城市文化到全球時事等各領域,分享他的所見所聞,並在許多細微的事件與現象中,提出獨到的見解。 像是在〈淀屋橋odana〉一篇,龍國英在四疊半的茶室中,體悟了日本的一「半」美學,日本有一句古諺:「四人心寄處,只有四疊半」,這多出來的一半,不是對立,是相互寄心、與相互對待的關係,龍國英以此為喻,去闡釋大阪的「淀屋橋WEST」都市開發案,是如何由一個人的「半疊精神」帶頭影響另一個人,最後在其他人相繼投入之下所完成,而這樣一股願意付出自己那一「半」的力量,正流動在大阪城市的每個角落。 又或是在〈左右不分 不分左右〉一文中,龍國英針對年輕世代抗壓性不高的現象,反思現代人覺得勞動等於痛苦的問題。思考至此,龍國英憶起某一回購買木屐的經驗,因為老闆當時對他說了一句話:「木屐要左右不分的穿才可以喔」龍國英恍然大悟:「一切工作上的得失苦樂,就如同穿木屐一樣,是可以左右不分的。不分左右,如此才能快活。」就如同完美的善行不能放入善惡的念頭一般,完美的勞動必須先忘記當中的甘苦,才能從中感受勞動的樂趣,正所謂木屐式的人生觀。 龍國英的生活哲學是獨特,他不告訴我們如何品味生活,而是直接戴上感性的眼光觀看世界,為每一件事與物,尋找存在的理由,並在其中,串連彼此的關連。而生活的興味,就在他的詮釋與解讀之中,悠然而生。 |
相關閱讀 > .《龍國英的生活發現》, 龍國英, 一起來出版,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