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îªÎ«ÜÃø¶Ü¡HNO¡A¥©§®¹B¥Î±¶«ä´N°÷¤F¡C¡m¤p¤ß¡A§OÅý«ä¦Ò§Û±¶®|¡I¡n

2011 / 06 / 29
第381期

本報訂閱份數
59292
總訂閱份數
1875078

編輯 / DL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它是「大科學」,體現了最根本的問題,但它同時也存在日常生活之中。這就是複雜學。

  • 什麼是複雜學?複雜學就是研究「複雜系統」的科學。什麼是複雜系統?只要集合了一群人,這群人會以複雜的方式相互影響、彼此競爭有限的資源,就是一個複雜系統,所以,要不要去pub、開車族要選哪條路、金融市場走勢,甚至戰爭傷亡模式,全都是複雜系統。這本書由研究複雜學的第一線專家所寫,深入淺出的介紹複雜學的概念及應用,帶你瞧瞧目前正在進行的重要科學發展!

  • 這裡是地獄,但我們的確對地獄懷有鄉愁。

  • 這是一個孩子的見證。從一個孩子的眼光,見證了北韓九○年代的社會實況與饑荒悲劇,沒有一本北韓的書,提供如此多北韓人的生活細節與成長經過,身處自由世界的姜赫,想擰斷金正日的脖子,但夜裡,他經常夢見自己潛逃回北韓去見過世的祖父,是的,這些夢讓他想起了北韓,是的,他們是對地獄有鄉愁的一群人。
     
  • 『我相信我們所寫的往往是我們不知道的。』描寫感官頂級之作,卡爾維諾最後作品《在美洲虎太陽下》

  • 我正在寫一本談五感的書,以彰顯現代人已經失去了這方面的能力。我寫這本書的困難之處在於我的嗅覺不太發達,聽覺不夠專注,我不是老饕,我的觸覺很不敏感,而且我還有近視眼。我必須很努力才能掌握每一感一定程度的感覺和之間的細微差異。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辦到,不過這次跟以往一樣,我的目的不在於寫書,而是改變我自己,我想這應該是每個人類行為的目標吧。

  • 不能告弟弟的狀,要照顧弟弟──因為他是你唯一的兄弟,這是家規!茱迪.皮考特最新作《家規》

  • 雅各.杭特患有亞斯伯格症,就跟許多亞斯伯格症的孩子一樣,雅各也非常專注於某些事物,對他來說,他目前著迷的是鑑識分析。他經常出現在犯罪現場,這全拜他房間那臺警用頻道收音機之賜。對他的弟弟西奧來說,他再次證實,因為雅各之故,在這個家,什麼都不正常。這個小家庭就這麼被一個磨心灼靈的問題給糾纏折磨:到底雅各有沒有殺人?
人文科普文學小說心靈養生 親子共享 語言電腦 商業理財 生活風格藝術設計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日和見閒話

作者:李長聲
出版社:博雅書屋

推薦理由:
曾有人評作者之文說:「頗有經過文革的人士所慣有的行文的『痞子味』」作者旅日二十年,冷眼心熱看扶桑,大至中日文化比較,小至東京的胡同、食肆、書坊,遠至山岡莊八與德川家康,近至村上春樹的創作密碼,無不(女閒)熟於心,落諸筆端,實為「知日者」的一席浮動盛宴。


貧窮與變遷:香港新移民家庭的生活故事

作者:陳國賁
出版社:中華(香港)

推薦理由:
貧窮.新移民.家庭。他們是香港的弱勢群體。他們生活在社會底層。但,他們懷抱希望,他們身上,傳承了香港彌足珍貴的移民精神。十一位香港浸會大學出身的年輕人,歷時一年的田野考察,以第一身發掘完整的研究資料,生動再現八個新移民家庭的真實生活。


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白目署長楊志良的衝撞與改革

作者:楊志良/著、邱淑宜/採訪整理
出版社:天下文化

推薦理由: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是個引發諸多爭議的人物,討厭他的人,說他白目、一意孤行、只出一張嘴;欣賞他的人,說他有guts、敢做敢言、值得尊敬。對這一切褒貶,楊志良笑罵由人,船過水無痕,因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手段,目的是實踐自己的終生目標:「社會公義、全民照護」。本書裡,楊志良談到他對最愛「公共衛生」一世深情,他也從一個公衛學者的角度,重砲轟擊白色巨塔內的醫界;還有他對台灣這塊土地殷切的期待。


甲骨文: 一次占卜現代中國的旅程

作者:何偉
出版社:八旗文化

推薦理由:
詩人、甲骨文和青銅器研究者、自殺於文革期間的陳夢家,其故事塵封已久,猶如等待破解的密碼。紐約客記者、著名美國作家何偉深入中國,補綴、還原了他被古文字、青銅器、政治和謠言糾纏的一生,並藉此再現了和文字有關的隱秘歷史、大千世界。他通過若干次遊走中國的旅程,出入於古代和現代,講述了若干相互交織、充滿了隱喻的故事,並尋找到彼此的內在聯繫,繪製出一幅幅奇異的當代甲骨拼圖。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01.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02.郝柏村解讀蔣公日記一九四五 ~ 一九四九
03.核電員工最後遺言:福島事故十五年前的災難預告
04.消失的湯匙:一部來自週期表的愛恨情仇傳奇與世界史
05.
啊哈!圖解 影響世界的21場戰爭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01.教育應該不一樣
02.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0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04.
大腦開竅手冊
05.讀歷史,我可以學會什麼?20世紀最偉大歷史著作精華結論,告訴你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大衛.道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1 / 06 / 30

死刑台前的告別:我替百位死刑犯辯護的日子

如果不曾經歷謀殺與死刑,該怎麼理解其中的糾纏傷痛?

大衛.道接觸的世界,是我們多數人沒有機會經歷的。

在美國死刑執行人數最多的德州擔任律師,他代表過上百位死刑犯,每天面對開庭、處決的生死瞬間。委託人當中只有少數可能真的無辜,阻止執刑的機會總是渺茫。

本書描述了形形色色的死刑犯面對審判執刑的歷程,這些生死一線間的故事,提供了一種鮮明且私密的角度,直視死刑的真實樣貌:無論是審判法官難以捉摸的思緒,監獄和行刑室的例行運作,到身為辯護律師、自己的日常生活被捲入;道德的追尋,終需付出代價。【more】

更多人文科普推薦書
▲ Go Top
  編輯手札 》

減肥很難嗎?NO,巧妙運用捷思就夠了。《小心,別讓思考抄捷徑!》
文/DL

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請受試者站在不同坡度的山腳下,估算坡道的陡峭程度。事實上,維吉尼亞的法律有規定任何馬路的坡度不得大於9度,參加這個實驗的受試者大都是當地大學生,理應知道這個規定。但大家估算出來的結果還是大不相同,甚至有學生估計眼前陡坡的坡度高達25度。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誇張現象?純粹的視覺觀察有可能蓋過理性瞭解嗎?

「摩西帶上方舟的動物,每個種類有幾種?」問問身旁的人吧,看看大家脫口而出的答案是什麼。這是心理學非常著名的「摩西錯覺」實驗。一般口頭對話可能需要轉個彎才能想通這個腦筋急轉彎,不過讀著這段文字的你可能很容易發現其中的詭計:是的,帶動物上方舟的不是摩西,是諾亞。心理學家同時也將這個實驗應用在捷思測驗上。他們找了兩批受試者,同時發下寫著這個問題的試卷,不過A組拿到的試卷是用黑色、黑體印刷的題目,B組拿到的題目則是用淺灰色的草體印刷。結果會有什麼不同嗎?結果是,B組的受試者大部分都會發現是諾亞而非摩西的謬誤。

心理學家的解釋是,面對不熟悉或不清楚的字體,會迫使我們的大腦放慢速度;一旦大腦得放慢速度辨認字體,就會有時間注意邏輯上的錯誤。至於A組受試者呢,研究者認為過於可親、流暢的語言,會促使我們的大腦反應走捷徑,而無法發覺語句中的謬誤。

這種捷徑是認知的經驗法則,每個人,在每天的例行決策和判斷所使用的內建思考捷徑。心理學家稱這種捷徑做「捷思」。捷思非常重要,說真的,日常生活也不過就是習慣和經驗的綜合,沒那麼多深思熟慮;捷思可以幫助我們以比較順暢的方式面對每日生活。但是這樣的思考不完美,通常也不夠理性;比如熟悉順暢的閱讀就會讓人一時混淆了諾亞跟摩西。心理學家稱這個叫做「流暢性捷思」。

在估計坡度的實驗中,受試者為什麼會高估坡度?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因為遠古生活艱苦,老祖宗已經將「保留體能」變成本能,所以害怕攀爬,自然就不自覺的會高估山的坡度、高估攀爬需要的體能,藉以維持生存。這種觀察後產生的捷思稱做「視覺性捷思」,所以我們站在山腳會高估坡度;同樣的如果站在樓頂,也往往會錯估我們和地面間的距離。

《小心,別讓思考抄捷徑!》,就是介紹了20種我們常會有的捷思反應。捷思是好是壞?很難說。「摩西錯覺」實驗裡清楚好懂的字體讓人忽略語句謬誤,事實上,餐廳菜單的印製、百貨公司促銷文宣,仔細想想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因為「好讀」,而下了多少不經大腦的決定?但是在關於「流暢性捷思」的篇幅裡,作者同時也舉了另一個實驗例子。

心理學家準備了一份關於每日規律運動的書面說明。當然,A組受試者拿到的說明是用簡單清楚的黑體字印刷,B組學生拿到的則是草體字印刷的版本。心理學家等兩批受試者讀完說明後,再個別詢問他們讀完後的感受,比如說你認為每天做這些運動可能要花多久時間、運動是否容易進行、會不會很乏味,以及你覺得自己有沒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運動等等。有趣的是,A組受試者(好讀版的)會覺得持之以恆運動是容易達成的,而他們也比較願意付諸實行。相反的,B組受試者就顯得興趣缺缺了。

讀到這,好像慢慢出現了另一種趣味。所謂捷思,一來這是認知的經驗法則,幫助快速判斷,有好有壞,日常生活是該稍稍留心注意,但二來,或許我們可以轉個彎,好好利用一番呢?

就拿減肥這件事來說吧。開始的「視覺性捷思」提到人類在大自然的生存經驗本能的會影響到我們對需要耗體能動作所做的間接判斷;另一方面,如果「保留體能」是我們根深蒂固的想法,那麼運動減肥,要從事這項大量耗費體力、又非生存必須的活動,就必須賦予它一個更明顯強大的心理誘因。

找個強大誘因,再加上「流暢性捷思」騙騙自己大腦,然後呢?書中有另一個例子: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被調整成具體思考的人,比較不容易拖延怠惰。為什麼,請自行翻閱「製圖者捷思」這個篇章囉! ...more

相關閱讀 >

.《小心,別讓思考抄捷徑!》, 雷.赫伯特, 漫遊者文化,
.《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 雷勒, 天下文化,
.《你該不該相信直覺?》, 大衛.邁爾斯, 漫遊者文化,
.《半秒直覺:不多想的力量 少想一點,可能知道更多》, Gerd Gigerenzer, 大塊文化,
.《住在大腦裡的八個騙子》, Cordelia Fine, 大塊文化,
.《錯不在我?》, 卡蘿.塔芙瑞斯、艾略特.亞隆森, 繆思,
.《大腦的祕密檔案(增訂版)》, Rita Carter, 遠流,
▲ Go Top
  天下科普展•編輯駐站推薦 》

請問你對物理的fu是?
文/林榮崧(天下文化科學叢書總監)

請問你對於物理的感覺是:
(1)很有興趣,我想深入探究物理。
(2)談不上興趣啦,不過考試要考,就認真念囉。
(3)完全沒興趣,物理跟我八字不合,別來煩我!
(4)懂物理應該是有點用處的,可惜我學生時代沒學通。

參考解答:
(1)啊哈,恭喜你來對地方了!建議你先閱讀《別鬧了,費曼先生》,認識這位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瞧瞧他是怎麼觀察萬物之理的。接下來,你可以閱讀《物理與頭腦相遇的地方》,這書介紹了物理學的種種特質(例如相對論的內涵是「絕對」),很值得你深入探究。然後,請再繼續閱讀費曼的作品:《物理之美》以及《費曼物理學講義》,就能登堂入室,一窺物理學的堂奧了。

(2)認真K物理是好事,不過要用對方法、讀對書。建議你先閱讀《別鬧了,費曼先生》,看看費曼怎麼把物理變得很有趣。然後,你應該閱讀《觀念物理Ⅰ∼Ⅵ》這6本書。你如果不想讓惱人的數學計算成為物理觀念的絆腳石,不想每個月花費數千元補習,卻只學到一些支離破碎的解題技巧,就請來K《觀念物理》,你對於物理(和物理成績)會愈來愈有fu。

(3)別煩別煩,如果你看過《別鬧了,費曼先生》的話,肯定不會這麼痛恨物理的。先請問一下,你有心臟病或氣喘病嗎?因為這本書是「限制級」的,嚴格限制心臟不好及氣喘的人閱讀,免得笑岔了氣,激動過度,那得送急診!一旦你安安全全的看完《別鬧了,費曼先生》,證明自己身心相當健康,那你就可以開開心心的,繼續尋找與自己八字投合的事——或許也包括物理喔,那就請參閱其他三種解答吧。

(4)學習物理,永不嫌晚,因為生活周遭到處是物理。你可以從《別鬧了,費曼先生》觀摩到,費曼年紀大了才學畫素描的趣事。然後,我們建議你每天早餐時間,隨手翻閱《物理早自習》,從書裡提供的每一道早點,去認識物理的發展輪廓。再來,請追隨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去《搞笑學物理》,譬如餅乾要怎樣浸泡在牛奶裡,既能沾了奶香、又不至於糊掉。最後,逛逛沃克團長率領的《物理馬戲團》吧,共演出三場,第一場有兩個節目:海象談古典力學、紅茶裡的瘋狂漩渦。第二場也有兩個節目:熱的幻想與刺激、噓!聽聽怪物的聲音。第三場更精采了,有三個節目:她五光十色到處逛、邪惡電匠的電磁魔法、海象遺言和什錦糖果。馬戲表演一幕緊接一幕,敬請盡情欣賞!

問:奇怪了,你老兄怎麼四種參考解答都是從《別鬧了,費曼先生》入門啊?
答:那是因為《別鬧了,費曼先生》是台灣第一暢銷書的科學普及書,老少咸宜。不管你對物理是喜歡、是無感、是討厭、還是遺憾,都可以從這本書裡找到活力的泉源,幫助你面對自己的人生。 【more編輯駐站推薦】

相關閱讀 >

.《別鬧了,費曼先生:科學頑童的故事》, 理查.費曼/著, 天下文化,
.《你管別人怎麼想:科學奇才費曼博士》, 理查.費曼/著, 天下文化,
.《物理之美》, 理查.費曼/著, 天下文化,
.《觀念物理 套書》, 休伊特、蔡坤憲, 天下文化,
.《費曼物理學講義 I:力學、輻射與熱(1)基本觀念》, 理查.費曼等/著, 天下文化,
▲ Go Top
  活動現場 》
新書「書呆子就是要你解釋格言的人。」《黑天鵝效應》作者塔雷伯提供隨機世界的生存指南──《黑天鵝語錄》
書展【2011國家出版品書展】這個夏天,流連山林懷抱,綠染原野美貌-Green Park綠地樂園,單書85折!
預售「如果你的文明是叫我們卑躬屈膝,那我就讓你們見識驕傲的野蠻!」--《賽德克.巴萊》原著小說
售票我已結婚,但我單身,戒指拔掉,立刻變身!台北電影節熱門觀摩影片《隱婚男女》
影音你,多久沒散步了? 旅遊達人蛙大跨刀設計,一張以聲音為起點的專輯,一段台灣音樂的漫遊之旅。
雜誌「太美好也會是真的,只要它符合恆久的自然法則。」DISCOVER 7月合併號:看不見的星球
雜誌向陸地請個假,來海底看風景《小典藏6月號》附贈遊戲海報,和孩子邊玩邊認識臺灣沿海
新書連載> 

經濟學這樣讀才會懂

【人生真正的代價:機會】

如果有人說,中午請你吃海鮮,你是不是認為這頓午餐是免費的,因此就馬上答應了呢?你可能說,那當然,我早就想吃海鮮了!可是你不一定要接受邀請。因為,凡是吃飯,即使是別人出錢,也要耽誤你的時間。你的時間是你的資源,它是有限的,也就是稀少的。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好好珍惜、利用自己的時間,獲得最大的價值和成就。

每天中午這段時間,你可以有多種安排,比如上網、睡午覺、跟朋友聊天、聽音樂、看書等,每種安排都有它的價值。

如果你用這段時間去吃這頓「免費的午餐」,就不能再做上述事情了。這是你吃這頓飯的真正代價。既然這頓免費的午餐有代價,自然就不能說它是免費的。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的原創者是誰,是有爭議的,不過,它得以流行,必須要感謝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密爾頓•傅利曼,也就是貨幣主義學派的領袖。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話裡蘊涵著深刻的經濟學道理。

人們做事,是因為有好處,也就是能獲得收益,沒有好處的事情,人們不會去幹,至少不會持續地幹下去。

同時,做事情也要考慮成本,只有收益大於成本的事情,才值得做。

收益是什麼,大家很清楚,可是成本是什麼,就不是很明瞭了。一般人理解的成本,是做一件事情的直接花費,也就是會計記賬的成本。比如上大學的成本,一般人的看法,就是大學的學費,比如每年5萬元,4年一共20萬元。

這樣計算成本是不準確的,學費不是你成本的全部。
上大學要花費4年的時間,這個時間是你的資源。這個資源有多種用途,除了上大學,還可以去找工作上班。那麼,上大學的真正成本是:如果不上大學,而去工作,能獲得的收入。這是你因為上大學而失去的收入。假如這個收入是100萬元,那你上大學的成本就是100萬元,而不是20萬元。

在經濟學上,把我們做一件事所放棄的收入中最大的那個收入,稱做這件事的成本。

你應不應該上大學,就取決於「你上了大學後所獲得的好處(也就是因為上大學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所增加的收入)」是不是大於「上大學的成本(沒去上班所以沒賺到的錢)」。 只有當上大學能獲得好處,也就是將來增加的收入,比放棄的收入還多時,上大學才是值得的。

你可能認為,不管付多大代價都要上大學,因為你出身農村,上大學是你的家族幾輩子的夢想,上了大學就可以光宗耀祖。也就是說,你認為上大學得到的收益最大。這樣的話,那你確實應該上大學。 如果你認為,上大學不過是為了找個好工作。確實,有了大學文憑找工作就容易多了。但是,若當下就有很好的工作,那麼有沒有上大學其實沒差。

看得出來,經濟學的成本與一般人的成本概念不同。

為了區分經濟學家所說的成本和一般人頭腦裡的成本,經濟學家把經濟學意義上的成本叫「機會成本」,而一般人的成本,叫「會計成本」。任何一本經濟學書裡,凡是出現「成本」二字,一律指的是機會成本。經濟學家是嚴格區分機會成本和會計成本的。

為什麼這種區分很重要?因為成本關係到利潤的核算。企業是為了賺錢才出現的,不賺錢的企業,嚴格來說就不叫企業,社會不應該容許這樣的企業存在。

對於個人而言,雖不為賺錢,但是,理性的人做事的原則和企業很像,也應該是收益大於成本,只有這樣,淨收益才會增加,快樂才會更多。

既然成本則有機會成本(經濟學家眼裡的成本)和會計成本(一般人頭腦裡的成本)之分,由此就會造成決策的差異。

比如,你有100萬元的資金,可以投到三個項目。每個項目的收益依次是400萬元、500萬元、600萬元。

按照一般人的看法,每個項目都有利潤,因為在這三種情況下,收益都大於投資的會計成本,即100萬元。可是在經濟學家看來,這三個項目中,只有一個項目有利潤,也就是收益為600萬元的項目,其他項目都是虧損的。

經濟學家認為,成本是機會成本,所以第一個項目到第三個項目的機會成本,都是所放棄的收益最大的那個項目,即第三個項目的收益600萬元。所以,前兩個項目的利潤,也就是收益減去機會成本600萬元,分別是「負200萬元」和「負1百萬元」,全是虧損的。而第三個項目的收益是600萬元,它的機會成本是多少?對了,是500萬元,這是投資於第三個項目所放棄的最大的收益,所以第三個項目的利潤是一百萬元。

注意,如果沒有把資金投在第三個項目上,而是前面兩個項目中的任何一個,都是虧損的。
摘自第13章 機會成本和利潤看更多《經濟學這樣讀才會懂》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