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G¡u¥xÆW±À²z¡v±M¿è¡Ð¡Ð¡u§@®aª«»y¡v¡A¥H¤Î¡u¥xÆWªº¦W°»±´­Ì¡v

本期特刊〈緣起〉 【推理專欄】作家物語──推理作家訪談錄 台灣的名偵探們 推理暢銷榜 本週推理新書 從「零」開始,突破窠臼,開發想像的力量--臉譜出版推理無限大!

本期特刊〈緣起〉

今年的推理出版品,較往年有些不一樣。


四月,漫遊者文化推出《世界名偵探大全》,橫跨小說、動漫及影視圈,華麗收錄古今中外200位名偵探資料,是一本有趣而實用的閱讀指南。


六月,聯經出版推出《推理小說這樣讀》,由英國資深推理小說家P. D. 詹姆絲執筆,以英國推理書寫及自身寫作經驗為基礎,簡要介紹推理發展史並暢談小說閱讀樂趣。


七月,印刻出版預定推出劇作家紀蔚然首部小說《私家偵探》,書尚未上市便已引發一陣討論與期待──這會不會是開拓台灣推理小說新視野的絕妙之作?


本期電子報特別製作「台灣推理」專輯,欲從推理作家訪談錄「作家物語」,以及本土名探匯整「台灣的名偵探們」這兩篇文章,讓讀者進一步關注這群埋首書寫的台灣推理作家們,腦袋裡想的是什麼、寫出來的人物故事又是什麼。

到頁面最上方

【推理專欄】作家物語──推理作家訪談錄

文/冬陽

冬陽(以下簡稱冬):首先謝謝兩位,尤其冷言還從高雄上來台北一趟,參與這次的訪談。先請問兩位,從閱讀到書寫推理小說,至今已有多久了?


凌徹(以下簡稱凌):閱讀……從國小開始吧,讀福爾摩斯跟亞森羅蘋,寫作則是從當兵的時候開始。


冷言(以下簡稱冷):也是從小學讀福爾摩斯算起,可是比較有系統地閱讀應該是高中開始,寫作也差不多同時間。


冬:請問兩位的寫作契機──如何從閱讀轉移到書寫這一端?


凌:新兵訓練時整天出操,沒辦法做其他事,只能胡思亂想些有的沒的。那時給自己出了一道題目:「一個女性消失在車廂內,那會藏在什麼地方?」後來想出了一個解法,也就寫了下來,這就是我的第一篇小說。
 

冷:一開始的寫作動機……覺得自己可以寫贏這些人。我國中時期讀漫畫《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之後開始找類似的小說,不過以暴風雨山莊為題材的本格推理不多,找不到就自己寫。
 

冬:兩位的第一篇作品都是發表在推理雜誌上嗎?
 

冷:我發表在高中校刊上,篇名是〈不完全犯罪〉。後來才在推理雜誌發表〈偷臉〉。
 

冬:第一篇作品發表至今已相隔十多年,怎麼看待當年的寫作?
 

冷:還好當年念的是成功高中,壓力沒那麼大,讓我有時間讀有時間寫推理小說(笑)。回頭看當年,現在反而很想重寫那個時候想到的點子,比較特別,如今懂得越多卻也限制越多,自己比較滿意的詭計多半是高中時期想出來的。想將過去的點子,用現在的經驗、能力,比較成熟的寫作技巧,來重新完成,看能完成到什麼程度。
 

凌:我的作品是一步一步演變到現在這個樣子,不管在構思或布局上,都有不小的轉變。我跟冷言不一樣,不會想回頭去寫以前的東西,是因為當年的點子不見得有多好,回頭去看以前的東西會覺得不好意思拿出來發表,即使用現在的寫作技巧去補足、重寫也不見得好看。我比較重視怎麼去寫以後的小說。冷言想用現在的技巧去寫以前的好點子,就像島田莊司重出《占星術殺人事件》(按:即皇冠出版《占星術殺人魔法》)改訂完全版,我覺得也很好。
 

冬:寫作時會怎樣決定故事取材?會特別著重在台灣的時空背景上嗎?
 

冷:關於故事取材,因為我早期寫作時會先想詭計再想故事,而詭計主要來自金田一漫畫。閱讀某一篇故事時,會去想詭計該怎樣解開,最後發現作者不是這樣解的,但我就用自己的方法(解法)寫一篇。因此,我的作品謎團可能跟某個故事類似,但是我會用不同的方法解釋。例如〈零下十七度C〉就是這樣來的,《上帝禁區》也是受了島田莊司《占星術殺人事件》影響──我覺得這個謎團很好,但我有其他方法可以解開,來挑戰這樣的寫法。
 

我個人對台灣的觀察並沒有那麼的深入,雖然我本身就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台灣以前是農業社會,所以我在《上帝禁區》寫農村,寫像水牛這類農村意象,可是其他地方也有農業社會,譬如日本、中國。我不認為以「什麼什麼」來標榜台灣具有特別的意義,重點在於寫出個人特色。你是台灣人,很自然地大家就會知道這是台灣的小說。
 

我現在的想法是這樣──以後會不會改變還不曉得──對我來講,不會特別去表現作品來自台灣,因為推理小說是大眾娛樂小說,作者應該很實際地拿到稿費,然後繼續往下寫,維持自己的生活。如果強調以台灣為背景,寫了賣不出去,沒辦法以此維生,沒有人看得到,那跟沒寫一樣。
 

凌:我也不會刻意去把台灣的東西放進來。我的小說背景大部分在台北市,人物在台北市活動,當讀者看到平常走過的那些路,或談論的事,例如講到倪匡,對這個國家的人,或對華人,就會覺得熟悉,自然產生情境,不需要特別去拉什麼東西進來。
 

關於故事,我一開始也是以詭計出發,所以人物角色會變得像人偶一樣,人物出現只是為了詭計而存在。現在,我覺得自己的寫作特色並不在於創造前所未有的詭計,而是認為「意外性」比較重要。
 

冬:談到人物角色塑造,凌徹筆下的系列偵探方揚,以及冷言的「系列偵探團」,又是如何構想、創造的?
 

凌:系列偵探會在很多個故事一直出現,所以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我其實還在思考如何給他(方揚)一個不一樣的特色。因為一開始的創作是以詭計為主,所以偵探是一個聰明的、能夠出來解開這個事件的角色,然而系列角色得和其他人區分出來,讀者也才會繼續讀下去,所以我會去設定他的背景,有比較多的描寫。
我會給予故事中的角色一個範本,例如是某個明星、演員、動漫人物等,一個明顯的形象,我才能讓他在故事中具體演出。偵探角色會更詳細,例如設定出生年月日、就讀學校等。前輩葉桑曾跟我說過,方揚有些「虛無」,主要是因為他在短篇故事中只是個出來解謎的人,到了長篇故事才較詳細介紹背景(按:長篇作品尚未發表)。
 

冷:啟發我創造一個「系列偵探團」(按:冷言的推理小說中,固定登場的幾位角色有時是某部作品的主角,有時擔任陪襯綠葉,輪番交替,成為特別的人物關係,故稱為「系列偵探團」)的作品,就是《航海王》(笑)。這是真的(正色強調)。
 

長篇作品是裡面特定一個角色的故事,這就是我從《航海王》得到的啟發。在《航海王》中,會有一段一段、每個角色的故事,這個角色可能會先出現,之後再回過頭講他的故事。這樣的做法,使我的作品不會只是一部部獨立的長篇,整個系列完成後就是一個很龐大的故事,如此一來,讀者可以在偵探以外的角色上投注更多的感情。我希望我所有的作品能構成一個「虛構的世界」,創造出這個世界是我很大的樂趣。
 

冬:寫作時曾面臨怎樣的困難?如何解決、突破?
 

冷:我在角色發展上比較少遇到困難,問題多出在故事進行到缺乏切入點,或者沒有好的表現方式,卡住了。這時候就去旅行,去玩,暫時不要去看其他推理小說,看一些很輕鬆、很快就能讀完的漫畫或電視影集,轉變心情,並從中找到跟自己接下來要寫的故事很類似的東西,像出現了一個線頭,接著就可以很快把整條線拉出來。
 

凌:我覺得我遇到最大的困難是,怎麼樣架構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特別是長篇。我很難在還沒動筆之前就把整個故事的架構都想好。
 

冬:最後想問問兩位,兩位都不是職業作家,相對缺乏專職寫作者得面對的時間壓力,這在目前的寫作上會帶來怎樣的想法及作為?
 

冷:先不管生活會不會遭遇到困難,如果今天我把工作辭掉,專心去寫作,我覺得我的產量並不會比現在來得好。當有工作時,寫作變成是一種興趣,會想辦法擠出時間來去完成自己的興趣,這可能是我寫作的動力。除非要參加徵文獎,否則我很少設定作品完成的時間,而會一直在腦海中思考點子,想著要寫怎樣的故事。我覺得如果寫作是一種興趣時才會持續下去,如果是工作,那就很難維持了。對我而言是這樣子的。
 

凌:我其實也不會給我自己設定什麼時間,所以產量一直都還滿少的。畢竟寫作不是正職,也就表示有正職的工作要忙。我覺得我們面臨到的一個問題是,沒有地方可以發表,就算寫出來也不知道要投去哪邊,不像以前有推理雜誌之類,相對的也就沒有(書寫的)急迫性了,寫完之後也只能這個樣子……這是會互相影響的。


受訪作家──
 

凌徹 1973年生,推理小說家、評論者,1996年於推理雜誌發表〈列車密室消失事件〉出道。作品散見推理雜誌、野葡萄文學誌、挑戰者月刊及Mystery臉譜推理季刊,其中〈幽靈交叉點〉曾日譯刊載於東京創元社出版的《ミステリーズ!》推理雜誌。
 

冷言 1979年生,推理小說家,2000年於推理雜誌發表〈偷臉〉出道。著有長篇小說《上帝禁區》(白象)、《鎧甲館事件》(馥林),短篇小說集《請勿挖掘》、《風吹來的屍體》(以上明日工作室)等。

台灣的名偵探們

文/路那(台大推研社顧問、台大台文所博士生)

在撰寫這篇文章時,筆者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即是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偵探之中,到底要介紹誰好呢?別看台灣推理小說似乎不甚發達,但在長期的耕耘下,特出的系列偵探卻也不在少數。這時,想到俗話說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於是連忙找了智囊團一起討論,最後決定除了原先的「系列偵探」此一限制外,另以知名度、系列特色與不偏廢任何世代做為基準,挑出以下十位偵探做一簡單的介紹。由於名額有限,本次的遺珠著實不少,但仍希望在這樣的介紹下,會有更多讀者因此而對本土推理燃起興趣嘍!另外必須要說明的,是以下的排列順序是以偵探的姓名筆劃為基準,不涉及個人偏好。那麼,就讓我們開始認識這些台灣名偵探們吧!


1. 方揚:散漫外表搭上銳利頭腦(作者:凌徹)
根據方揚的好友沈彥的描述,方揚是「在散漫的外表下,隱藏著極為聰明銳利的頭腦」的一個人,對外似乎相當寡言。加上他長時間的打工與不定時的個人旅行,讓他的形象總是帶著某種距離感。但別誤會了,方揚並不是個高傲或難相處的人,大概就是對比較嘈雜的人際關係不怎麼感興趣吧。方揚的首次登場,是在〈列車密室消失事件〉(《推理
雜誌143期)中解決女人憑空於車廂中消失之謎,接著又陸續解決了〈反重力殺人事件〉、〈幽靈交叉點〉等事件。隨時光流逝,方揚也由初登場的大學生轉職成為社會人士。他之後又會涉入什麼案件呢?真是令人滿心期待啊!此系列的謎團設計精巧細膩,解謎過程清楚明快,加上生動的對話與適當的描寫,相當值得一讀。儘管此系列作品未曾集結出版,但仍強力推薦推理迷在雜誌堆中尋覓一番喔!
 

2. 冷言:安靜低調的作家偵探(作者:冷言)
冷言為同名作家筆下的作家兼素人偵探,總是經手不可思議的大事件,小說中給人的印象是安靜低調,但本人是不是這樣就不得而知了。在其探案系列中會出現的夥伴為退休警官施田(退休後開設偵探社)與現任警官梁羽冰。他首次登場,是在《上帝禁區》中偵破雙子村命案,接著又在《鎧甲館事件》中揭開20年前的真相。其作品的特色,除奇思妙想的詭計之外,另還在於與台灣歷史做出連結的雄心。而前兩作都在台灣辦案的冷言,據傳在下一部作品中也即將出海遠征日本,為國爭光!
 

3. 林若平:浪漫多情的哲學家偵探(作者:林斯諺)
林若平在〈霧影莊殺人事件〉中初次登場。在本作中,他是哈佛哲學碩士,回國後擔任東部某大學(後敘明為天河大學)的講師,同時也是推理小說家與素人偵探。隨著時日的增長,在最新的作品中,其職位已經升遷到助理教授。林若平最為人所知的,除了他頭腦明晰,善於邏輯推論與熱愛哲學之外,大概就是他的浪漫情懷了。然而,雖有天生斯文的面相、明晰的腦袋、廣博的知識與浪漫的感性,但林若平的感情路依舊不甚平坦。或許因此,在案件中遭遇美女時,林若平時常呈現手足無措的有趣模樣。他經手的案件中多數為不可能的犯罪,在台灣偵探中也算出國頻率較高的一位(《尼羅河魅影之謎》、《芭達雅血咒》)。未來林若平還會帶領讀者經歷哪些案件呢?頗值得期待。
 

4. 韋達霖與易月理:你儂我儂的夫妻偵探(作者:呂仁)
韋達霖與易月理為呂仁筆下的夫妻偵探,首次登場是在短篇小說〈桐花祭〉(《推理
雜誌241期)中,並於2011年集結數個短篇,出版為短篇集《桐花祭》。這對夫妻偵探最為人所知的並非他們的辦案能力,而是他們彼此之間閃死人不償命的濃情蜜意──這股熱情甚至成了系列作中某事件的導火線。雖然閃光不停,但達霖夫妻卻也不是只顧著發光,還是很認真的在解開所遭遇到的謎團,無論是生活中的小謎團,或是牽涉到殺人事件的大謎團,都可以看到夫妻倆人絞盡腦汁的身影。此系列作品輕鬆逗趣而不失嚴謹的邏輯推論,相當值得一讀。強力推薦找一個悠閒的下午,準備好可魯與墨鏡,進入達霖夫妻充滿謎團的甜蜜世界。
 

5. 秦博士:身穿黑衣的神祕男子與他愉快的夥伴們(作者:藍霄)
秦博士為藍霄筆下的系列偵探,首次登場是在1990年的《推理
雜誌上刊載的〈迎新舞會殺人事件〉。秦博士的探案夥伴另有藍霄、阿諾、許仙、老K和小李等五人。其探案系列目前可以《錯置體》的出版概分為前後兩期:在早期的故事中,秦博士總以一身黑衣出現,此形象一般認為是取材於漫畫《怪醫黑傑克》(舊譯《怪醫秦博士》);此時秦博士等人仍處於求學階段,行事詼諧,讀起來輕鬆有趣。爾後,隨著《錯置體》出版,藍霄讓秦博士等人踏入社會,小說中的社會性有顯著的增加,秦博士也不再總是一身黑衣的出現。最近一次看到秦博士的消息,是他最近遇見了一個人,堅持在「大貝湖遇見了恐龍」,這句話是真是假?是什麼意思?快去看秦博士怎麼破解此一謎團吧!
 

6. 凌業勝:國軍就是需要你這種人才!(作者:哲儀)
凌業勝,中原大學心理系畢業,之後考取步兵預官,在鳳山步兵學校結訓後抽中金馬獎,到了馬祖服役,通稱「凌排」。他初次登場是在哲儀的〈血紅色的情書〉,描寫凌業勝休假,回到本島時所遭遇的殺人事件。該篇作品拿下人狼城第三屆徵文獎的首獎,但因為本作當時沒有立刻出版,故讀者們對他的第一印象應該是來自於刊載在《野葡萄》雜誌上的〈詛咒的哨所〉。該篇故事描述凌業勝在馬祖服役時所遇到的士兵自殺事件。凌業勝系列為台灣少見的軍旅推理作品,對軍旅生活與國軍的陋習有相當程度的描寫,相信當過兵的讀者看了應該會心有慼慼焉吧!
 

7. 張鈞見:怪奇偵探(作者:既晴)
對於張鈞見,許多讀者都是從《別進地下道》開始認識他的,或許你一開始還在想這個偵探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會使用第六感去辦案?也有人懷疑僅有高職學歷的張鈞見,有辦法當一個稱職的偵探嗎?更別提他在情感方面的執著,總令人擔憂著他未來會走向何方。但隨著《網路凶鄰》、《超能殺人基因》、《修羅火》到《感應》等故事的發表,一個又一個的事件發生讓張鈞見慢慢地走出了自己的鮮明形象,離奇詭異的事件開頭與細膩的抽絲剝繭,是張鈞見探案最大的特色。隨著其系列作品的出版,張鈞見的成長有目共睹,也吸引了為數眾多的支持者。未來,張鈞見會再接到什麼樣離奇詭怪的案子呢?就請大家拭目以待吧!
 

8. 張漢瑞:旅居歐洲的台灣偵探(作者:余心樂)
張漢瑞首次登場是在小說〈松鶴樓〉,他漂亮的解決了餐館的命案。但他大展身手的小說,則大部分人應該會說是中篇的〈生死線上〉或長篇的《推理之旅》(林白出版社,1992年)。《推理之旅》描述一群要去瑞士麥靈根(Meiringen)遊覽福爾摩斯〈最後一案〉的發生地的台灣旅行團,其中一個團員卻在旅館房間所形成的密室中被殺害了。張漢瑞是這個旅行團的導遊,同時也是旅居當地的留學生。由於有這層關係,加上先前的破案經驗,讓他積極的協助警方辦案。也是在這個案子中,張漢瑞認識了未來的妻子、瑞士籍的艾北亞。張漢瑞探案的特色是以社會學理論中的「象徵互動論」做為主要依據,藉此破案。他介入案件的方式則多因事件牽涉到華人犯罪,張漢瑞應警局之邀作為顧問而來。
 

9. 葉威廉:溫文儒雅、學富五車的翻譯社老闆(作者:葉桑)
葉威廉是葉氏翻譯社的老闆,懂得英、日、西、俄、德、法和中文等七國語言,其擅長的領域是醫藥、生化和毒物等,也和相關的專家往來密切。這些知識不僅為他的推理打下良好的基礎,也同時提供了科學證明。除了翻譯之外,葉威廉也替報章雜誌撰寫文章。他所偵破的案件分別記載於〈博士之死〉、〈南風吹來的時候〉、〈突變的水仙〉、〈薔薇刺青〉等等作品中。在〈南風〉這個事件中,葉威廉認識了帥哥警官陳皓,之後又認識了陳警官的表妹、雜誌主編劉宜雯,他們逐漸成為葉威廉推理案件時的同伴,劉宜雯更並對其中幾個案件的偵破有著不可泯滅的大功勞。博學多聞、溫文儒雅的葉威廉,長相英俊、個性好吃的陳警官,與犀利的劉宜雯,此三人的互動往來令人印象深刻。
 

10. 鄭組長:山城鎮的灰髮探長(作者:胡栢源)
鄭組長是個灰髮、年約四、五十歲的警官,其首次登場是在短篇小說〈醫生之死〉(《推理
雜誌》第15期)中。身為「山城鎮」的刑事組長,他的作風溫和而不汲汲於升遷。其搭檔是個新手菜鳥,通稱菜鳥小陳。這樣一老一少,綜合了年長者的經驗與年少者的異想天開,聯手在小鄉鎮中屢屢破案。鄭組長經手的案件大多帶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其所遭遇的事件並非特別詭奇,卻洋溢著現實生活的濃厚風味。系列中的「山城鎮」實際上即是作者原居地的埔里,而故事的發想也往往取材於真實事件,對鄉土與周遭人物的細膩描寫,是此系列的一大特點。

推理暢銷榜 MORE

第43個祕密
定價:360元
優惠價:
79 284
spacer
夜行觀覽車
定價:280元
優惠價:
79 221
spacer
血孃:異遊鬼簿2(25開特藏版)
定價:220元
優惠價:
9 198
spacer
罪行
定價:250元
優惠價:
79 198
spacer
少女
定價:250元
優惠價:
79 198
spacer
知更鳥的賭注:奈斯博作品集1
定價:380元
優惠價:
79 300
spacer
失蹤HOLIDAY
定價:250元
優惠價:
79 198
spacer
不能說的名字
定價:300元
優惠價:
79 237
spacer

本週推理新書 MORE

         

[零到無限大]→臉譜、三言社全書系書展,加購6折起

從「零」開始,突破窠臼,開發想像的力量--推理無限大!
熱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