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來通告 > PANTONE色彩聖經:預見下一波藝術、設計、時尚的色彩狂潮 1920邁向現代 二○年代是怒吼的年代。歷史悠久的制度和舊的社會階級,為人類帶來殺傷力極大(有些人覺得也毫無意義)的戰爭。在這場徹底破壞之後崛起的,是一波生氣勃勃且盡情表現自己的年輕人,主要集中在歐美大城市。他們以全新的方式來實驗穿著與舞蹈、談情說愛和旅行,舉世的父母莫不為之心驚。 在這十年當中,社會常規受到莫大的挑戰,白人男性威權略微減弱。女性在歷經長達數十年的選舉權爭取運動後,終於在1920年獲得投票權。爵士時代帶來了非洲風格的韻律,非裔美人也首度得以在眾人面前演出。日本演員早川雪州(Sessue Hayakawa)成了好萊塢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 年輕女郎的裙子變短了。原本只有女演員和妓女才使用的化妝品,如今妝點了無數朱唇和臉蛋。禁酒令與從中意外衍生的副產品――非法經營的酒吧、私釀烈酒和走私――讓犯法成為一種遊戲。空氣中飄蕩著反抗的氛圍,混雜雞尾酒和香菸的氣息……這一點在以醉人的杏桃白蘭地、品酒兩種顏色為底的配色組合上表露無疑。 藝術家萊安德克(J. C. Leyendecker)將二○年代注重感官享受的傾向投注在商業插畫上,吸引顧客不只購買某項商品,也購買一個形象。他創造出偶像「箭領男士」(Arrow Collar Man),讓這名男士代表的公司成了業界巨人。他的廣告插畫暗示:只要穿箭牌(Arrow)襯衫,就能像這名男士一樣英俊、魁偉、性感。毫無意外,萊安德克的用色是顯而易見的性感又健康,而這也是許多廣告商至今仍追求的目標。 另一位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勞爾.杜菲(Raoul Dufy)則是應服裝設計師保羅.波赫之邀,將自己的感性表現在織品設計上。杜菲忠於這個時代的大膽自信精神,大筆一揮簡化了形體與色彩,對織品設計造成深遠的影響。各地廠商模仿他的設計,花朵主題因幾何圖案的堆疊與簡約的藝術筆觸,因此更有現代感,並以美麗的褪色效果取代杜菲偏愛的黑白色調。 霍華.卡特(Howard Carter)在1922年發現圖坦卡門(Tutankhamen)法老王的陵墓。新聞媒體鉅細靡遺爭相報導超過3,000年未見天日的埃及家飾和雕像,關於埃及的一切霎時蔚為風尚。金色與鑲嵌寶石的色彩,讓二○年代的圖坦卡門熱潮閃閃發光,以埃及元素為設計靈感的風潮席捲了全球。 這股埃及風潮與其他諸多元素都融合在風靡全世界的裝飾藝術風格中。它一開始是出自愛米勒—賈克.胡爾曼(Emile-Jacques Ruhlmann)等鼎鼎大名設計師為二次大戰期間歐洲富豪打造家具和室內設計的珍稀風格,卻逐漸發展為一種更普遍、更流線、講究形狀和表面加工處理的語言。愛爾蘭藝術家愛琳.葛瑞(Eileen Gray)對鋼管與其他工業材質的探索,則為裝飾藝術設計另闢蹊徑。 影響深遠的包浩斯(Bauhaus)學院,也以實事求是的態度探究工業材料,追求藝術、工藝、設計與科技的融合,其教師馬歇.布勞耶(Marcel Breuer)設計的鋼管椅,至今仍是工業設計的典範。 爵士時代的反叛 美國婦女在1920年獲得投票權,這是社會的重大轉捩點。不過,改變不只如此。一方面,因為對社會常規與戰後發展出的道德規範心生幻滅,加上老於世故的爵士音樂搧風點火,以及國會通過憲法第十八條修訂案(禁止酒類的製造與販售),人們終於在二〇年代發出反抗的怒吼。 年輕女郎剪短頭髮、擦髮油,也拉高了裙襬。她們和男人一起搭車上夜總會,她們搽唇膏、塗腮紅,吸菸、跳舞,用男朋友的甚至是自己隨身攜帶的小酒壺喝酒。這些百無禁忌、不受傳統拘束的「搖擺女郎」(flappers)嚇壞了上一代。就如桃樂西.派克(Dorothy Parker)在《搖擺女郎》一詩中所描寫的:「她不復祖母當年的模樣。」 有些人將一切怪罪在爵士樂上。美國婦女聯盟音樂部門主任安.蕭.福克納(Anne Shaw Faulkner )在1921年發表〈爵士造成切分音的罪嗎?〉一文。在她聽來,爵士是魔鬼本身,讓年輕人道德敗壞。但是,在那些盡情跳著查爾斯頓(Charleston)、黑臀舞(Black Bottom)、狐步(Fox Trot)、古巴諾拉滑步(Cubanola Glide)或阿根廷探戈(Tango Argentino)的年輕男女耳裡,魔鬼從不曾像現在這樣悅耳。 爵士時代是一種國際現象。在大西洋彼端,生於美國密蘇里州的約瑟芬.貝克(Josephine Baker)以其扭腰擺臀的舞步與閃閃發亮的造型震驚全巴黎。她成了兩次大戰之間的性感媚惑象徵,為女性示範了一種開創自己人生的全新自由。 「搖擺女郎」色彩,透過品酒和杏桃白蘭地來代表這段尋歡作樂的時光,以膚色系的塵灰粉紅、沙漠玫瑰來突顯效果,再以蟒蛇、淡金兩色來為無限——歡樂派對永不散場——增添一分奢華。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