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新書 》 |
作者:蔣勳 出版社:有鹿文化 出版日期:2011 / 10 / 03 | 【 此生:肉身覺醒(蔣勳美學講座+限量典藏版套裝書) 】 有一天,必然要和自己的肉身告別吧。跟自己的肉身告別,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場景?─蔣勳 我曾經訝異中國美術漫長歷史裡「肉身」的缺席。 走進西方的羅浮宮、大英博物館,無論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希臘、羅馬、基督教文明、印度,都是以「肉身」作為美術的主體。 西洋和世界美術,多是一個一個「肉身」的故事,維納斯從海洋中升起的美麗的肉身,基督釘死在十字架上受苦的肉身,悉達多坐在樹下冥想的肉身,愛染明王貪嗔痴愛的肉身──那麼多「肉身」的故事,使人讚歎歌哭,驚心動魄。 然而,走近故宮,幾乎看不到肉身的存在。 肉身變得非常渺小,小小一點,隱藏在巨大的山水之中,山巔水湄,一個渺小的黑點,略略暗示著宇宙間還有肉身存在。 然而,肉身太小了,小到看不出姿態表情,不知道這肉身是哭還是笑,是歡樂還是憂傷。 如果拍攝電影,把鏡頭拉遠,人變得很小,就看不見肉身的喜怒哀樂了。 東方的長鏡頭美學,仍然在山水裡說著肉身在宇宙間尋找定位的寧靜哲學。 西方的鏡頭,卻常常是逼近的特寫,逼近到可以清楚看到臉上每一絲皺紋,看到暴怒時眼角的紅絲,看到肉身顫慄、怖懼、痙攣,看到肉身貪婪、狂喜、癡騃。 肉身沒有迴避肉身的功課,肉身煎熬、受苦,或許是肉身覺醒的起點吧。 這個肉身,或許不只是在做這一世的功課。∼摘自作者序【更多關於本書】 |
更多人文科普推薦書 |
▲ Go Top |
開卷書評 》 |
擁抱嘈雜的位元,或追尋意義的建構。 文/徐文杰 「資訊」是我們這個時代擁有最豐富內涵的字之一,它體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具顯著生產力的訊息傳播,也實質上造成文化與科技的重大改變。據收集1900年前文獻的古騰堡資料庫的統計,「資訊」是第486個常用字,去年另一個線上統計,「資訊」已是第22個常用字。100年前,「資訊」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字,現在,牛津英文字典(OED)對「資訊」的解釋多達9400字。因為資訊的詞彙產生得太快,又四處瀰漫,OED的主編總是把「資訊」列為最先處理的清單,並透露增加最多的是資訊與心靈、資訊與大眾生活所組合的語意,如:Information Superhighway(資訊高速公路)、Information Warfare(防恐資訊戰)、Information Fatigue Syndrome(資訊疲勞症候群)。 《資訊》是葛雷易克花費7年時光寫就的大作,他是有名的科普作家,出過《混沌》(天下遠見)與《理查.費曼:天才的軌跡》(牛頓)等膾炙人口的書。這回他循著「資訊」的文化史與科技史,展開歷史與理論的精彩論述。葛雷易克無疑是個成功的「科學觀念傳記家」,這本書裡他深入許多資訊科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語言學家、文學家的世界,跳躍在各種理論演化發展之間。本書談的是資訊的本質,從資訊傳送的科學技術,到資訊文化內涵的演化,千絲萬縷地剖析資訊科技在數學、電子學、光學的發展,也剖析資訊內容在早期辭書、語言學、文字學、生理學的發展,中間所交錯的人物、社會及理論的歷史。【閱讀全文】 |
相關閱讀 >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博客來獨家精裝版)》, 詹姆斯.葛雷易克, 衛城出版, .《資訊:一段歷史、一個理論、一股洪流 (平裝)》, 詹姆斯.葛雷易克, 衛城出版, |
▲ Go Top |
活動現場 》 |
|
【 新書 】 真有花錢保存臍帶血以備自用的必要嗎?吳大猷科普獎得主作品《細胞種子:幹細胞和臍帶血的故事(修訂版)》 【 新書 】 爸媽必修的100堂自然課,做孩子生命中啟蒙的自然老師! 【 新書 】 如果生命會敗壞,那麼,卻也意謂著它有好轉的可能……《最貧窮的哈佛女孩》 【 新書 】 讓飛機掉頭載你、說服女兒打掃房間...上完這堂課,世界都會聽你的! 【 售票 】 試煉與重生,邀請您來注目一場豐繁的人生風景:2011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 【 影音 】 科幻片展 │ 不甘於地球的有限,人類,向天空拋出無限問號 【 雜誌 】 去掉科技的加持,設計還有什麼?-大震災後的日本設計走向:Shopping Design 9月號 【 雜誌 】 不能說的秘密-台灣研發化武秘辛:全球防衛雜誌 9月號 |
新書連載> 下班時間扭轉未來 新資源:剩餘時間 二○○八年我出版《大家都來了》(Here Comes Everybody,暫譯)這本有關社交媒體的書後,我對我們選擇把大部分閒暇時間花在單一媒體一事,深有感觸。一位電視製作人考慮請我上她的節目討論這本書時問我:「你認為社交媒體有哪些有趣的用途?」 我以維基百科這個集體創作的百科全書網站和有關冥王星的維基文章為例。在二○○六年,冥王星正要被踢出地球行星俱樂部——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達不到和其他行星一樣的標準,所以提議給行星新的定義,進而把冥王星排除在外。許多人激憤地編輯這篇文章,評論改變冥王星地位的提議,一些狂熱的編輯團體對應該如何描述這個改變意見分歧。他們在更新這篇文章時,對從頭到尾的每一節、每個句子,甚至遣詞用字都爭執不休,最後把文章的根本定義從「冥王星是地球的第九個行星」,改編成「冥王星是一塊形狀奇異的岩石,在太陽系邊緣循著奇異的軌跡運轉」。 我以為這位製作人會立即和我討論有關知識的社會建構、權威的本質,或維基百科通常會編入的其他主題。但她沒有問這些問題,反而嘆氣說:「人們哪來那麼多時間?」聽到她這麼說,我說:「在電視台工作的人不該問這個問題,你們知道時間從哪裡來。」她理解,因為她所從事的行業,過去五十年來消磨了我們大部分的閒暇時間。 想像把世界上所有受教育的公民擁有之閒暇時間視為一個集合,視為「認知剩餘」(cognitive surplus),這個剩餘會有多大?要得出答案,需要衡量的單位,就讓我們從維基百科開始。假設我們把人們花在維基百科的總時數當作單位——每一篇文章的每一次編輯、這些編輯引起的每一次爭論(就像我與那位電視製作人談話的過程),包括維基百科現有的每一種語言之時數——那大概相當於人類思考的一億個小時。一億小時的累積思想顯然是個龐大數字,不過我們花在看電視的時間又是多少? 美國人每年大約花兩千億小時看電視,這代表約兩千個維基百科計畫每年所花的閒暇時間。即使這個數字的一小部分也很龐大:我們每個週末光看電視廣告的時間就多達一億小時。如果有人對著寫維基百科的人說:「你們哪來那麼多時間?」,就表示他不了解整個維基百科計畫,相較於所有人擁有的累計時間,有多微小。讓我們這個時代變偉大的一件事是,我們可以把閒暇看作總社會資產,以用來進行共同創造的大型計畫,而不再是每個人一次消磨掉一點的零星時間。 起初,社會總是不知該如何利用這種剩餘(這是它們被稱為「剩餘」的原因)。當我們的閒暇產生龐大規模的剩餘時——每年數十億、甚至上兆小時——我們把大部分花在看電視上,因為我們認為這種消磨時間的方式比其他選項好。當然,我們可以從事戶外活動、閱讀書籍,或與朋友一起彈奏音樂,但我們大部分時候沒這麼做,因為這些活動的門檻都比看電視要高。已開發世界的生活包括許多被動參與:在工作時,我們是辦公室寄生蟲,在家裡,我們是沙發馬鈴薯。這種模式很容易被解釋為,我們就是被動參與者,不想做其他事。過去數十年來,這種說法相當有說服力;當然也有許多證據支持這個觀點,相形之下,能反駁它的證據卻不多。 但現在出現電視史上首見的現象:許多年輕人花在電視上的時數比他們的長輩少。有幾個針對高中生、寬頻使用者、YouTube使用者的人口分析研究,發現了這項改變,這些研究所觀察到的基本現象相當一致:使用快速、互動式媒體的年輕人口,正逐漸捨棄以「純買單」為前提的媒體。即使他們看的線上影片,表面上和電視節目很類似,但是他們卻同時擁有機會對內容發表評論、分享給朋友、作標籤、打分數或排名,當然,還能與世界各地的觀眾討論。正如一篇常被引用的線上文章——丹•希爾的〈為什麼《迷失檔案》是真正的新媒體——所說:這齣電視影集的觀眾不只是觀眾——他們共同創造了一系列與電視影集有關的網站內容,稱作「迷失百科」(Lostpedia)。換句話說,他們不僅是在看電視,他們還透過網路與其他人相互交流,因此,這種參與行為不再是被動的消費、買單而已。 導致電視消費減少的選擇,既渺小又偉大。渺小之處來自於個體;有人決定把下一個小時花在與朋友聊天、玩遊戲或從事創造工作,而不用來看電視。偉大之處來自於集體,是數百萬個渺小決定累積成的;多數人口轉向集體參與的結果,造就了維基百科。目睹運用閒暇時間替代方法的誕生,令電視業大感震驚,尤其是年輕族群的轉變;因為電視是陪伴人們度過閒暇時間的最佳伴侶一事,早已受到普羅大眾的認可,而且也是社會最穩定的特性之一相信「在過去很穩定的行為模式,代表了在未來也必定會很穩定」,已證明是個錯誤——不是無關緊要的錯誤,而是非同小可的錯誤。看更多《下班時間扭轉未來》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