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認為要了解一個作家,就應該要回到其創作之初的作品!
曾經到訪過台灣的日本作家乙一,他的作品一直是很難輕易歸類的。雖然有很多人稱他為日本恐怖推理的新星,但是我並沒有稱他為推理小說作家,因為他自己說比較喜歡輕小說,而且本人也承認一直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寫作的類型,他的恐怖作家頭銜反而是經由出書的出版社編輯審稿後分類定型的。乙一是在1996年以十七歲的年齡就憑藉著《夏天、煙火、我的屍體》這篇中篇小說突然崛起而榮獲第六屆集英社「JUMP小說大賞」,因此進而備受矚目,卻不是從此一帆風順,直到2002年以《GOTH斷掌事件》獲得第三屆「本格推理小說大賞」之後,方才真正確立其作家的地位。
乙一比較擅長短篇作品的創作,他的寫作融合了各門各派之長,因此呈現著極為多元的風格,基本上可以分為以殘酷而恐怖為基調的「黑乙一」,及以悲痛而纖細為基調的「白乙一」。但是不管所謂的「黑乙一」或者是「白乙一」,其實作者一直想細膩地表達出「惡」這個最重要的黑暗元素。乙一接受訪問時曾經說過,與其說他是寫人性黑暗面的「惡」,不如說把那些「惡」看成是某種動物或鬼怪,因此變得無法與人溝通,才會有後續的許多問題產生。
在一般讀者的認知裡,「黑乙一」風格的代表作品無疑是得獎的《GOTH 斷掌事件》,至於「白乙一」的原點較少為人所知,無疑地應該就是本期博客來嚴選的這本《寂寞的頻率》了。因為作者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曾提到,《寂寞的頻率》收錄的作品和《GOTH斷掌事件》的創作皆為同一時期,都是在作者大學畢業後不久的幾個月,而且有三篇作品是為了五斗米折腰,被交稿期限所逼而創作的作品。結果這些作品中「白乙一」的悲痛而纖細為基調的風格卻一覽無遺,娓娓道來的說故事方式完全抓住了讀者注意的目光,不只是懸疑,發端的神祕和解決的合理更是讓作品的推理趣味十足!像〈未來預報 希望明天好天氣〉本來青春洋溢,末段故事淒美得像愛情小說,結果乙一卻在最後的結尾用一行文字讓讀者不寒而慄,這真是讓人佩服。又如〈小偷抓住我的手〉這一篇連作者本人都非常滿意的作品,從頭到尾都符合著名評論家傅博老師說的推理小說四大要素:「發端要神祕,經緯要緊張,解決要合理,結果要意外」的要求;最末又留下讓讀者無限想像的空間,真的只能說是非常精彩的作品。
乙一的作品數目其實並不多,但是大部分已經被台灣翻譯介紹進來。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其作品有所謂「黑乙一」或者是「白乙一」的區隔,如果我們把《GOTH斷掌事件》和《寂寞的頻率》這兩本作者初期的創作拿來一起閱讀,讀者應該會發現乙一的作品並不一定那麼「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涇渭分明,反而是有一種灰色的存在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