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ª¾¹D»ó²\ºÞªø¤°»ò¼Ë¤l¶Ü¡Hµª®×¬O¡G¡uÄz¦Ì¸z¡v¢w¢w¡m3D¤HÅé¤j³zµø¡n

2011 / 12 / 07
第404期

本報訂閱份數
59818
總訂閱份數
1889935

編輯 / DL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人文科普文學小說心靈養生 親子共享 語言電腦 商業理財 生活風格藝術設計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當世界留下二行詩

作者:瓦歷斯.諾幹
出版社:布拉格文化

推薦理由:
本書以極簡的形式,現代詩行的排列,挑戰詩藝和語境的實驗風格;觀察視角從台灣的土地與家園,擴及到族群、社會乃至世界的關懷。動情至深,引發共鳴,為作者近年來最新創意力作!短短的二行詩,宛如「芥子納須彌」激起無限想像空間,是一本趣意盎然、值得珍藏的現代詩集。


文化治理與空間政治

作者:王志弘、李秉霖、李家儀...等/合著
出版社:群學

推薦理由:
「文化」是發展的還魂丹?近十餘年來,有個遍及全球、日漸興盛的趨勢,嘗試以各種「文化」之名,開啟城市與區域「再發展」或「再生」的新契機。但當增加人潮、錢潮變成文化政策的最高指導原則,我們的文化會走向何方?9篇台灣在地經驗,9種視野與觀點,最深刻的反省與批判。


蒙兀兒之後:印度五百年的蛻變,從伊斯蘭帝國、東印度公司統治、英國殖民地到全球最大民主國家的誕生

作者:芭芭拉.麥卡夫、湯馬斯.麥卡夫
出版社:左岸文化

推薦理由:
本書講述印度近五百年來歷史,時間自蒙兀兒王朝以降,接著談到十八世紀晚期至一九四七年間受英國統治,以及日後印度共和國的成立。從十六世紀談到二十世紀,講述這五百年印度歷史的演進。本書主述印度政治更迭的過程,側寫隨之而來社會與文化變遷,提供讀者深度閱讀印度歷史。


永樂大帝:好皇帝為甚麼這麼壞?!

作者:商傳
出版社:本事文化

推薦理由: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皇帝多,但有個皇帝充滿傳奇卻少有人討論。他是明成祖朱棣,後世稱他為永樂大帝。永樂大帝一生謎團多,但他作的最奇怪的一件事是:搶了自己姪子的皇位,當上皇帝後卻片刻也沒享樂,刻苦自勵。最後還落了個過勞死。他到底圖的甚麼?永樂可說是個好皇帝,卻又壞到骨子裡。這個好皇帝為甚麼這麼壞?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01.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
02.
3D人體大透視
03.真相.巴萊:《賽德克.巴萊》的歷史真相與隨拍札記
04.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05.史上最強哲學入門:解答你人生的疑惑

[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01.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
02.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03.
3D人體大透視
04.教育應該不一樣
05.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史賓賽.韋爾斯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1 / 11 / 25

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一萬年前,第一位農夫在肥沃月彎播下種子,將我們推向現代文明,但也啟動了一連串無法預見的改變。

播下潘朵拉的種子,讓人類擁有了食物供應的控制權,從此,人類這個物種在生活方式上做了根本的改變:

● 人口擴張,競奪有限資源,造成了階級劃分與社會不公。
● 想要控制大自然的慾望,改變了宗教的觀念,神祇的數目變少,影響力變大,點燃了宗教狂熱。
● 畜養牲畜,使得人類與動物有親密接觸的機會,長期下來,演化出可以在人類與動物之間交流的疾病。
● 逍遙自在的生活被沉重的工作壓力給取代,是百萬現代人焦慮與憂鬱的根源。

結果是:地球變得更擁擠,我們變得四體不勤,愈來愈不健康。

知名遺傳學家與人類學家韋爾斯走遍世界各地,檢視人類文明與傳承,帶領我們進行一趟跨越萬年的時空之旅。他不僅找出種子如何征服世界的過程,發現讓人類走上通往今日之路的轉捩點,最後還提供「希望」處方:我們必須改變方向,才能存活下去。【more】

更多人文科普推薦書
▲ Go Top
  編輯手札 》

你知道鼻淚管長什麼樣子嗎?答案是:「糯米腸」──《3D人體大透視》
文/DL

「人類是唯一會在傷心時哭出過剩淚水的動物。」

這句話出自一本人體百科,關於眼睛的章節。經過了前一頁關於眼球剖面圖解、各部位功能,以及視物原理的說明,這一頁介紹的是保護眼球的外部構造:眼瞼、睫毛、淚器。上下眼瞼緊閉能保護結膜、睫毛能防止異物觸及眼球表面,至於淚器呢?淚水可以幫助眼睛保持潮濕、潤滑,同時不受感染。我們的淚腺每天會生產1毫升淚液,透過眨眼的動作讓淚水滑過眼球表面,再經由鼻淚管導入鼻腔排出。所以「眼眶含淚」的意思呢,科學點說就是淚腺生的淚液太多(或太快),鼻淚管來不及疏導,淚水於是溢流、甚至漫出眼眶。

介紹眼睛外部功能的文字的旁邊,則是一幅描繪&攝影眼睛構造的透視圖,你可以一一比對剛剛文字描述的功能細節,除了眼瞼、淚腺、淚腺管、睫毛,你還可以看到控制眼球運動的肌肉分布。很多構造你都可以想像,嗯……大部分可以;可是老實說我之前沒有留意過「鼻淚管」長什麼樣子,這本書以攝影結合繪圖的方式,讓我一眼注意到它:我們的鼻淚管是銀白色的,表面好像有一層薄膜包裹著底下的凹凸肌理,有點像蠶寶寶,也有點像束成長條狀的氣泡紙;不過同事觀察得比較細膩,「像糯米腸」。這時,再讀到「人類是唯一會在傷心時哭出過剩淚水的動物。」頓時有點不一樣的感受。

這本書講的不只眼球、淚腺,《3D人體大透視》從細胞講起,一路推展到皮膚、骨骼、肌肉,再到神經、呼吸、心血管、免疫系統、內分泌、消化系統、肝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用圖像輔以文字百科的方式,完整介紹人體。各系統功能不同,卻互有相關,以「系統法」作為分類方式雖然不如「部位法」直覺,卻能更深入了解整個身體如何運作。

傷口如何癒合?
稱為血纖維蛋白的蛋白質會在傷口上構成一個網孔,這網孔會有點類似鷹架的功能,紅血球和血小板固著在上面形成血塊,讓失血降至最輕。血小板凝血功能國小就學過,不過書中利用新式的3D解剖繪圖和電腦攝影照片,除了更清楚說明;如同上面「糯米腸」的驚喜,非常有「細節」圖片也讓人留下意料之外的深刻印象。↓


基本上《3D人體大透視》每個跨頁就是一個子題,比如「生殖系統」段落,就分別介紹了:男性生殖系統、女性生殖系統、生殖細胞、受孕、胚胎的形成、懷孕、妊娠第一期(第 1-3 個月)、妊娠第二期(第 4-6 個月)、妊娠第三期(第 7 個月至分娩)、分娩、成熟和老化歷程。除了精彩的圖片、主文、圖說,通常還會有解釋功能較重的過程圖,以及補充資訊的BOX。

學習身體知識是小孩子的事嗎?當然不;若說為了補充健康知識,好像又太過功能取向。但其實無論如何,在讀著這書的過程本身就是有趣的,因為……好奇吧。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不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嗎? ...more

相關閱讀 >

.《3D人體大透視》, 莎拉.布魯爾/編著、陳皇光/審訂, 聯經出版公司,
.《心智拼圖:從神經造影看大腦的成長、學習與改變》, Miriam Boleyn-Fitzgerald, 遠流,
.《人體好好玩》, 大衛.麥考利, 野人,
.《人體驚異大奇航》, Cassell Illustrated編輯部/主編, 貓頭鷹,
▲ Go Top
  天天都有新•鮮•事 》

11月,昆蟲漸蟄伏,觀察仍未止。
文/楊維晟

中南部深秋陽光仍曬得大地發熱,野地昆蟲種類雖然日漸稀少,仍有不少昆蟲被暖暖陽光邀請而活躍於野地。但對於居處在東北季風迎風面的北部居民而言,總揮不開頭上那陰霾的灰色雲層,想與昆蟲打照面不妨往中南部出發,或者,只能耐心等待北部偶爾放晴的日子,因為只要陽光普照,昆蟲一定會現身,只是數量可能不如你我預期罷了!

鋒面與下一個鋒面來臨前的空檔,偶有太陽露面,昆蟲們抓緊了這個短短機會開始活動。都市中,雙翅紋路如虎斑的無尾鳳蝶不愧是都市中最常見的蝴蝶,公園、民宅陽台上的柑桔樹盆栽延續了無尾鳳蝶的族群,陽光普照下的公園綠地也許就能見到牠們飛快似的身影。

往郊區走,一片菜園可能是紋白蝶的樂園,幼蟲常啃咬菜園蔬菜而被稱為菜蟲,幼蟲口味極佳,青江菜、高麗菜、油菜等多種蔬菜都是幼蟲的食草植物,紋白蝶的數量自然不少,遇到好天氣又適逢幼蟲羽化為成蟲的日子,菜園成為數百隻紋白蝶一起飛舞的舞台,形成白色舞動的奇景。平常被人們忽略的紋白蝶,其實可以利用此時節好好觀察牠們。

另一類太常見而被人們忽略的螞蟻,其實是四季都適合觀察的昆蟲......【繼續閱讀】

相關閱讀 >

.《賞蟲365天:秋冬篇》, 楊維晟/文、攝影, 天下文化,
.《賞蟲365天:春夏篇》, 楊維晟/文、攝影, 天下文化,
.《台灣甲蟲生態大圖鑑(上)》, 楊維晟, 天下文化,
.《台灣甲蟲生態大圖鑑(下)》, 楊維晟, 天下文化,
.《甲蟲放大鏡》, 楊維晟, 天下文化,
.《蟲來沒看過》, 楊維晟, 天下雜誌,
.《蝶蛾放大鏡》, 楊維晟, 天下文化,
.《野蜂放大鏡》, 楊維晟, 天下文化,
▲ Go Top
  活動現場 》
博客來12月選書一本曖昧猶疑的辭典,或許是預言未來,最好的型式。《漫遊族辭典》
書展在時光中,把自己安置好;開始,2012。年終回饋,出版社聯手出擊!
預售一紙書封,綿延多少寶島美術發展史?《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蝴蝶限量書盒精裝版)》
新書你身上穿的內褲從哪裡來?《一包內褲看中國》&更多人文新書推薦
特賣只有三天!12/7-12/9全館消費不限金額即可以99元加購《斷捨離》、《大債時代》等暢銷書籍雜誌!!
影音2011金馬影展系列商品展,參展商品7折起
雜誌WIRED連線雜誌 12月號:Amazon幕後的靈魂人物,Jeff Bezos
雜誌繼《正義》之後最受矚目的一堂課─公民教育:天下雜誌486期
OKAPI月月安12月關鍵字:HOHOHO~
新書連載> 

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前言/韋爾斯
該是停下來思索的時候了

誠然,西方社會在物質生活上要比四十年前好上太多,
但社會上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的犯罪、破壞以及塗鴉呢?
離婚率為何居高不下?公民參與及信任卻反而下降?
為什麼肥胖及抑鬱症多到成為流行病的程度,就算孩童也未能倖免?
為什麼在多數最進步國家所做的研究,都指出人們變得更不快樂了?
——湯姆金斯(Richard Tomkins),二○○三年十月十七日《金融時報》


寫這篇前言時,人在阿拉伯海上方一萬一千公尺高空,一面啜飲著葡萄酒,一面在我的筆記型電腦鍵盤上打字。我參加了由印度理工學院主辦的一場科技慶典活動,並給了場演講;如今則坐在從孟買起飛的返家客機上。我花在來回旅途的時間,是我停留在印度當地時間的兩倍;再加上十個半小時的時差,我人在印度時還不只是有一點點的精神恍惚。饒是如此,印度是我喜歡的國家之一,利用一個長週末來回奔波半個地球、忍受時差的鞭打,還是值得的。

邀請我前往演講的印度理工學院學生,希望聽我在遺傳學及人類遷徙方面的研究,那也是占據我過去二十年來大部分時間的工作。這項由我和同事共同執行的研究,清楚顯示了地球上所有的人,都源自二十萬年前非洲的一位共同祖先;而人類離開非洲遍布全球各地,也只不過是過去六萬年間發生的事。我花了一個小時講述這領域裡的新資料,討論了一些還沒發表的新發現,大致給我們這個物種刻畫了一幅遺傳的歷史圖。

演講結束後,我也按一般常規,接受聽眾的發問,內容從實驗室分析人類DNA的技術細節,到一般性的問題都有。而最後一個問題是我之前被問過好幾次的,將來肯定還會再被問到,也就是:你的研究工作有什麼更廣泛的價值與意義?

我的回答是:研究人類遙遠歷史的神祕細節,乍看起來確實有些難以讓人理解,但那一向讓我著迷;只要有正確的樣本加上少許的統計,就有可能釐清我們這個物種如何遍布全球的細節。學生繼續問道:「但是這種研究為什麼重要呢?」

一開始我站在科學家的立場解釋:不講求特定實際應用的基礎研究為什麼重要。我說政府在許多不同的主題上資助這樣的研究,是因為有些新發現可能會在較實用的領域裡非常有用,譬如說醫學。再者,界定我們這個物種的是我們擁有的複雜文化;為了要了解我們在這個世界當中扮演的角色,科學研究本身就是重要的。我還說,如果我們碰上了某個來自地外行星的智慧生命,那麼在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裡,我們要跟對方談的究竟是最新的電視遊戲如何操作的單調細節呢?還是專注於我們這兩個高度演化的物種是如何變成現今這個模樣的問題?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歷史,才能夠了解自己是誰、以及預測我們將往哪裡去。如同法國哲學家亞蘭(Alain)所言:歷史是對現在的宏觀,而不只是關於過去。

不過這種研究之所以重要,還有另外一個理由,我解釋道。目前人類生活在高度全球化的世界,我們所接觸的人在一世紀之前是從來也不會碰上的。由非洲人與歐洲人、亞洲人及美洲原住民混在一起所形成的社會大雜燴,可是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情況。這樣的接觸加上語言及文化的差異,也就構成具有變化多端潛力的配方。我們非常清楚這種差異的存在,因為這種差異有助於給自我定位。只不過我們的遺傳學研究也顯示:在表象之下,亦即在DNA的層次,這些差異有多麼微不足道;基本上人類是完全相同的。我解釋道:我的研究帶來的更廣泛意義,在於我們都應該試著看穿區分人種的表象,認清我們都屬於人類這個大家庭。只要我們能認識到在基因的層次,大家都彼此相連,這樣才有可能克服部分的偏見。

對在場聽眾來說,這種看法似乎有特別的意義,因為大多數人在不久之前才目睹了一場恐怖份子的殘忍攻擊:來自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好戰份子在孟買南區好些地點進行了爆炸及槍殺行動,四天內殺死了一百六十四名無辜百姓(恐怖分子也死了九個);他們甚至還控制了兩家具有歷史意義的旅館:泰姬酒店和奧拜羅酒店。對印度社會而言,這場事件的衝擊性等同美國的九一一事件,還好死亡人數沒那麼多。經過這樣的事件,就算印度人會感到氣憤,心存報復,為進一步的暴力行動找藉口,也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根據邀請我與會的主人所言,印度人並沒有沉溺在負面的情緒當中。在我抵達當晚於車陣中穿梭前進時,他告訴我:「這個事件讓我們團結起來,我指整個印度。」

我那次造訪印度的經歷,以及本章一開頭引述湯姆金斯的話,都彰顯了這本書的主題。在我身為遺傳學家及人類學家的生涯中,有幸與全球許多人共事,從資深政治家與大企業老闆,到偏遠蠻荒地區艱苦求生的採食部落族等等;但一再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不論這些人生活在何處,都可以看到當今世界的巨大變化。

這些變化裡有些是好的,好比整體貧窮的程度減少了,開發中國家的出生率下降了;但其他一些變化,譬如九一一事件及孟買的恐怖行動,就不讓人滿意。無論身在何處,我們都可感覺到世界在不斷變動之中;人類正處於歷史的轉捩點,在接下來的幾個世代中,世界將出現根本的改變。科技創新的腳步正在加快,我們也都置身其中,遭其席捲。我們只要想想過去十年左右學會使用、如今已離不開手的一些東西就可以知道;我馬上想到的有電郵、Google、即時簡訊與行動電話,此外還有油電混合車科技、路邊資源回收,以及像臉書這樣的社交網站。這些新產品都是在一九九○年代中葉以後才廣為流行的,但如今我們已無法想像沒有它們的日子。如果要我們想像二十一世紀結束時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然而隨著驚人科技進步而來的,卻有一些附帶的包袱。慢性疾病在西化社會中史無前例的大幅上升,可能是最顯著的例子了。我說「西化」而非「西方」社會,是因為在印度與中國這樣的開發中國家,心臟病、糖尿病以及單純的肥胖病例也不斷增加。隨著這些社會愈來愈與西方看齊,他們也承受了許多我們最糟糕的屬性,像抑鬱與焦慮等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目前在美國,治療這類毛病所開立的藥物處方籤,數量是最多的。

這種朝西方不健康社會邁進的腳步,似乎難以阻擋,讓我不禁好奇那最初是怎麼開始的。是否在西方文化與我們的生物組成之間有某種致命性的不搭調,而讓我們生病?如果說這種搭配不當確實存在,那我們目前的文化當初又如何取得了優勢?我們理應是自己命運的掌握者,也創造了最適合自己的文化,而不是受文化的驅策,不是嗎?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得出這個問題的答案,讓藍燈書屋與企鵝出版社耐心等待的編輯們頗為煩惱。有鑒於人類正面對演化上另一個明顯的轉捩點,因此我在全球展開探索,比較幾千年前與現在發生的事,尋找相似之處。我在為頭一本書《人類的旅程》(The Journey of Man)進行研究之際,發現一萬年前出現於中東的農業生活方式對人類存活產生的影響,而讓我感到十分訝異。我在第一章裡會談到,早期農人的健康狀況要比環繞其外圍的狩獵採集族群來得更差。既然如此,那為什麼農人還會取得如此巨大的「勝利」,以致於今日地球上幾乎沒有人以狩獵採集的方式生活?本書接下來的部分,是嘗試從當今的「考古」紀錄裡發掘,以了解促使農業轉型的動力,以及該決定如何創造了我們現存的複雜世界。如果說《人類的旅程》談的是人類如何在世界各地立足的故事,那這本書則是談論在發生那些巨幅改變的階段,人類如何在心理以及生理上產生適應,而在世上存活。這兩本書就像人類歷史宏觀的前後兩個書鎮,在我們飛奔深入二十一世紀之際,帶著我們從人類這個物種的最早期起步,一路走向未來可能的去處。

布蘭德(Stewart Brand)在一九六八年第一期《全球目錄》(Whole Earth Catalog)的開場白說得好:人類好比諸神,這回該是我們扮好這個角色的時候了〔這是改寫自李區(Edmund Leach)的話〕。人類在過去五萬年歷史當中出現的最大革命,不是網路,也不是從啟蒙時代播下的種子萌發的工業革命,或是發展出遠距航行的現代方法,而是生活在世界上好些地方的少數人決定不再受大自然所限、只從大地上採集物品,從而開始種植自己的食物。

這項決定對人類這個物種造成的影響,比其他任何決定都來得深遠,也促成了許多事件的發生,本書接下來的章節將一一檢視。由於該決定所造成的改變,促使人類發展出莫大的能力,但人類也要學習謙遜。在今日的世界,一小撮恐怖份子就可能對整個國家的人民心理造成持久性的傷害,看似簡單的決定也可能對未來好些世代的生物遺傳造成影響,我們的一些作為還可能引起許多物種的消失,速率比過去六千萬年來任何時期都快。目前是停下腳步評估現況、體認事實的時候了:愈大的慾望將帶來愈大的後果。看更多《潘朵拉的種子:人類文明進步的代價》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