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幾歲,沒加薪只加班、找不到另一半與夢想,這不全是你的錯... 文/ 陶比獅 雖著學歷與教育水準越高,想作夢有想法的年輕人更多了,但是現今這一個時代下,大環境與社會結構,讓能作夢的空間卻越變越少了。 現在日本與台灣30~40歲的世代,是二次大戰戰後嬰兒潮的第二代,他們的父母有幸在經濟起飛的年代成長,但是他們將面對的未來經濟與人口趨勢,可能就不那麼樂觀了。就業與人才流動的困境現況,不僅僅是相關景氣的經濟問題,而是長期性的社會問題了。 《搶救35歲:經濟不可能「有感」復甦,該怎麼過才有好日子?》針對日本35歲世代,提出了一個由現象問題到解決方案的完整企畫「日本的明天」,由NHK與日本三菱研究所共同投入的全國性調查,而時間點正是全球金融海嘯後一天2009年,專案節目獲得當時極大的迴響討論。姑且不算入比日本還驚心的貧富差距與生育率,台灣,就國民所得成長率來看,15年後就會面臨與日本社會類似的嚴重問題。在自我人生規畫的同時,社會性因素不禁無法讓人忽視,因為,高齡化少子化下,20年後國家未來的負擔,30世代必須則無旁貸且任勞負重的扛起,現在,怎能不預先養本? 本書先帶讀者預想模擬了20年後的世界:如果沒有正視現在35世代的困境,未來員工正職率下降、個人所得不再增加、實質經濟成長率停滯,政府收入不足,稅收與個人保險提撥比率也會隨之上升,而健保的部分負擔一樣更加重,等於說少少的薪水實質上可支配的部分,更少得可憐…. 實際上,計算不同世代的社會負擔,可看出不平等現象持續擴大中,有利於年長者而不利年輕人。其中日本35~39歲的世代,受益(政府提供的年金照顧醫療等公共服務)減去負擔(繳的稅金保費)與是負值,而台灣的論文資料指出,現在38歲世代的負值是所有世代中最高的。 努力工作,薪水不增加 主計處的數字簡而有力提供了說明。 民國80年到89年平均經常性薪資漲超過萬(11,914)元,而90到99年只增加不到2千(1,782),再考慮物價因素就等於沒調漲! 過去,工作來找你,現在換成你找工作找不著;書中更舉出超過9個深度訪談的日本上班族案例說明,指出日本大學畢業生、雙薪家庭、家庭主婦、證照達人以及與父母同住的「單身寄生族」等,在工作、實際生活與夢想上遭遇到風險與困難 ,可能「工作三年半,卻還是每月一聘的約聘制」、而「男人到40歲成家是趨勢,而女人很難」等現狀,點出了一種覺悟,這個世代早已不能用爸媽──上一輩那種方式來想像婚姻、家庭、累積財富,以及如何供養孩子成長;而年輕時的學歷與技能已不足應對 全球不安的經濟條件,時代與社會所趨,我們必須一輩子重覆的學習的動作。 那麼,該怎麼作才有希望? 英國2007年開始的「在地就業夥伴方案」,給了相當驚喜的前例;英國政府從公家機關精簡裁員,減輕財政,把個人的失業救濟改成對民間企業提供就業津貼。配合地方上企業的徵人需求,打造專屬職業訓練課程。這不像許多日本職業學校,是由校方設定好職種課程,但最後卻讓學生畢業卻找不到工作。 官員們,這才叫做真正的就業輔導──就業支援公司 英國此時出現了許多協助就業的公司──就業支援公司,它們主動到當地各個企業探訪,積極發掘就業機會,而非等待企業提出徵才需求。對於政府轉介的失業者,會有專任員工以一對一方式諮詢,並隨之提供職業訓練,課程中甚至會模擬目標公司情境下的角色扮演。「就算沒錄取,我也培養了自信。」──這就是最真實的求職者反應。 讓這種公司得以長久的機制之一是:從政府承接業務時,非一口氣全額領取資金報酬,而是依成果領取,失業者的成果越好,公司收入就越多;又為避免成為「賺人頭」的不良變相,又設了分段計酬的機制。失業者「參加課程」、「上完課程」、「面試成功」到「持續工作半年以上」四階段,都成功輔助完成,才定時先後領得政府資金。 而這這種方式也等於分擔了公司人資的部分功能,節省了企業徵才所耗費的人力時間與金錢,更毋須用擔心對方的意願或是在職持續力。 本書更輔以法國與日本小村的成功案例說明即便人口趨勢與經濟環境不優,仍能為人民打造安心居住的環境。就業環境的安定,是本書的切入重點與提出建言的關注所在,失業津貼為主的政策須轉換為重視就業的主張。 除了思考憂心的未來,政府、企業,以及35歲世代上下的個人,似乎也更該體察到自己應該有的轉變與作為;因為有上一代,我們也許少吃了不少苦,但是必須更 擁有吃苦的能力準備與肩膀面對未來的日子,或者,現在就開始製造新機會,從想法、做法開始調整,我們與其他人的中老年日子,可能才更樂觀!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