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總是忙碌,只是,轉角便見溫柔。──張維中《半日東京》 文╱阿虎 我沒去過東京,對其想像總來自畫面、言傳以及故事。縱使了解一種文化,理應前往該國的最大城市,但我卻從未想過到東京走一趟,因為,對其印象總是太過燈火輝煌、太過嘈雜且繽紛,而這樣的想法,或者說偏見也可以,竟也不動如山了好幾年。因而,當我看完張維中《半日東京》後,對於堅持多年的偏差想法有所動搖的自己,禁不住感到些許訝異。 當一座城市充斥著俯拾即是的科技與先趨時,總給人漠然的印象。只是在《半日東京》裡,冷感的東京,竟大方地展現其溫情的一面。一如1903年啟用至今的都電荒川線,沿途所經多為舊城老街,理應早已拆除,卻被保留下來,是出於長居在此區的多為年長者,行駛緩慢的路面電車,順理成章地成為最適合老人家的交通工具。老人、舊街、荒川線,織就出東京這座城市的溫吞。於是,張維中便順著都電荒川線,漫遊起東京。在這條路線上,食堂不在乎翻桌率,只見飛鳥山公園站前的小居酒屋食堂Takeshige那熱絡的老闆娘,開朗的與熟客或第一次來訪的客人琅口地聊天。當然,名物價格亦非高不可攀,只見店名為「菊」的炸天婦羅小店,以不到一百日圓的佛心價格提供饕客紅生薑天婦羅。而神社,顯然也不強求絡繹不絕的參拜者,只見鬼子母神站的鬼子母神社,其存在意義,猶如回歸信仰的最初始──淨化心靈。從車站散步到神社前,兩旁的櫸木與銀杏便讓人忍不住深深呼吸。而便是在此處,荒川線散步畫下句點,《半日東京》過境至其他路線。 但其實,好像也未必一定要在身心淨化後,立刻前往感受前衛的、都會的、喧囂的東京。因為,令人驚訝的是,東京所不缺的並不是時尚與科技,在作者筆下東京最不缺的,竟是寧靜、低調、文化、空間與口感,至少至少,張維中為我們帶出一座日式的、風情萬種的東京。 東京有寧靜、低調,一如代官山附近的猿樂咖啡。此店位於地下室,入口處僅一小小招牌,一不留神便錯過,更粗心的會是即便看到招牌仍走錯店家,原因出於同一處入口,另一家咖啡店亦營業著。好不容易走進猿樂,據說店裡更像是迷宮,各坐席自成一小空間,你會不自覺地順著店裡的氛圍,沉靜了下來,或發呆,或看書。東京有文化,則是江東區都營新宿線森下站中的「深川江戶資料館」。本所、深川,百年前江戶時期的往昔,在此一一呈現。在這裡,除了感受歷史外,由於資料館與「東京都現代美術館」連結,促使展示古風的資料館平添了一份現代藝術的氣息。百年街景與現代藝術,共處一方地土,竟也相安無事。 或者,處在寸土寸金的東京,你突然渴望起空間,不如隨著張維中的步履來到Nestle NESCAFE。嗯,沒看錯,是雀巢咖啡。挑高的空間設計,陽光一派輕鬆地灑下,有時,甚至從屋頂放下投影布幔放映電影。光是想像,便覺奢侈。而一座城市,怎能缺少口感?談及庶民的美味,怎能不提百年老店「元祖浪花家鯛魚燒」?整條魚,徹頭徹尾都是紅豆餡,總算不必像在台灣吃車輪餅那樣,得把沒包到餡的外圍一圈吃完,而後,再彌足珍貴地吃著包著滿滿紅豆餡的圓心部分。或是,專賣濃湯的「Soup Stock Tokyo」。很難想像,一家店只賣濃湯。但張維中的熱情推薦,竟讓我想立刻坐上飛機,因為這裡提供的濃湯,真的不只是濃湯,而是融合了各種素材以及營養元素而推出的餐點。而在Soup Stock Tokyo裡,舉凡一般被視為主食麵包或米飯,竟意外地成為了配角。附餐成為主食,主食退居附餐,景象與口味令人驚喜地調和。 身邊去過東京的人何其多,每每旅行回來,對東京的描述多不脫潮流、時尚、多變、好玩、好逛;而介紹東京的書何其多,亦多以玩樂為主軸呈現。好像東京的忙碌是命裡帶著的,她永遠停不下腳步了。然而,張維中的《半日東京》竟是淡化紛擾,轉角便見溫柔,以寧靜為東京收束,成就出多了一點往日、多了一些情緒、多了一些緩慢,有時,甚至會讓人感覺到多了一點鄉愁的東京。而對東京向來沒有激情的我,在看了張維中筆下的東京後,也不自覺地起心動念了起來。於是,下一步我願漫行至東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