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連載 > 預見未來:王伯達的思考力與全球五大浪潮(博客來獨家軟皮精裝版) 問對問題,才能發掘本質 我們知道專注於問題的本質是重要的,那麼,要如何才能發掘問題的本質? 蘇格拉底的論證方式提供了我們一個思考架構,那就是不斷的提出問題,直到最後必然會有一個問題的答案是不再需要提出問題,就能確認它是正確無誤的,那麼這就是知識理論的基礎。事實上,這就是哲學家笛卡兒(Rene Descartes, 1596-1650)在思考模式上所提出的「基礎論」(foundationalism),這個立場的知識論認為,知識的建構必須要先尋找基礎知識,或稱為基礎信念,再藉由這些基礎知識去逐步的建構上層知識。 同樣的架構我們也可用來思考事物的本質與任何問題的解答,也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問,直到發掘整個問題的本質。若我們的思考能夠直達問題的本質,那就可以更清楚的知道,我們所應該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什麼。舉前面棒球比賽的例子為例,如果我們的目標是總冠軍,那麼,我們的思考與提問方式應該是: 怎麼樣才能贏得總冠軍?贏得更多比賽。 怎麼樣才可以贏得比賽?得分比對方多。 怎麼樣才可以得更多分?愈多人回到本壘就能得愈多分。 怎麼樣能讓更多人回到本壘?不停的上壘就能夠持續的讓更多人回到本壘。 怎麼樣能夠不停的上壘?選擇高上壘率的球員上場比賽。 其實只要五個問題,就可以顛覆美國職棒大聯盟100多年來的篩選球員機制。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 在亞洲國家的學校裡,如果老師問台下的學生們有沒有任何問題?通常台下都是一片鴉雀無聲的。這是因為我們所教授的多半是有「標準答案」的課程,學生們不容易在這標準答案的框架裡,再提出更多的個人見解。 而這樣的情形,如果你曾有在國外留學或遊學的經驗,應該會有更深刻的感觸,國外的教學方式幾乎都是開放性的問答,這也產生了外國學生很會問問題,亞洲學生很會解決問題的現象。 但其實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來的更為重要。 因為解決一個問題需要的是技巧或者是技能,而提出一個問題,其實背後所代表的是一種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問題,這需要的是創造力與想像力。 例如在前述的棒球案例中,如果這位總經理一開始所問的問題不是「如何贏得比賽」,而是想要去解決「如何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的問題,我相信直到現在他應該還是困在傳統棒球的規則當中,而無法從中尋找到不一樣的機會。事實上,當時與他合作的球探就是一直朝向解決「找到替代失去的主力球員」的方向去思考,但在他們的總薪資受限的狀況之下,是永遠也跳不出這個困境的。 又或者在前述美國牛的案例中,如果我們的問題始終環繞著培林究竟是不是瘦肉精?瘦肉精究竟有沒有毒性?這樣永遠也無法觸及關鍵的問題核心。我們很可能因此貿然開放,最後卻發現根本無法取得其他的經濟利益,又或者可能因為貿然的拒絕,而損失了可能的經濟利益。除非我們問了正確的問題,也就是「開放美國牛究竟讓我們換到了什麼?」,我們才能得到重要的答案。 提出正確的問題,我們才能夠一步步的進入到問題的核心與本質,也才能夠解決真正的問題,而這遠比解決眼前的麻煩更為重要。 ...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