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原點編輯部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12 / 05 / 28 | 【 用台灣好物,過幸福生活!(隨書附贈「台灣好物.好幸福」海報) 】 博客來導讀 > 台灣創意早已出乎你的意料之外! 100%在地最好——讓台灣更有想像力、讓在地生活更美好、激發更多好夢想 為什麼每次揹著蘑菇背包,溫潤的手感,總覺得特別舒服自在? 躺在你CD架上的是聶永真設計的「林宥嘉:感官/世界」唱片…… 窗邊角落是不是該擺張朵兒咖啡的有情門羅德列克椅? 好樣餐廳的創意料理總是給你味蕾不一樣的精采…… 從沒想過,能在北投圖書館重拾國外才有的閱讀快樂, 上次在宜蘭車站前仰望丟丟銅森林公園的綠色棚架是什麼時候? 只有走進了好樣本事,才懂得玩物喪志的美好人生不是一種墮落 好幾次都差點打翻akuma caca有稜有角的不規則咖啡杯…… 走進東區巷弄就會看見STAY REAL的「Mousy公仔」在櫥窗裡向你頑皮眨著眼睛…… 你發現了嗎?這些,讓你怦然心動的在地好物+好空間+好設計,早已圍繞在身邊好久好久… 究竟,他們是如何發生?背後有哪些精采故事?又具備什麼樣的魔力? 本書從內行人嚴選精神、從創意根源,採訪了改變台灣生活品質、創造MIT心價值的關鍵50人,受訪名單有:蕭□陽、古又文、陳劭彥、聶永真、王千睿、夏姿、王俠軍、石大宇、AKIBO李明道、不二良、謝英俊、黃聲遠、竇騰璜張李玉菁、宏達電設計、好樣、蘑菇、The One、器研所、有情門到法藍瓷……,從「看、食、住、用、穿、享」,介紹他們如何創造「台灣不一樣」的精采故事與想法,帶領讀者認識非看不可的在地指標性設計。 為了發掘更多生活小確幸,書中更邀集50位文創人私推薦,分享他們心中最喜愛的100個在地好創意+好空間+好願景,集體勾勒出屬於台灣創意的心頭好。他們的好創意從絲瓜架、訓練檳榔西施CPR、天母土地公廟到夜市;好空間有宜蘭湧泉、台灣高山、安平樹屋到花東縱谷……,原來好靈感就在生活中,好創意天天都在體驗。此外,更力邀六位創意達人,從6大角度,推薦新生活場域地點,尋找不折不扣、溫暖厚實的在地幸福好感覺! more |
▲ Go Top/a> |
編輯手札 》 |
設計就是,從一層又一層的生活經驗中,選出最佳解答—《木之匙》 文/ M87 好溫柔啊,彷彿被療癒了一般,內心由衷地感覺平靜。從第一頁翻起《木之匙》,一種心曠神怡的感受便悄悄而生,我想,這股不可思議的魔力,完全來自書中的木製器皿—日本手藝家,三谷龍二的創作。 三谷龍二是日本工藝家,擅長木頭創作,設計品多半是日常器物,諸如湯匙、餐盤、杓子、玩具、小擺飾…等,《木之匙》是他多年來的作品集結和創作手記。我不是日本器物迷,但神奇地,一翻開《木之匙》,目光便不由自主地為書中一個個木作小物所吸引,三谷龍二的設計簡單而質樸,盡可能以最單純的形狀展現器物的本質之美,碗、筷、叉、匙…每一個事物,都恰如其分地呈現自身的模樣,看似未經設計的物件,因順從不同木頭的屬性、紋路、色澤,又各自長出獨一無二的風貌,每一次端詳,都有新的發現,越是細細品味,越能體會蘊藏其中的細緻美。 還原事物本來的樣貌,致力追求形式之美,三谷龍二的創作,之所以具有深度的美學性,全來自他對物品的執迷與探索:「當物品從製作時被賦予的意義或目的中獲得解放,才能以純粹物質的模樣存在於世,不具任何意義、抽象地、宛如宇宙的片段般停駐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像柏拉圖尋找事物的理型,三谷龍二的設計,也試圖擺開對物的功能性思考,在具象的世界中,創造出某種永恆不變的形式與存在。 不僅擁有純粹的美學,三谷龍二的作品,同時兼備了柔軟的生命力。這份力量,來自於他在創作中,對「生活經驗」的體悟與觀察。對他來說,設計就是從一層又一層的生活經驗中,選出最佳解答,設計不單是腦海中的天馬行空想法,更必須從具體的生活情境出發,用心、用手、用身體去感受、發掘生活中的每一種體驗,將之轉換為設計的起點,讓每一件設計品,不僅能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美,也能帶來便利與價值。 在這本《木之匙》中,我們看到器物的設計美學、日本的質樸美學,最珍貴的是,學到了三谷龍二對日常生活的洞見美學:「換個角度重新審視每天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會有此生初見般的感覺。不可思議的發現永遠隱藏在日常之中…仔細觀察生活周遭的一切,才發現我們的每一天有多麼豐富。」將習以為常的事物以陌生的眼光重新審視,將發現,美,無所不在。 |
相關閱讀 > .《木之匙》, 三谷龍二/圖文, 典藏藝術家庭, |
▲ Go Top |
活動現場 》 |
【 書展 】 懂得聰明工作,過數位生活! 【 書展 】 【企鵝布面文學經典】設計的黃金時代 X 雋永的文學經典 【 套書 】 到世界各地晃晃,吃美食或殺價竟然都更輕鬆簡單了!世界旅遊會話79折起! 【 新書 】 為一個人著迷,是不是很傻?做自己喜歡的事,太任性了嗎?--這次,我只想傾注全身的熱 【 新書 】 曾有一個時代,懂得搶銀行的人才是全民英雄。《不死大盜之螢火蟲兄弟》 【 新書 】 海嘯是怎麼形成的?誰是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男人或女人?最好看又最好懂的一本科普書,告 【 新書 】 這樣學日本語,捧腹大笑也記住重要概念了!《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1+2合購75折! |
博客來連載> 人與土地+台北謠言攝影文集 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 老舊建築重新翻修的術語叫「拉皮」;東區的這家辦公大樓想改成時尚精品賣場,整修期間,鷹架被巨幅廣告畫布包起來,洋人的臉龐也讓人聯想到外科整形中的拉皮。 那陣子,台北的鬧區漸漸從西門町移至東區。我上班的公司、寫專欄的《雄獅美術》以及台北九成的畫廊全集中在這裡,而我山上的住宅又剛好也在東郊。日常生活幾乎都在東台北打發,差點忘了其它區域的存在,就如同台北只有這一圈了。在別區活動的市民大概也會有此錯覺,人人都用自己的活動範圍劃地自限,彷彿非如此不能有歸屬感,無法踏實。 整修工程封住了整排走廊,由此經過的人似乎都岔了氣,悠哉的逛街情緒大受影響,只顧著趕緊穿越、逃離。被倒置的巨大的半個人頭下,一張張不自在的臉龐晃進晃出,好像在遭受豎眉橫眼,而不是橫眉豎眼的監看。從城市某個角落冒出來的所有新圖象,都會讓我假想,它代表什麼?所代表的東西將會和我們產生何種關係? 連三歲小孩都會用手機拍照的今日,已經愈來愈少有人去關注攝影的嚴肅意義與奧妙了。對我而言,相機除了捕捉時間流逝的痕跡,展現空間的秩序,主要是用來表現自己與對象的關係,陳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當一位搔鼻子的年輕女子、一位挖耳朵的中年男士入鏡時,畫面的暗示性突然增加。至於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的關連,就讓看的人自行解讀吧! ( 台北謠言▏東區,一九八七) 美麗的錯誤 某個週末,在十字路口等待綠燈通行時,一記記馬蹄敲在柏油路面的清脆聲,從身後由遠而近,嚇了我一跳。仁愛路與大安路一帶可是清幽的都會名人區,哪來的動物攪和?相機不離身的我,在第一時間內搶到了這個畫面:青年男子牽著配鞍的小馬,大剌剌地走過路中央,對斑馬線視若無睹。 按下快門,我忍不住笑起來,馬路本來就是給馬走的嘛,只不過如今但聞車聲轆轆,聽不到駿馬長嘶了。我好奇地跟蹤這一對,瞧瞧這策馬水泥叢林中的鮮事是何因緣。走啊走啊,人與馬就到了隱在巷弄裡的小區公園。場地不大,小孩不少,溜滑梯、盪秋千、蹺蹺板、木馬一樣不缺。男子把韁繩繫在樹幹上,開始招呼閒坐一旁的年輕爸媽們:何不讓小孩兒騎騎真馬,給他們一個難忘的童年回憶? 大人們圍過來詢價,本來還有人嫌貴,第一個孩子騎上後,其他就都吵著要了。結果每個父母都替心肝寶貝買了自己錯失的童年經驗。被過度呵護的城市娃兒嬌弱極了,被男子抱上馬背後,不是呆若木雞,就是坐立不安,有的乾脆放聲大哭起來。父母們倒是相當滿意,彷彿跨在鞍上的是自己,上半身還不自覺地隨著馬首起伏晃動呢! 那天之後,我再也沒遇見過這位兜售「童年回憶」的男子。重看這張照片,倒是馬上聯想到詩人鄭愁予的名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仁愛路四段,一九八八) ...more >>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