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Ü§Ö§Ú­Ì´N·|ª¾¾å¡A¨S¦³§Ú­Ì¬P²y·ÓÂà¡A§Ú­Ì¬O§_±µ¨üªº¤F¡C

2012 / 05 / 09
第423期

本報訂閱份數
60375
總訂閱份數
1904569

編輯 / 瑪塞林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


漢字百話


孤寂的盡頭:全世界能向拉丁美洲學到什麼?

 
  ▲ Go Top
  本週選書 》

印度 美麗與詛咒:新印度的黃金傳說

作者:Siddhartha Deb
出版社:立緒

推薦理由:
當富可敵國的1%與貧窮窘迫的99%尖銳對立,乘以10億人口,會是什麼樣悚人的光景?西方新自由主義橫掃印度,為這塊擁有古老文明底蘊的金磚拋光,打磨出光可鑑人的經濟成長,同時也豢養出吞噬人心的都市巨獸。


風流去:你有所不知的歷史人物

作者:鮑鵬山
出版社:本事文化

推薦理由:
老子是個憤青,《道德經》可看成是變態心理學的典型材料?!莊子既激情又超脫,江湖上關於他的消息籠罩在雲霧之中。屈原獨自一人站在全世界對面,他的孤獨正是他可愛之處。我們自以為很瞭解他們,但其實這些被教科書壓扁的歷史人物,跟我們原先想的大不相同!


追尋角落的微光

作者:程敏淑
出版社:木馬文化

推薦理由:
過慣了安逸的生活,你是否遺忘了什麼?這是一本會讓你看完,全身充滿了不可思議動力的書。旅人是自由的,他們來體驗印度,就只是體驗而已,而志工,是將苦難往身上揹的人,他們有期待,在環境中採取積極主動的角色。他們知道,他們的行動,牽一髮而動全身。


一個德國人的故事:1914-1933回憶錄(新版)

作者:賽巴斯提安.哈夫納
出版社:左岸文化

推薦理由:
作者為德國赫赫有名的新聞記者、政論家及歷史學家。本書為德國2000年年度暢銷書,並被評為「當年最有價值的出版品」,作者也被譽為德國的「道德良心」。本書從小人物的觀點,來挖掘德國成為納粹主義溫床的原因。

▲ Go Top
   新書排行榜 》
          Top1          Top2         Top3         Top4         Top5
宗教的慰藉 科技想要什麼 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上下冊) 社會性動物:愛、性格與成就的來源 台灣大崩壞: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
人文科普暢銷排行榜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楊志良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 / 04 / 27

台灣大崩壞: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

博客來導讀 >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對台灣「不婚、不生、不養、不活」及「多數年輕人覺得沒有前景」的「台灣新四不一沒有」現象深感憂心,為此著書論述。

  若說《拚公義,沒有好走的路》一書是記述楊志良對最愛「公共衛生」的一世深情,本書則是他真正自己想寫的書。

  台灣民主化後,政治充滿黑金、派系、貪腐,民主政治劣質化、民粹化,加以稅制不公,對家庭及弱勢的照顧日益惡化,導致人民普遍不信任政府,形成一難以破解的惡性循環。仍對台灣這塊土地充滿殷切期待的他,在文中所提出的每一個挑戰沒有希望的未來的方法,幾乎都勢不可為,但他別無選擇,只能以此書敲響社會改革醒鐘,奮力一搏。

  楊志良懷抱著今日不做,不出一、二十年台灣就要大崩壞的危機意識,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接受這幾乎不可能的挑戰,讓「四不一沒有」轉變為「願意婚、喜悅生、安心養、快樂活、有前景」的「台灣大願景」!

 
▲ Go Top
  編輯手札 》

很快我們就會知曉,沒有我們星球照轉,我們是否接受的了。
文╱瑪塞林

很快,
很快我們就會知曉,
沒有我們星球照轉,
我們是否接受的了。──以色列詩人阿巴.科夫納


很顯然,蘇珊.桑塔格無法接受,也不會甘心,這個已經沒有她存在的星球仍繼續運轉,因為她絕對比世上任何一人更熱愛生命。這句話,顯然不盡公平,因為離世八年的桑塔格無法出聲為自己辯駁,但如果她仍活著,或許會欣然同意這個註解。

即便你不清楚桑塔格對世界的貢獻,但光透過這本書,你也不得不佩服,怎會有人對於生命如此眷戀,畢竟多數人對於肉體的折磨是毫無招架能力,但她卻願意遭受一次次的侵入性治療,哪怕傷害了她與生俱來的女性尊嚴,只要能讓她多看一場戲、多寫一頁文字,就算僅僅是多活一天,也好。拋開桑塔格的身份,那是異於常人的求生鬥志,她對垂死肉體所散發出的希望之光,執著程度總是能輕易撼動旁觀者。

透過桑塔格的獨子大衛.里夫之眼,寫下的《泅泳於死亡之海:母親桑塔格最後的歲月》,清楚記錄桑塔格在生命走向死亡幽谷時,那段找尋以任何條件為代價只求存活的痛苦歲月。這是本難讀的書,大衛曾告訴一些朋友,希望他們盡可能別看這本書,因為不管以什麼角度觀看,事實上,都殘忍的要命。

長期關注公眾議題的多數人對蘇珊.桑塔格可能不陌生,她被公認是近代西方最具爭議性的女作家及評論家,一枝銳利如刃的批判筆鋒,除了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也被稱之為「美國最聰明的女人」。

在公領域的桑塔格,堅強如鐵,是文化界的菁英、是出色的政治評論者。私底下,桑塔格在26歲那年離婚,隻身帶著7歲的兒子到紐約闖天下且拒收贍養費,更從不諱言自己的雙性戀身分。她在42歲罹患晚期乳癌,65歲診斷出子宮肌瘤,71歲因血癌病逝。前兩度交手,她從死神手裡幸運溜走,或許參雜許多僥倖成分,但絕非偶然,因為她絕對是最具求生意志的病人,她的抗癌經驗甚至激發她寫出對世人影響深遠的《疾病的隱喻》。桑塔格以那種拿滿分的學生稟賦,蒐集所有可能使她痊癒的醫療資料,即使,那機率低到微乎為零。

活下去:也許那就是她死亡的方式。

人總是要死的,除非死於一次意外事故,否則,大概會死於某種疾病,如果不是現在,也肯定是將來的某一天。桑塔格顯然有突破這困境的企圖心,就像大衛在書中提到的,假使她活到一百歲,而不是七十一歲,除非是腦子不行了,否則,什麼都無法迫使她接受死亡。他甚至常想勸母親接受現實。「別那麼熱愛生命,妳總是對生命評價過高。」

活著的人,總是容易對死去的人產生愧疚感,不管為死者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這念頭都會在心頭湧起。除非你當時滿足那個人的一切要求,要什麼給什麼。 但做的再多,事情通常仍無法完美,大衛對於母親的死同樣有某些遺憾,這本半自傳的回憶錄,如果以醫療觀點看來,是斷然絕望的,但若以人子角度出發,卻是溫暖親人。

要徹底瞭解一個人,或許得從他最虛弱的時刻看起。即使這樣太過殘酷,卻相對較為誠實赤裸。再怎麼狂妄自負、尊弱嬌貴,面對死亡,終究回到同一個基準線。伍迪.艾倫在劇本中曾幽死亡一默,寫下「我並非怕死。只是死亡的那一刻來臨時,我不想在場。」法王路易十五最後一個情婦杜巴麗夫人,在絞刑架上,悲哀的懇求行刑者,只為讓她多活一分鐘。

似乎,我們無權評斷桑塔格為生存所睹上的努力是否值得,或只是白受罪,但當大衛回憶起這段陪伴母親的抗病歲月,他顯然想知道,她身邊的人想盡辦法讓她懷抱虛幻的希望,到頭來是否真的讓母親得到安慰或只是加深她的孤獨感。

如今,這一切不會有答案,但唯一肯定的是「她有權歷經歷自己的死亡」。就像桑塔格說的:「這次,這輩子第一次,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與眾不同。」

相關閱讀 >

.《泅泳於死亡之海:母親桑塔格最後的歲月》, 大衛.里夫, 麥田,
.《疾病的隱喻》, 蘇珊.桑塔格/著, 大田,
.《重生:桑塔格日記第一部》, 蘇珊.桑塔, 麥田,
.《旁觀他人之痛苦》, 蘇珊.桑塔格, 麥田,
▲ Go Top
  閱讀對焦 》

真正的六○年代革命,革了什麼命?——讀《戰後歐洲六十年》
文╱張鐵志

前年過世的當代著名歷史學者東尼•賈德(Tony Judt)在《戰後歐洲六十年》一書中說,六○年代的青春衝動不是為了了解世界,而是為了改變世界。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說六○年代是作為青年人的黃金時代。所有事情都似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改變,而且世界似乎被年輕人所支配。的確,雖然他對於六○年代到底改變了什麼是懷疑的。

東尼•賈德並不只是一個客觀的歷史研究者,而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霍布斯邦說,我們兩人都知道,二十世紀歷史只能被經歷過這個時代所以想成為歷史學者的人充分理解。)生於一九四八年的他,其實是六○年代反抗文化的一分子。他於《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網站回憶說他在十四歲時,披頭四發行Love Me Do;三年後,迷你裙誕生,而「我的年紀大到可以欣賞她們,又足夠年輕可以佔她們便宜。」而他二十歲時,正好是那個魔幻的一九六八年,於是,「我起來反叛」。

那一年,他在倫敦參加反越戰遊行,春天他到了巴黎去呼吸真正的「革命」空氣。但即使五月的巴黎作為一個革命劇場,有石頭和暴力作為豐富的道具和劇碼,但賈德覺得抗議青年們仍有些不嚴肅性──因為他們在抗議中也談著夏日旅行計畫。他說,最讓思想家雷蒙•阿宏生氣的事情就是抗議青年們都在享受樂趣(having fun)。

他又去了德國,並且發現那裡的革命者都很嚴肅──對「性」很嚴肅。他的觀察是:英國學生對性想得很多,但是做得很少,法國學生做了很多,但是把性與政治分開,但在德國,政治就是關於性,而性大部分是關於政治。「隨性的性交是讓一個人解除對美國帝國主義幻想的最好方式,而且代表一種對他們父母輩的納粹餘毒的精神治療式的清除。」

的確,六○年代歐洲青年的反叛,更多是一種文化反叛,而不是政治革命。在《戰後歐洲六十年》一書中,他分析隨著史達林的殘酷被揭露,和匈牙利的反抗被鎮壓,共產主義在西歐逐漸破產。不過,新左派發現了另一個馬克思,一個非列寧、非史達林,存在於《一八四四經濟哲學手稿》中的青年馬克思:「年輕馬克思似乎一心一意要解決特別現代的難題:如何改變『異化』意識,使人類不再無知於自己的真實處境和能力;如何扭轉資本主義社會裡的輕重緩急順序,把人類擺在他們自身存在的中心;簡而言之,就是如何改變世界。」

人們開始閱讀葛蘭西、羅莎•盧森堡,而馬庫色成為新的青年導師。新馬克思主義者相信資本主義中仍然存在著壓迫,但「如果壓迫沒有使得人們上街,那麼必定是進入了人們的靈魂,以及他們的身體。」因此身體和情慾解放與革命是不可分割的。
雖然賈德是六○年代西歐的反抗青年,但是,他對於他的西歐同輩人是評價不高的。他認為,當時真正的革命在東歐,「對革命有興趣嗎?為何不去布拉格,那個時代歐洲最令人興奮的地方;或者華沙,在那裡我們年輕的同代人冒著驅逐和囚禁風險去追求他們的理念和理想。」他們這些西歐人談著反叛,但到底是為了什麼,又付出了代價?「我們之中某些勇敢的靈魂可能會去坐牢,但很快就可以回家吃中飯。」

然而,巴黎牆上的口號和塗鴉、倫敦和利物浦的搖滾樂、德國青年的性政治,難道真的沒有改變世界?我深信是有的。西歐抗議青年讓我們看到自由主義民主與資本主義的困境與矛盾,東歐更勇敢的革命者則讓我們認識共產主義極權體制的本質。他們的同伴,美國六○年代的反抗青年們在一九六二年的「修倫港宣言」解釋了他們的共同精神:

「如果人們認為我們看似在尋求一個不可能達到的世界,那麼就讓他們知道,我們的行動是為了避免一個缺乏想像可能性的世界。」

於是,我們走過一九六八年,走過一九八九年,走過二○一一年從埃及到華爾街的抗議,我們繼續尋求那個看似不可能的彼岸世界。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