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專訪〉黃子欽:每幀書封,都是一面紙上櫥窗

2012 / 06 / 27
第164期

本報訂閱份數
62283
總訂閱份數
1908045

編輯 /  M87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藝術設計╱建築攝影表演藝術創意美學
  ▲ Go Top
  本週選書 》

ONE LIGHT FLASH 閃燈魔術手

作者:約翰.丹頓、亞當.德克霍夫
出版社:尖端

推薦理由:
本書探索最有效的方式,只用一組閃光燈設備就能提昇你的影像品質!收錄大量傑出攝影師的作品分享,透過簡單易懂的圖表示範佈光方式,徹底解構各種經典打光法,馬上學會專業級的控光與拍攝法!


倫敦!慢慢走 玩設計

作者:金志爰
出版社:繆思

推薦理由:
如果在你眼裡,倫敦就是大笨鐘、大英博物館、哈洛德百貨…那麼你該跟隨本書,重新認識這座全球最佳旅遊城市!用最舒服自在的散步方式,細細品味最新穎有趣又多元經典的英倫設計!


攝影眼的培養

作者:DIGIPHOTO寫真研究室
出版社:流行風

推薦理由:
要怎麼才能拍得與眾不同?除了是在考驗攝影者掌握畫面重點、曝光和氛圍的功力外,最重要的是能「看見他人所不能見」,而這個「看見他人所不能見」,便是所謂的「攝影眼」。


絕對領域

作者:青山裕企
出版社:流行風

推薦理由:
女學生的私密領域,男生永遠不敗的遐想。讓我們一起來經由制服癖攝影師-青山裕企的鏡頭,透過終極的聖域寫真集,來欣賞女生不經意的心跳光景。

▲ Go Top
[ 看其他排行榜 ]
  暢銷書排行榜 》
1 2 3 4 5
別讓黑心裝潢坑你錢 這樣裝潢,不後悔 1000種可愛圖案★這樣畫最可愛! 編號223 古典音樂的不古典講堂:英國BBC型男主持人歡樂開講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瑪莉安.杜莎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12 / 06 / 25

如何畫得有意思?:這樣學才好玩,畫得容易、畫得入迷,畫到不想停!

博客來導讀

這些畫法全來自美術學校的訓練,但卻好玩得不得了!
英國知名插畫家瑪莉安.杜莎(Marion Deuchars)享譽國際的暢銷畫畫書!

別說你不會!畫畫無難事,
這樣學,才好玩!


.這樣畫有表情:靈動小鳥的喜怒哀樂
.這樣畫很有趣:設計你的袋子、T-shirt、漫畫、房子
.這樣畫很搞笑:把蒙娜麗莎變Lady Gaga
.這樣畫很神奇:畫你的夢、小鳥的夢、超人、外星人
.這樣畫不想停:跟線條去散步、用手掌變動物、跟安迪.沃荷學設計

畫畫無難事,只怕老師不會教。Marion是享譽國際的英國插畫家,以鮮明的手繪風獨樹一格,合作的客戶從名廚名廚傑米•奧利佛(Jamie Oliver)、企鵝出版社(Penguin Books)、雜誌Wallpaper、Design Museum到英國《衛報》等。插畫是她的本業,但她卻出了一本教大家畫畫的書,而且方法出奇的簡單?

她在書中教了美術學校該學的所有技法,但卻好玩的不得了。除了跟梵谷學黃色、跟畢卡索學立體畫、跟安迪.沃荷學設計、跟瑪格利特學想像,還要畫漫畫、畫超人、自己的夢、小鳥的夢,用創意帶入讓人覺得高不可攀的藝術。   

別說你不會,原來畫畫就該這麼有趣! more

▲ Go Top
  編輯手札 》

【OKAPI人物專訪】黃子欽:每幀書封,都是一面紙上櫥窗!
文/ 陳彥玲

那天下午,黃子欽拖著一卡厚重的黑色行李箱,嚕到我們跟前;一打開,一個個他近年最常用以封存創意的保麗膠作品,滾了出來。圓的、方的、長的、窄的,形狀不一,凝結著各式各樣的物件──一張照片、一枚蝴蝶、一隻青蛙、一頁紙,甚而一本書,齊齊攤集一地,在午後的陽光下閃動著折射的光芒。一如他在《PLAY.紙標本》封面放上的那只紙頁晶柱,前衛靈幻,又帶點古老的質樸。而《PLAY.紙標本》一書,不僅收錄了黃子欽近三年設計的68幀書封,更幾乎承載了他從事設計工作十多年來的經驗菁華。

 十多年前,在誠品書店整體還氤氳著濃厚的人文藝術閱讀氣息、為城市染入一道布爾喬亞品味的時期,黃子欽進入誠品書店,擔任美術設計。在職三年的磨練,他的雙手布置過無數誠品書店的櫥窗。彼時誠品書店具備高度藝文載體的特質,提供美術們極大的自由空間盡情揮灑,「我記得我在誠品做的第一個書展主題櫥窗叫『嗜甜』,我就放一個箱子,擺滿糖果、金幣、鍋具,還有很多格開的小空間,裡頭放薑餅人。」

誠品書店的櫥窗布置經歷,為黃子欽逐步累積立體思考;及至他離開了書店、成為自己接案的Freelancer,書店櫥窗的立體經驗依舊跟隨著他,延伸到他種種作品的發想上。即便是平面的書封設計,我們依舊可以看到那些空間,那些堆疊,那些光影縱深;他所出手的書封,關鍵字可以有拼貼、集合、繽紛、遠近、景深……那彷彿已然成了黃子欽的正字標記。

「雖然在書店立體經驗之前,我自己就有在發展拼貼的東西,但還是偏向在2D裡表現3D的張力,不算是真的立體。如果我沒有書店櫥窗的立體經驗,我接觸平面的感覺一定不一樣。」黃子欽強調,把一個空間布置起來是很有趣的,跟平面完全不一樣。「在平面上擺東西,很快就會覺得滿了;但立體是你本來以為會很滿,突然卻覺得很單薄,才知道立體的語言跟平面的語言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然而,因為印刷的快速進步,過於便利的結果,便是很多平面的立體語言都直接用平面語言來填塞,缺乏縱深的強調,反正一印下去,細節也出不來。姑且不論在意的人究竟有多少,黃子欽就是覺得可惜,「很多東西就這樣扁平化了。如果你能做出縱深,你可以讓閱讀時間更長,形象、架構等等,都會更深刻。」那會讓整個閱讀的節奏跟速度,都不一樣。

立體與平面兩者,在黃子欽的作品中,不斷出現交互的融合與影響,「立體的某些經驗和空間感,會移轉到平面上;或設計書封時看到某些圖片,會覺得它跟立體的經驗吻合,就可以試著再去製造出這個空間。」甚至當平面產出之後的成果,會讓黃子欽發覺,原來立體也可以這樣「被看」,於是更清楚這個立體「平面化」後會是怎樣的效果,讓他將立體處理得更精簡,「因為我腦中已經知道了這個語言,就可以試著去書寫。」

這樣的書封,做起來自然是曠日廢時的,「我從沒認真算過每個書封設計的時間成本,做得好比較重要。」於是我們看見的黃子欽,有典雅如《家守綺譚》《心經隨喜》,或繽紛如《花語》,或寂靜如《你是什麼派》《上學記》,或繁複如《西夏旅館》,或堆疊如《請問么零么在哪裡》《日本人的縮小意識》,或樸趣如《努力工作》《兒童經絡實用手冊》,甚而簡潔如《我是許涼涼》《論現代興奮劑》……不論是什麼主題的書封,都會呈現出同樣「子欽流」的3D影像,封存在2D的紙面當中。「有人說我的設計比較溫暖,或比較手工感。我想是因為比起做一個單純的設計師,我更願意在設計之餘更做工匠,那個經驗值對我來講比較珍貴。」

所以在他的畫面上,就常會出現這裡貼貼疊疊、那邊歪歪割割,旁邊再寫幾個手感字。「同樣的圖像,別的設計可能會用圖庫去做,但你要做出某種質感,過程中的力氣還是不可省略。」但黃子欽不免感嘆,現在能給設計者這些空間的出版社的確愈來愈少,「這種東西絕對不是當前市場快速獲利的正確貨幣,但是它有它藝術的質感。」

於是,在自己還能掌握的範圍之內,黃子欽將每一幀書封,都當成一面面紙上櫥窗,無盡地伸展他的想像,期望讀者一起放慢腳步,仔細咀嚼。因為那都是他口中的,美好的「奇花異果」。

相關閱讀 >

.《Play.紙標本:聽黃子欽說封面故事(裸背裝幀光柵片版)》, 黃子欽, 啟動文化,
.《Play.紙標本:聽黃子欽說封面故事》, 黃子欽, 啟動文化,
▲ Go Top
  活動現場 》
博客來推薦選讀 >

工作浮世繪:國家地理紀實攝影精華

序言

對於人類的工作與作品,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完整記載,就算是全世界所有的圖書館加在一起也涵蓋不了。因為這些工作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每一天的每一分鐘,都有新的工作和作品被創造出來,也都有舊的被毀棄。世上的工作多不勝數,每天有數十億人在做。本書的照片呈現出世界各地、各個時代、各行各業的工作情形,但所能觸及的人類工作和成就,仍是非常淺薄。

這本書並不是百科或類型學的書。書中的照片之所以雀屏中選,是因為其中都有一些關於時間、地點和人的故事。我們所說的工作,其實都是個體的合力作業而組成的許多龐大網絡。儘管每個人都在做自己的事,但幾乎總是處於某個更大單位的脈絡之中,這個單位可以是家庭、氏族、部落、公司、大學、或是某個組織。很少有人是真正獨立工作的。

當工作變成一張照片的時候,改變就發生了。書名頁上那位瞪著你看的阿富汗礦工,就是從一個有呼吸、有心跳、滿臉塵土、神情疲憊地正在抽菸的真人,轉化成一幅平面的圖像。布滿他全身皮膚、累積在他肺臟裡的煤灰變成不是有害健康的物質,而是一種顏色與質地。他的凝視在面對面時可能會讓你感到不自在,但透過照片卻變得迷人而親切。礦工和採礦工作變成了藝術。

這個說法似乎有矛盾,但其實並不會。工作的表象和它實際做的方式是兩回事,也和做這個工作的人對這個工作的感覺與想法無關。觀看一張工作照,可以引發我們對工作和生命的想法與感受。好的藝術都有這個效果,無論攝影、繪畫、音樂、舞蹈、電影,還是文學。它會帶領我們每一個人從自身的角度出發,不只對手邊的主題,而是對人類存在的普遍本質進行深刻的思考。

這並不是什麼抽象的哲學題目。本書的攝影師讓我們看見「工作的世界」真正的樣子,儘管書中有些照片所拍攝的工作已不復存在。他們的動機和方法各不相同,有的目的在於暴露出社會上的不平等,如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在20世紀初拍攝的美國童工問題;愛德華.寇帝斯(Edward Curtis)以記錄北美原住民急速消失的生活方式為使命;當代藝術家如愛德華.伯汀斯基(Edward Burtynsky)和塞巴斯提奧.薩爾加多(Sebastiao Salgado),則分別探索工業和人類的曖昧關係,以及世界各地的勞工遷移現象。

書中的所有照片,都存在著朵洛西亞.藍吉所說的主體與藝術家之間的對話,而且不只如此。由於這些照片是呈現在書上,而不是在某個博物館或藝廊內,這樣的對話於是擴大成讀者、藝術家和主體之間不斷進行下去的交談。

照片不是錄音,不會直接將工作的聲音,如手持式風鑽鏗鏗鏘鏘的鑽鑿聲、拖把窸窸窣窣的拖地聲、建築工頭的咆哮聲等傳達出來。照片不會播放影中人物的聲音與話語。然而,這些由過去和現在的藝術家所拍攝的照片,仍能以圖像這種國際的視覺語言,與我們的感受、心靈和勇氣對話。

這些照片訴說著主體的工作、生活與環境,談論著富裕與貧窮、苦痛與暴力、喜樂和悲傷。我們看到了被攝者的尊嚴、絕望、勇氣與堅持。在這場了不起的對話之中,我們了解到全人類有多麼大的共通性,以及多麼小的事就能讓我們彼此針鋒相對。

這些照片很美,畫面上的形狀與色彩、景色與臉孔都令人著迷。然而美麗、悲劇與恐懼並不互斥。花了極大的心血才拍到這些照片的攝影師都很清楚,他們見到的可能是既絢麗、驚人又恐怖的景象。

工作本身並無良知、記憶或道德;人類則有,至少某些人、有時候會有。看著照片上的孟加拉男孩坐在一堆碳棒之中,用鐵鎚和手指把乾電池拆開,回收裡頭的金屬,就為了賺那麼一點點小錢,我不禁懷疑付錢讓他做這個工作的人有沒有替他的健康和福祉著想過。他們究竟是把這個小男孩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還是只是他們生意中某個可取代的東西,一個用完就可以丟棄的人力資源?

在很多地方,工作就是這麼回事,是人們為了讓自己和家人活下去,任何該做的事都得做的生存鬥爭。在馬克思或弗洛伊德的觀念中可以透過工作獲得的自我實現,在很多人的生命中並不是要素,從燉煮樹葉當作晚餐的蘇丹丁卡人婦女照片中肯定看不出這一點。活下去才是她的工作;這個職業也不是她選擇的,而是教派衝突迫使她如此。

當然,並非每個工作都是沉悶或悲慘的。有些人對自己的工作很滿足,有些人就單純是熱愛他的工作。這些都是幸運兒。工作也有社交的面向。人會在工作時交到朋友,分享快樂也分享苦惱。會發生很多趣事。人有時候會在工作中歡笑、歌唱,有時候會和上司或同事起爭執。有人辭職,有人找到新工作。生活就是這樣運作的。

只要你仔細看,上述種種都可以在本書收錄的工作照片上看到,這些都是攝影師在世界各地,用心和靈魂拍出來的作品。「看」是最要緊的。沃克.伊凡斯(Walker Evans)曾寫過:「要凝視。這是訓練你眼睛的方法。好好地凝視、窺視、傾聽、竊聽。到死的時候才不會一無所知。你活在世上的時間並不長。」-費迪南.普羅茲曼(Ferdinand Protzman)
...more >>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