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簡照玲 出版社:原點 出版日期:2012 / 06 / 19 | 【 當代建築的性格:從感性、覺性到靈性,他們的性格決定了當代建築的追求與境界 】 博客來導讀 > 原來,建築如人 看建築不需太用力,真心去看,用童心去看,用心眼去看,就能真正照見。 為什麼Herzog & de Meuron,在鳥巢這個全球矚目的設計案上,不以個人情感表現為優先?Frank O. Gehry如何用建築喚醒我們的情感,甚至是怒氣?他大膽挑釁極限,設計的麻省理工學院第32號樓就像迷宮,還需要借助GPS導航?隈研吾為了完成與天地融合的建築,邊設計,邊想故事,還要想像日後住在其中的感覺?Zaha Hadid身為普立茲克獎第一位得獎女建築師,如何把情緒變成爆發力,如何用才華贏得尊敬?讓人面對她這座「永遠在噴火的火山」,又愛又怕? 工人出身的Norman Foster如何從貧民區一路奮發向上,以樂觀做出迎向未來的科技建築?Murcutt的簡單樸實,一如他的建築,他如何讓建築呼吸,與自然共處?什麼樣的信念,讓Andreu即使飽受爭議,依然相信孕育需要時間?被譽為「現代達文西」的Heatherwick,如何透過聊天找到創新的動力?自學成功的安藤忠雄,如何在不斷的失敗中賭上最後機會,終於看見希望之「光」? 這些人,這些事,改變了建築的定義,提升了我們的視野,是建築,更是生命的追求與堅持。 more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改變工作風景,生活的面貌將會大不相同!《好感辦公室》 文/ M87 真是太令人羨慕了。 翻讀林黛羚的新書《好感辦公室》,我不停地在內心大叫:「好想在這樣的公司上班!」 「七點前下班,剩下的時間留給生活。」這是香氛公司〈伊聖詩〉奉行的工作哲學;把辦公室搬到森林裡,累了就在樹林間散步,在〈半畝塘環境整合〉上班,步調越慢越好;上班時播著久石讓的音樂,由老屋改建而成,室內混合著金屬與木頭兩種反差的建材,〈工日人空間研究室〉從人到空間,皆對「衝突」予以包容;公司有三間育兒室,還聘請安親老師照顧員工的孩子,〈博仲律師事務所〉和員工一起分擔教養責任…從工作的空間、模式到福利,《好感辦公室》裡介紹的每個案例,實在是棒的不像話,每間公司的環境都讓人心生嚮往,看著的同時,既驚訝,又欽羨,很難想像,台灣原來存在著這麼多幸福企業。 「工作佔了人生大半的時光,若只是單純為了工作而犧牲生活實在可惜」,基於這樣的理由,林黛羚再度動身,尋找國內具有生活味的工作場所,將其公司理念、工作空間的營造與利用、員工們的工作情景一一做了探訪與整理,希望將這些公司努力經營的美好價值與更多人分享。 那麼,好感辦公室所傳遞的價值是什麼呢?「友善環境」是大家首要追求的目標。在林黛羚的細訪下,我們可以深入瞭解每間公司如何將「再生」、「回收」、「植栽」、「減碳」等要素融入空間營造,此外,每個案例也特別提供平面解剖圖,輔助讀者理解。其次,好感辦公室還必須具備「像家一般自在的氣氛」,在公司設計廚房、戶外露台、菜園等療癒空間,是多數案例的做法,有些公司甚至每週定期開火,老闆和員工一起做菜,共享午餐時光。而除了為員工營造舒適的工作場所,有些公司更提供優渥的生產和教育福利,歡迎員工帶著孩子一起上班,「重視員工的家人與家庭生活」,也是好感辦公室力行的準則之一。 埋首於日復一日的工作中,我們往往丟失朋友、丟失健康,也丟失了生活的諸種美好。工作的確佔據人生的大半時間,所以我們更要懂得享受生活。 《好感辦公室》提示了我們另一種建立美好生活的方式,書中的案例令人羨慕,但不妨試著參考他們的做法,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重新佈置辦公桌、在公司烹煮午餐,種植綠色植物…一點一滴,改變工作風景,在工作中感受生活滋味。 |
相關閱讀 > .《好感辦公室:工作好有fu!這裡也是我的第二個家!不論員工或老闆都能參與改造,創造綠色、健康、家感覺的辦公室》, 林黛羚, 自由之丘,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