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定價:360元 優惠價: 79 折 284元 | 文╱黃羅 「原諒我,我不是故意的!」A苦苦哀求。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你要為過去的惡行付出代價!」B惡狠狠地說。
說時遲,那時快。B手一揮,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或是手指一扣,在對方身上轟出一個大窟窿),了結仇家的性命,為逝去的亡靈伸張正義……
在推理小說中,這樣的橋段俯拾皆是,尤其是本格解謎的作品,殺人動機時常隱藏於過去的恩怨中;也就是說,伸張正義與復仇是推理小說的王道。加害者B為了報仇而殺人,但自己也不想賠上性命,所以故佈疑陣,把真相弄成四不像,因而難倒了一堆人,只有邏輯能力超強的神探才有辦法挖掘出答案。試想B若原諒了A,兩人握手言和,刀槍等傢伙通通收起來,如此一來,豈不是沒戲唱了,更甭提小說後半部的解謎篇也隨之消失。由此觀之,推理小說家最不想處理的主題便是「原諒」。
不過,時代已經大不同了,人心有了不一樣的渴求,對於藝術作品也有更多期待,它必須提供淨化心靈的功效,洗滌我們疲憊的身心。眼看世貿雙子星大樓被恐怖份子摧毀,或是耳聞颶風和大海嘯造成無數家庭顛沛流離的慘狀,這時世人不禁要問:我們究竟是造了什麼孽,為何要受到天災人禍的懲罰?於是療癒系的作品應景而生,有療癒系歌手以溫柔嗓音撫慰我們的靈魂,也有療癒系的戲劇作品讓我們獲得救贖,當然還有身心靈方面的著作出版,引領世人走出黑暗,找回正面的原生力量。那推理文學呢?除了心智遊戲之外,推理小說還可以為世人帶來什麼新的意義?
面對人心惶惶的變局,有勇氣的作者會想要打破僵局,有才華的寫手會設法另闢新徑。在近代的推理作家當中,若問誰是最帶種又最有料的創作者,哈蘭.科本(Harlan Coben)絕對可以算上一個。他的近作《原諒》(Caught, 2010)就大膽觸碰了人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主題:原諒。
哈蘭.科本雖以運動經紀人博利塔(Myron Bolitar)為主角的系列小說打響名號,不過他能躋身熱門作家之林,卻是靠連續幾本非系列作攻頂成功,登上了暢銷排行榜。哈蘭所寫的故事,絕對是每個人心目中最不想遇上的夢魘,因為他會讓你對家庭倫理的信任感蕩然無存。例如在《沉默獵殺》(Tell No One, 2001)中,妻子遇害八年後,丈夫收到一個網址,他連線上去一瞧,竟在live畫面看到亡妻對著鏡頭說「對不起」;在《絕命殺機》(No Second Chance, 2003)中,外科醫師無故捲入謀殺綁架案,自己腦袋挨了一顆子彈而喪失記憶,小女兒也下落不明,未料事隔一年半後,又接到勒索贖金的電話;在《死亡印記》(Just One Look, 2004)中,一張剛沖洗出來的家庭照,造成男主人離家出走,女主人獨力撫養孩子,卻發現還有人也在找她老公和那張照片,其中包括一名凶殘的殺手。
丈夫、妻子、孩子,是構成家庭的主要成員。但是在哈蘭的小說中,他們的背後可能隱藏了不可告人的祕密。一個看似平凡的家庭,卻可能潛伏著致命因子。而當家庭不再是避風港,世上還有別的容身之處嗎?哈蘭是少見的重視家庭價值的推理作家,他寫的家庭如同一間有裂縫的密室,一旦你去戳破它,就會造成分崩離析的後果。哈蘭用幾近以毒攻毒的戲劇手法,讓讀者明白家庭和諧的可貴,以及要維護一個家庭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這是過往推理小說很少去著墨的宗旨。
在近作《原諒》中,哈蘭將「隱藏於平凡中的危機」的主題再推往日常生活的各個角落,舉凡你的職場生涯、人際關係,甚至在網路上的訊息傳遞,都充斥著真偽難辨的謊言。在敘事上,哈蘭巧妙地變換觀點,讓讀者起初摸不透誰才是故事中的解謎者,然後再誘導讀者以獵奇心態窺視後續發展,猶如被拉入一個共犯結構而去嗅聞腥臭的八卦事件。另一方面,哈蘭將創作的格局擴大成一個大千世界,每本非系列作各占據一格,彼此的時空差或有先後,人物互有重疊,像是某一作的主角到了另一本書卻淪為小配角(譬如《第43個秘密》〈The Woods, 2007〉的檢察官男主角到了《原諒》當中,只是探長口中的大老闆,比跑龍套還不如啊)像這種有點類似平行宇宙的敘事手法,與名導演奇士勞斯基的「藍白紅三部曲」有異曲同工之妙。
大部分的推理作家都在處理中產階級的問題,然而哈蘭關心家庭,對於青少年的關懷也是不遺餘力。他連著幾部作品都涉及青少年的成長現狀,像是《第43個秘密》的失蹤案件、《抓緊了》(Hold Tight, 2008)的自殺現象。在這本《原諒》中,哈蘭以一樁疑似翹家的事件,探討了青少年面對感情與升學的壓力,並透過書中的校長角色,道出作者本人對青少年的觀察:「青少年時期就好像在打仗,充滿壓力,有些是幻想,有些是現實。社交、學業、運動,都很累人,再加上身體不斷變化,賀爾蒙又不正常。這些櫃子的主人,這些充滿煩惱的個體每天困在這裡七個小時,就好像實驗室裡高溫下的粒子,迫切需要釋放……」相信這段話聽來,經歷過慘綠少年階段的人想必都能心有戚戚焉。
既然是推理小說,《原諒》的故事裡頭當然也埋藏了一個伏筆,而這個伏筆牽涉到十多前發生的一樁悲劇,結果導致日後的一連串惡果。人生在世,誰沒幹過一些小奸小惡的蠢事,哪知這樣的無心之過,卻可能造成永遠的遺憾。後來你一直深感愧疚,但願能做些補救,希望受害者能跟你說某句話……其實這本小說之所以好看,重點在於它是推理小說中罕見的療癒系作品。《原諒》的療癒效果有多強大?還記得東野圭吾喜歡將驚人的大逆轉放在全書的最後一句話吧。Well,哈蘭也把最感人肺腑的一句話放在最後一行,包你看了舒體通暢,全身上下都獲得徹底的療癒。
不信?就來讀讀看吧。 | | | | 定價:192元 優惠價: 150元 | 文╱謎熊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即將在七月底於倫敦正式開幕,這項賽事不僅吸引了全球觀眾的矚目,對運動迷來說,更是一項不能錯過的盛會,而對於像我這類痴愛推理又喜歡運動的人來說,今年的倫敦奧運就更讓我充滿了期待與不安,為什麼會如此說呢?請耐心讀完文章後你就會明白這份不安感從何而來了。
既然提到了推理,那就不能不談一談「運動推理」(Athletic Mystery),顧名思義,「運動推理」就是將運動這個元素放入推理小說中,在推理小說中這是很常見的現象,例如含科幻元素的推理小說我們稱之為「科幻推理」,含冒險成分的推理小說一般叫做「冒險推理」等等,不過由於「運動」的範疇過廣,從田賽、徑賽及各類球類運動,到超越人類體能的極限運動等等,可以採用的題材十分廣泛,再加上創作這類小說需要一些專業體育背景,所以「運動推理」在作品比例上是偏少的,也大多集中在一些較為普及的運動(如棒球、高爾夫球及籃球)上,儘管如此,今日仍有不少作家寫出這方面的精采作品,今天我們就來簡單介紹一下。
在「運動推理」中,佔最大比例當屬球類運動了,這是因為球類運動比起一般運動更具競爭性,隊友之間相互的人際與利害關係也較為複雜,所以容易成為推理作家下筆的題材,而在所有的球類運動中,棒球是最為人所熟悉的一種運動,也因此有了「棒球推理」(Baseball Mystery)這個子分類的誕生,美國作家楚伊.蘇斯(Troy Soos,1957-)就是寫作「棒球推理」這方面的佼佼者,他一共寫了六本以二十世紀初期職棒大聯盟為背景的推理小說,處女作《芬威球場謀殺案》(Murder at Fenway Park,1994)就是一起發生在波士頓球場的命案,他不僅巧妙地將棒球歷史融入故事中,也在故事中表露出深刻的人道關懷,楚伊也是少數以專寫「棒球推理」而成名的作家,稱他是「棒球推理」第一人應是當之無愧的。除了楚伊之外,日本作家坂本光一的《白色的殘像》(1988)及美國作家理查.羅森(Richard Dean Rosen,1949-)的《三振出局》(Strike Three, You're Dead,1984)都是值得一看的棒球推理名作,前者是第三十四屆江戶川亂步獎得獎作,後者則是1984年愛倫坡獎最佳處女作獎(Best First Novel),喜愛棒球的推理迷一定不可錯過。
除了棒球外,高爾夫球是推理小說中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運動,推理女王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1890-1976)的白羅探案《高爾夫球場命案》(The Murder on the Links,1923)和雷克斯.史陶特(Rex Stout,1886-1975)的尼洛.伍爾夫探案《高爾夫謀殺案》(Fer-de-Lance,1934)就都是以高爾夫為主題的名著,除此之外,美國推理作家夫妻檔艾倫及夏綠蒂.艾肯斯(Charlotte & Aaron Elkins)的女高爾夫球手李.歐芙斯德(Lee Ofsted)系列更是少見以女子高爾夫球為主題的推理系列,處女作為1998年出版的《A Wicked Slice》,到目前為止一共出版了五本,在歐美也得到不少好評。
除了球類運動外,其他各式各樣的運動(如射箭、田徑等等)都有作家曾嘗試拿來當做小說題材,其中比較著名的是專寫賽馬推理的英國作家狄克.法蘭西斯(Dick Francis,1920-2010),他本人就是一名專業的賽馬騎師,寫出的作品自然說服力十足,其中《Whip Hand》(1979)一書更是一口氣獲得了英國推理作家協會金匕首獎及美國推理作家協會愛倫坡獎兩項推理界最高殊榮,是法蘭西斯作品中最值得一讀的小說,此外,日本作家岡嶋二人的江戶川亂步賞作品《寶馬血痕》(1983)及姊妹作《巧克力遊戲》(1986)也是以賽馬為主題的精采小說,推理迷也不應錯過。
除了賽馬以外,熱愛運動的英國女作家派翠西亞.摩伊絲(Particia Moyes,1923-2000)的處女作《死人不會滑雪》(Dead Man Don't Ski,1959)則是以滑雪為主題的作品,同系列第二部作品《沉沒的水手》(The Sunken Sailor,1961)則是一部以帆船運動為題材的小說,兩部作品的謎團設計都在水準之上,一定會滿足熱愛解謎推理的讀者。另外值得一提的一部作品是日本作家近藤史惠的《犧牲》,這是作者第一部以運動為題材的推理小說,作者很巧妙地將推理融入了自行車運動比賽中,我個人認為是很值得一讀的作品。
談了這麼多與運動有關的推理小說,有一個人絕對不能遺漏,這個人是美國著名的出版家兼評論家奧托.潘茲勒(Otto Penzler),他除了是著名推理專門書店Mysterious Bookshop的店東之外,還出版了很多推理短篇選集,由於熱愛運動,他還邀請了許多推理名家創作與運動有關的短篇作品,並且編成了選集,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六本短篇選集出版,分別是以棒球為主題的《棒球場上的謀殺案》(Murderers' Row,2001)、以籃球為主題的《Murder at the Foul Line》(2003)、以網球為主題的《Murder Is My Racquet》(2004)、以拳擊為主題的《Murder on the Ropes》(2004)、以賽馬為主題的《Murder at the Racetrack》(2006)和以高爾夫球為主題的《Murder in the Rough》(2006),不過因為這幾本選集印量不大,所以想要找到這幾本小說一讀的推理迷可能得花上一番心血。
談了這麼多,讀者們可能很好奇,那到底有沒有與奧運有關的作品呢?講出來可能嚇你一跳,美國著名推理作家詹姆士.派特森(James Patterson)和馬克.沙利文(Mark Sullivan)就在今年寫了一本《倫敦罪:奧運驚魂》(Private Games),這是一部結合凶殺、偵探與奧運歷史等於一身的罕見作品,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將推理小說的可能性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雖然倫敦奧運還沒正式開始,但光看這本書可能就會讓你心驚肉跳,深怕這本書一個不小心就預言成真。
倫敦奧運即將來臨,在欣賞精采比賽的同時,不妨也泡一杯咖啡,讀幾本精采的「運動推理」作品,當然了,我們也希望彼得森的小說真的只是一本好看的小說罷了,在現實生活中不會真的發生。 | 國王遊戲〈臨場〉(國王遊戲3) 定價:250元 優惠價: 79折 198元 | | 別相信任何人 定價:290元 優惠價: 79折 229元 | | 怨亡錄:異遊鬼簿3 定價:260元 優惠價: 79折 205元 | | 國王遊戲 定價:250元 優惠價: 79折 198元 | | | 不學無術的偵探學園 定價:290元 優惠價: 79折 229元 | | 國王遊戲〈終極〉(國王遊戲2) 定價:250元 優惠價: 79折 198元 | | 真夏方程式 定價:380元 優惠價: 79折 300元 | | 放學後再推理 定價:280元 優惠價: 79折 221元 | | | | | 國內外推理新訊 | | 06.12 【美國】2012鮑查大會(Bouchercon 2012)公布2012年安東尼獎(Anthony Award)入圍名單: 最佳小說(BEST NOVEL) The End of Everything, by Megan Abbott Hurt Machine, by Reed Farrel Coleman(大蘋果代理) The Drop, by Michael Connelly(麥可.康納利,作品由聯經出版) A Trick of the Light, by Louise Penny(大蘋果代理) One Was a Soldier, by Julia Spencer-Fleming 最佳首作(BEST FIRST NOVEL) Learning to Swim, by Sara J. Henry Nazareth Child, by Darrell James All Cry Chaos, by Leonard Rosen(ANA代理) Who Do, Voodoo?, by Rochelle Staab The Informationist, by Taylor Stevens(泰勒.史蒂芬斯《赤道曙光》,時報出版) Purgatory Chasm, by Steve Ulfelder(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Before I Go to Sleep, by S.J. Watson(S. J. 華森《別相信任何人》,寂寞出版,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最佳平裝本原創小說(BEST PAPERBACK ORIGINAL) The Company Man, by Robert Jackson Bennett Choke Hold, by Christa Faust Buffalo West Wing, by Julie Hyzy Death of the Mantis, by Michael Stanley(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Fun & Games, by Duane Swierczynski(杜安.史維欽斯基,臉譜曾出版其作品,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Vienna Twilight, by Frank Tallis(大蘋果代理) 最佳短篇小說(BEST SHORT STORY) "Disarming," by Dana Cameron "The Case of Death and Honey," by Neil Gaiman(尼爾.蓋曼,作品由繆思、皇冠出版) "Palace by the Lake," by Daryl Wood Gerber "Truth and Consequences," by Barb Goffman "The Itinerary," by Roberta Isleib "Happine$$," by Twist Phelan 最佳評論類╱非小說作品(BEST CRITICAL NONFICTION WORK) Books, Crooks and Counselors: How to Write Accurately About Criminal Law and Courtroom Procedure, by Leslie Budewitz Agatha Christie: Murder in the Making: More Stories and Secrets from Her Notebooks, by John Curran(約翰.柯倫《阿嘉莎.克莉絲蒂的秘密筆記》,遠流出版) On Conan Doyle: Or, The Whole Art of Storytelling, by Michael Dirda Detecting Women: Gender and the Hollywood Detective Film, by Philippa Gates The Sookie Stackhouse Companion, edited by Charlaine Harris(莎蓮.哈里斯,作品由奇幻基地出版) 終生成就獎(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Mary Higgins Clark(瑪莉•海金斯•克拉克,作品由高寶出版) 得獎名單將於10/7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舉辦的2012鮑查大會上揭曉。 06.15 【美國】國際推理讀者協會(The Mystery Readers International)公布2012年麥卡維帝獎(Macavity Award)入圍名單: 最佳小說(Best Mystery Novel) 1222, by Anne Holt, translated by Marlaine Delargy(台灣即將出版,春天出版,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Claire DeWitt and the City of the Dead, by Sara Gran The House of Silk, by Anthony Horowitz(安東尼.赫洛維茲《絲之屋》,皇冠出版,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The Ridge, by Michael Koryta A Trick of the Light, by Louise Penny(大蘋果代理) The Two Deaths of Daniel Hayes, by Marcus Sakey(博達代理,馬可斯.塞基《死了兩次的丹尼爾》,臉譜出版) Hell & Gone, by Duane Swierczynski(杜安.史維欽斯基,作品過去由臉譜出版,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最佳首作(Best First Mystery Novel) Learning to Swim, by Sara J. Henry Nazareth Child, by Darrell James Turn of Mind, by Alice LaPlante All Cry Chaos, by Leonard Rosen(ANA代理) The Informationist, by Taylor Stevens(泰勒.史蒂芬斯《赤道曙光》,時報出版) Before I Go To Sleep, by S. J. Watson(S. J. 華森《別相信任何人》,寂寞出版,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最佳推理相關非小說(Best Mystery-Related Nonfiction) Books, Crooks and Counselors: How to Write Accurately About Criminal Law and Courtroom Procedure, by Leslie Budewitz Agatha Christie: Murder in the Making: More Stories and Secrets from Her Notebooks, by John Curran(約翰.柯倫《阿嘉莎.克莉絲蒂的秘密筆記》,遠流出版) Wilkie Collins, Vera Caspary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Casebook Novel, by A.B. Emrys The Savage City: Race, Murder, and a Generation on the Edge, by T.J. English(湯瑪斯.喬瑟夫.殷格利胥,時報曾出版《紙醉金迷哈瓦那:卡斯楚的革命前夕》) The Sookie Stackhouse Companion, by Charlaine Harris(莎蓮.哈里斯,作品由奇幻基地出版) 最佳短篇小說(Best Mystery Short Story) "Disarming," by Dana Cameron "Facts Exhibiting Wantonness," by Trina Corey "Palace by the Lake," by Daryl Wood Gerber "Truth and Consequences," by Barb Goffman "Heat of Passion," by Kathleen Ryan "The Man Who Took His Hat Off to the Driver of the Train," by Peter Turnbull 蘇.費德歷史推理小說獎(Sue Feder Historical Mystery) Naughty in Nice, by Rhys Bowen(大蘋果代理) Narrows Gate, by Jim Fusilli Dandy Gilver and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Bloodstains, by Catriona McPherson(大蘋果代理) Mercury's Rise, by Ann Parker Troubled Bones, by Jeri Westerson(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A Lesson in Secrets, by Jacqueline Winspear(賈桂琳.溫絲皮爾,天培曾出過其作品,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得獎名單將於10/7在俄亥俄州克里夫蘭舉辦的2012鮑查大會上揭曉。 07.05 【英國】英國犯罪小說作家協會(CWA, The Crime Writers' Association of Britain)公布金匕首獎等入圍名單(長名單)與部分得獎名單: 約翰.克雷西(新血)匕首獎(John Creasey (New Blood) Dagger) The Doll Princess, by Tom Benn Heart-Shaped Bruise, by Tanya Byrne(大蘋果代理) A Land More Kind than Home, by Wiley Cash So Much Pretty, by Cara Hoffman(大蘋果代理) Good People, by Ewart Hutton Turn of Mind, by Alice LaPlante The Expats, by Chris Pavone What Dies in Summer, by Tom Wright(ANA代理) 伊恩.佛萊明鋼鐵匕首獎(Ian Fleming Steel Dagger) Dare Me, by Megan Abbott The Shadow Patrol, by Alex Berenson A Foreign Country, by Charles Cumming The Fear Index, by Robert Harris(羅伯特.哈里斯,商周、如果曾出版其作品,大蘋果代理) The Dispatcher, by Ryan David Jahn Uncommon Enemy, by Alan Judd The Child Who, by Simon Lelic Reamde, by Neal Stephenson 金匕首獎(Gold Dagger) A Land More Kind than Home, by Wiley Cash Vengeance in Mind, by N.J. Cooper Grandad, There's a Head on the Beach, by Colin Cotterill(光磊國際版權代理) The Flight, by M.R. Hall(大蘋果代理) The Rage, by Gene Kerrigan Turn of Mind, by Alice LaPlante The Child Who, by Simon Lelic Bereft, by Chris Womersley 鑽石匕首獎(Diamond Dagger Award) Frederick Forsyth(弗瑞德里克.福賽斯,皇冠、星光曾出版過其作品) 國際匕首獎(CWA International Dagger) The Potter's Field, by Andrea Camilleri 非小說類匕首獎(CWA Non-Fiction Dagger) The Eleventh Day, by Anthony Summers and Robbyn Swan(大蘋果代理) 短篇小說匕首獎(CWA Short Story Dagger) "The Message," by Margaret Murphy "Laptop," by Cath Staincliffe(凱絲.史丹克里夫,商周曾出版《最仁慈的愛》) 伊莉絲.彼得斯歷史匕首獎(CWA Ellis Peters Historical Award) Icelight, by Aly Monroe(ANA代理) 圖書館匕首獎(CWA Dagger in the Library) Steve Mosby(大蘋果代理) 出道匕首獎(CWA Debut Dagger,尚未出版作品) Beached, by Sandy Gingras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