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亞歷珊德拉.瑪丘薇亞克、丹尼爾.米契林斯基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12 / 07 / 31 | 【 全世界最奇妙的房子:從哥本哈根到東京,挑戰想像力的35間住屋 】 博客來導讀 > 你的第一本建築美學指南! 最具代表性的35座知名住宅建築,令人愛不釋手 如果有一天,你要蓋一間自己的房子,那房子會是什麼樣? 這裡的35間房子令你大開眼界, 住在裡面,是否給人不一樣的感覺? 它們要證明,想像力是沒有極限的! 對建築的美好想像,從房子開始! 你看過沒有牆的房子嗎?能不能把房子建在一個行李箱裡面?像烏龜一樣可以動的房子?蓋在樹上的茶屋?你能想像住在月球上、住在一顆果核裡,甚至一條排水管裡嗎? 從東京、紐約到哥本哈根,從澳洲、智利到伊朗,這裡的35間住屋真的存在!它們不但是建築師想像力的延伸,更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未來實驗。 誰說人一定要住在呆板的水泥方塊裡?房子也不只是一片屋頂與四面牆的組合。透過建築師的巧思,房子除了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還可以獨一無二,給我們帶來前所未有的驚奇體驗!more |
▲ Go Top |
精選摘文 》 |
當代藝術這麼說 【DISPOSITIFS方法】 Tout est dans la démarche ! 一切盡在步驟中 ! 當藝術家運用一件真實的物品,並決定將它稱為「藝術品」時,我們一定會問:藝術品和日常物品的分別是什麼?到底什麼是作品?美國藝術家約瑟夫•柯瑟斯(Joseph Kosuth,1945-)向自己提出這個問題,並透過作品向我們提問。 1965年,他創作了《一張與三張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s),作品是一張簡單的木椅,附加一段字典對「椅子」的定義,並附上這張椅子的照片:物件本身(一張真椅子)、物件概念(定義),和它的圖像(照片),集合成柯瑟斯一件所謂的「藝術作品」。接下來輪到觀眾自問,是什麼構成了藝術作品。每件作品都具備其中一個元素,同時又發出新的提問。每個藝術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步驟,並轉化為作品(圖像、物品或物品的集合)。當代藝術不是某種藝術學科或潮流,而是這些獨特步驟的總和。 【MATÉRIAUX媒材】 LA MATIÈRE EN LIBERTÉ 自由的媒材 1967年,法國雕塑家凱薩(César,1921-1998)發現聚氨酯奇妙的「擴張」能力。聚氨酯是一種化學泡沫,可像牛奶一般膨脹、沸騰,時間久了會變硬。凱薩對聚氨酯非常著迷,於是使用這一材料創造一系列以《擴張》(Expansion)為名的作品。他在聚氨酯身上發現並展現它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質;有些作品直接面對觀眾製作。凱薩放任物質發展,並相信偶然。不過,以聚氨酯創作時,動作必須要快。他在一個大容器中放入幾十公升的稠狀聚氨酯,加入顏料混合,然後倒在地上,盡可能控制形狀。待聚氨酯硬化後,再加以磨砂、打光處理,覆上好幾層壓克力漆。這些聚氨酯泡沫擴張後表現出的透明感和皺摺,使得作品散發出一種動感,彷彿向我們湧來;它們巨大的體積則強化了這種既趣味又恐怖的感覺。 【SPECT-ACTEUR觀眾兼主角】 Le regardeur à l'oeuvre 觀看者的參與 藝術家創作時,並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會獲得青睞,還是完全被忽視。於是藝術家先提議,一旦作品展出後,便讓觀眾參與、反應。到頭來,觀眾才是讓作品延續生命的人。當代藝術家深知觀眾已經變成主角,並且邀請我們積極參與創作過程。觀眾即使單純的現身也可以賦予作品意義:1958年,伊夫•克萊因在一間空蕩蕩的藝廊裡舉辦了一場展覽 !然而,必須有人在場才能見證,若不是觀眾,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有時,作品必須要觀眾才能運作。1950年代末期,藝術家尚•丁格利(Jean Tinguely,1925-1991)製作了一些奇形怪狀的機器,它們會在觀眾啟動後開始運轉。1959年丁格利製作的《參與-主動機器》(Méta-matic)是一台創作用的機器。觀眾啟動後,它以機器人的方式隨意在紙上作畫。但是,哪一樣才是作品?是《參與-主動機器》,還是它的隨手亂畫?作者又是誰?是作畫機器,還是啟動機器的觀眾?答案是,都有那麼一點。藝術家憑想像創造出作品,觀眾也是其中一部分,並創造出其他「作品」。沒有藝術家,就沒有作品:沒有作品,就沒有觀眾;沒有觀眾,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台無用的機器。 【JEUDUJE「我」的遊戲】 Nouvelles manières d'autoportrait 自畫像新法 簽名是藝術家在作品中註記的第一個方法。有時藝術家藉由製作肖像,更進一步成為作品的主題。除了單純的呈現自身影像,當代藝術家發明了在作品中留下個人足跡的新方法。對藝術家而言,作品一直都是一種自我創造的方式。當代藝術家不吝於展現自我,拿自己的身體做冒險,直到自己也成為藝術品。藝術家的生活變成創作媒材:大小事件、回憶、夢境和惡夢餵養了藝術家自述的作品。 1958年,班傑明•沃帖(Benjamin Vautier,1935-)在法國尼斯開了一家店,他將這家店變成一個不可思議的、堆滿斑駁什物的地方。上面點綴著學生用的黑板,黑板上寫著署名「班」(Ben)的標語。沃帖就在這裡舉行首次展覽。1972年,他把店拆掉,將拆掉的店面當做藝術作品呈現。二年後,國立當代藝術館(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取得這件作品。在班的作品中,文字占有重要地位,其童趣字體變成他的招牌。他主題不拘,寫在各式介面上的短句,讓這些物品全部成為「班的作品」。...more >>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