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2012 / 09 / 12
第441期

本報訂閱份數
60744
總訂閱份數
1913649

編輯 / 瑪塞林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Go Top
  本週選書 》

氣候文明史:改變世界的攻防八萬年

作者:田家康
出版社:臉譜

推薦理由:
原來氣候影響我們這麼大!你知道嗎?地球兩端的羅馬跟東漢同時發生大動亂,居然都是氣候惹的禍!劇變的天候,曾經讓全球人口只剩下不到萬人!氣候與人八萬年來的糾葛,讓這本書一次為你說清楚!我們都讀過歷史,但卻從來不曾 從「人」之外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曾經走過的路。


讀漫畫:讀者、漫畫家和漫畫產業

作者:李衣雲
出版社:群學

推薦理由:
你看漫畫嗎?你從什麼時候開始看漫畫、什麼時候開始不看漫畫?你看不看「臺灣漫畫」?臺灣漫畫需要的是市場、制度,還是天才?成功的漫畫和電影、小說一樣,能將讀者帶入故事的情境,暫時脫離日常生活;而且相較於小說,漫畫 圖像式的文化傳播較易;相較於電影,漫畫成本較低、觀看時也較無時空限制。


我在25個城市,遇見的25個人

作者:馬克.塞雷納
出版社:商周出版

推薦理由:
有人的25歲活得像40歲般豐富多彩;有人的25歲可能是生命中最後的倒數;我的25歲,透過三百多個日子的出走,紀錄了25個年輕人的困頓、夢想與熱血!在一樣物品要價好幾百萬的辛巴威,有人靠著寫詩探索何謂真正的價值;在同性愛情會讓人身陷囹圄的印度,有人為了名譽走進婚姻的牢籠;在最大資產只剩下文化遺產的柬埔寨。


史上最強哲學入門:東方哲人

作者:飲茶
出版社:大牌出版

推薦理由:
在西方哲學中,最早思考的問題是「世界的根源為何」、「絕對正確的事為何」等。也就是說,西方哲學所想的問題,可以認為是與「人類外部」的「某些事物」有關。但是在東方就完全不同。東方哲學家想的都是與「自己」有關的問題 ,針對的是「人類內部」的「某些事物」。沒錯,東、西方關心的面向恰好完全相反。

▲ Go Top
  新書排行榜 》

TOP1

TOP2 TOP3 TOP4 TOP5
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扉頁題字紀念版) 美好永遠的背後(博客來獨家限量書衣版) 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Ⅰ 縫上新舌頭  大腦騙局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和新井一二三一起讀日文:你所不知道的日本名詞故事(扉頁題字紀念版) 美好永遠的背後(博客來獨家限量書衣版) 我的青春、我的FORMOSA Ⅰ 縫上新舌頭  大腦騙局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余杰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2 / 09 / 03

我無罪:劉曉波傳

博客來導讀 >諾貝爾和平獎上那張空著的椅子,是為了給不能來的他。

  對劉曉波而言,政治始終不是他的強項,比政治更加重要的,乃是人性。

  劉曉波本來是個詩人和美學家,性情也是如此,卻被迫成為人權活動家和異議知識分子的領袖。

  從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以來,這二十多年他一直無法過正常的生活;而如今,他年過半百的人生經歷,與中國當代歷史的波動緊密呼應,並發揮著啟迪人心的無限影響力。

  本書作者余杰是劉曉波這十餘年來最親密的朋友和助手之一,參與了二十世紀九○年 代末以來劉曉波從事的所有人權活動。動。動。動。

  二○○八年劉曉波因組織和起草《零八憲章》被捕後,余杰便著手撰寫 本書,他不僅從劉曉波的日記和筆記中蒐集並考察大量第一手資料,並在劉曉波的妻子劉霞的引薦下,訪問了五十多名 在劉曉波生命的各個階段與他有過深入交往的人士,當中包括了劉曉波的親人、同學、好友、西方漢學家和媒體記者等,而這也使得本書堪稱為到目前為止以劉曉波為主題的書中,最具代表性的傳記。的傳記。

  本書得到劉霞的委託授權,她並親自與余杰討論全書內容,成稿過程歷時三年餘。書中細膩記錄劉曉波求學過程、愛情故事、參與人權活動始末,更旁及他的政治理念及以和平手段爭取人權的理想,生動描寫了劉曉波直率浪漫的性格,與其充滿戲劇化的人生,是一部可讀性高且具學術參考價值的經典之作。

▲ Go Top
  編輯手札 》

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文╱瑪塞林
某次拿了本想要寫推薦文的書回家閱讀,就在花上整晚的時間看完後,才發現內容糟糕到讓人生氣,急著交稿的我,面臨到要等隔天換書讀完再寫推薦(時間顯然來不及),或是要昧著良心硬把爛書推薦給讀者的窘境。該怎麼選擇才好?魯爾夫.杜伯里在《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直接告訴你,這就是典型的沉沒成本謬誤。

雖然事後我選擇了換本書推薦,但當時腦中的確想過,既然書都讀完了,在時間壓力考量下,倒不如將錯就錯,硬著頭皮推薦討厭的書吧,反正也不會有人追上門來,即使我知道這既不理性也不道德。就像《思考的藝術》所指出的非受迫性思考錯誤,其實指的是,我們所犯的錯誤常有一個固定方向,並且經常是「系統性的背離理性」。
其中就包括了沉沒成本謬誤,人類總是追求某種表面上的和諧穩定,不確定感對我們來說是件相當可怕的事情。如果突然決定把某個進行到一半的計畫喊卡,就容易產生反覆無常的衝突。這時我們不但會後悔,更容易怨懟抱怨:「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因此,多數人寧願繼續進行毫無意義的計畫,好延緩面對痛苦的現實。

為什麼感情明明出現大問題卻還不願意放手,通常是因為心有不甘,覺得過去已經做了這麼多努力,付出那麼多心血,即使不適合,但就這麼離開,還是覺得損失了些什麼?進電影院,看了一部爛到爆的電影卻不願離開,純粹是捨不得那兩百多元的電影票,卻沒想過,自己又浪費了更多錢買不到的東西─時間。

我們只見到自己投入的成本太多,所以不願看清事實斷然抽身,因此當這本書已經讀這麼多頁了,就會說服自己,那就讀完吧!唸這科系都已經兩年了,那就繼續吧!不妨換個方向想,如果這些付出不過像丟入水裡的硬幣,真相是一去不回,那你是否還願意繼續付出?不管你投入了什麼,真正唯一該考慮的只有當下,以及自己可決定的未來。

來談嚴肅點的事吧,假設你和另外一人結伴登山,狀況一:登山同伴掉進坑洞中,不論是去找人或親自動手,只要你肯救他,他就能活命,但你卻什麼也沒做,眼睜睜看同伴送命。狀況二:你故意將同伴推進坑洞裡,不久後他就死在那裡。請問上述兩種狀況,哪種比較惡劣?理性看來,不管是見死不救還是故意殺人都致人於死,但內心仍隱約覺得,見死不救似乎比較不那麼嚴重,事實上這就是「不作為偏誤」。當你發現作為與不作為都會產生某些損害時,人們多半會選擇不作為,因為這對行為者來說,似乎比較無害一點。

這也可以解釋不管是反都更、反旺中、反美牛,還是反洗腦教育,在家看著電視機抱怨的人永遠比站上街頭的人多,所以著名的法國六八學運曾提出一個簡單明瞭的口號來對抗這個現象:「如果你不是答案的一部分,你就是問題的一部分!」

即使我們透過這本書可認清人類最常犯的非理性思考錯誤,但仍不可能完全的制止自己犯錯。那為何還得讀?或許就像班傑明.富蘭克林為人類揭露了電的相關知識後,打雷、閃電並未因此而變得更少、更弱或更小,可是我們卻不再像古人那樣莫名的懼怕雷電了。同樣地,明白了自身在思考方面的弱點之後,我們也能更勇敢地與自己的非理性對抗。

相關閱讀 >

.《思考的藝術:52 個非受迫性思考錯誤》, 魯爾夫.杜伯里, 商周出版,
.《這樣想沒錯但也不對的40件事:哲學家告訴你關於戀愛、校園、人生、心理、社會的大哉問》, 冀劍制, 啟動文化,
.《大腦有問題!?:大腦瑕疵如何影響你我的生活》, 汀.布諾曼諾, 商周出版,
.《大腦騙局》, 麥可斯.威尼, 大石國際文化,
▲ Go Top
   新書搶先試閱 》

如果大家都犯規,為什麼只有我要守規矩?《無私的藝術》
許多人都同意這個看法:我們的道德發展始於社會直覺。規範是後來的事。然而問題就解決了嗎?如果真如豪瑟或哈德所說的,那麼一切就很簡單。古老的直覺會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各種新的行為規箴和規範只是在搖著尾巴附和而已。

但是真的這麼單純嗎?至少有一個問題完全沒有解答:如果我們心裡都有源自祖先的相同社會直覺在支配著我們,為什麼個人的行為如此大相徑庭?為什麼我們沒有相同的道德反射行為?在我們的周遭,為什麼有些人很有責任感,有些人卻一點也沒有?為什麼有人到處說謊、耍把戲、找藉口?一個禮貌性的謊言就會讓一個人對另一個人失望了嗎?

拜現在的腦部研究之賜,若干道德上極端的反社會行為的個案得到了解釋。一點道德直覺也沒有的人,經常顯示出前腦有損壞,尤其是內腹側顳葉,一如有名的鐵路工人蓋吉(Phineas Gage)。腦部的其他受傷和損害也會對我們的行為造成負面影響。杏仁核功能異常的影響尤其顯著,它是情緒中心,主司同情、反感、信賴和恐懼等感覺。此外也和顳葉頂端以及若干其他區域有關。

但是日常生活裡的道德偏差行為,其實只有少數顯示和腦部損壞有關。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裡,我友善地向一個計程車司機問路,他拒絕回答我,他應該不至於是腦部受傷吧。儘管火車裡禁止吸煙,還是有個傢伙在吞雲吐霧,研究者大概也不意對他做腦部斷層掃描。只要腎上腺素升高,就足以讓一個怒氣沖沖的足球員卯上另一個球員。而就算是集中營裡的守衛,應該也不會以腦部損壞為由獲釋。

大部分的道德偏差行為和醫學方面的疾病無關,而是和我們的判斷有關。我決定不遵守火車上的禁煙規定,因為我根本不想體諒。來來往往的人群的健康受損關我什麼事,我的自由比較重要。有時候我也會棄規範於不顧,因為其他人也這麼做。如果大家都犯規,為什麼只有我要守規矩?我看起來會不會像個笨蛋?

哈佛大學的神經心理學家約書亞•格林(Joshua D. Greene)也喜歡用極端的例子。二○○四年,格林以問卷調的方式,問他的學生們在以下的情況裡會做什麼決定:想像在戰爭的時候,外頭的街上,士兵到處殺人,你們躲在地窖裡。你身旁有個嬰孩大聲哭起來。可想而知,士兵們沒多久就會找到你們。你會馬上把孩子悶死,以拯救自己和其他人的生命嗎?

學生們的感性和理性陷入天人交戰。古老的社會直覺大叫:「不!」年輕的理性大喊:「要!」如果我們可以相信格林的實驗,那麼腦部研究者應該會在電腦螢幕上看到腦部各個區域如何相互對抗。

格林的實驗有三個明白的重點。其一是針對赫胥黎:我們的感性並不比我們的理性不好!其實我們經常很難說誰才是「善」,是我們的直覺或是我們的思考。其二是:我們的理性判斷從來沒有擺脫感性,但是它也不只是履行代理人。就此而言,休姆搞錯了。第三:是誰有最後決定權,是我們的直覺或我們的理性,那應該是因人而異!

如果格林是對的,那麼為社會直覺辯護的人很可能會誇大其辭。如果我們眼前有個人在海裡溺水求救,對大部分的人們而言,他們心裡的同情心有多麼強烈並不那麼重要。我們幾乎每個人都會感受到一個內在義務要立即伸出援手。擁有理性的人們並不是其直覺的執行官,他們也是其自尊的執行官。他們不只是傾聽他們的意志,也有能力評斷這個意志。

我所意欲的,對我真的是好的嗎?對別人是好的嗎?在道德上真的是正確的嗎?評斷自己的意志的能力,我們稱為「自律的理性」。對於康德而言,這個成就極為重大,他認為是人類這個物種的決定性特徵。我們不一定無條件地聽從我們的意志的唆使。我們必須自己(以及一個想像的世界法庭,而我們每個人都在旁聽席上)去合理化這個意志。

關於個人的意欲和道德判斷的要求之間的差別,我們可以用一個例子去說明。想像一下你生活在一個專制國家裡。為了解決一個討厭的傢伙,法庭需要一個證人。他們要求你把一個無辜的、正直的、和善的人指認為一個罪犯,好將他處死。如果你指認他,你就會沒事。如果你拒絕,你就會有殺身之禍。

你會怎麼做?你的猶豫不決,就已經說明了一切。或許,你的求生本能和你的道德正在起衝突。作偽證害死一個無辜的人,那是說不過去的事。就算大部分的人都會出庭作偽證,還是會有一兩個人不願意屈從。而作偽證的人或許終身都會受到自己的道德的鞭笞。

我們能夠自問我們的所作所為是否合理,這證明我們的社會直覺還是有個界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我們的確是聽從當下直接的道德直覺。我們以好惡為依據的判斷要比依據道德箴規的判斷要快得多。我們為朋友說謊,為我們的孩子作假,而相較於不友善的人,我們更容易原諒親切的人。但是我們在作重大的道德決定時,卻必須有一些好理由。我為了愛上另一個人而拋棄我的家庭,那是合理的嗎?我和父母親斷絕往來,那是對的嗎?我替老闆掩過飾非,這樣對得起我自己嗎?

在我們的腦部,非理性和理性總是焦不離孟。在最後通牒的遊戲裡,我們對金錢的欲望和我們的公平感,我們的自私和我們的同情心,不斷地彼此交戰。而在這個激烈的交戰裡,鹿死誰手都很難說。就算是我們的許多直覺也可能自相矛盾。你可能垂涎於眼前的利益,或者是慷慨大方的自我感覺。而我們的理性自身有時候也會取決不下。
(以上文章摘字《無私的藝術》第八章)

相關閱讀 >

.《無私的藝術》,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啟示,
▲ Go Top
  活動現場 》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