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札 重現歷史細縫裡的歷史 文/Cancer 提到中國清末民初的歷史,讀者們會想到什麼呢?教科書上常見的不外乎,外患與不平等條約、革命風潮及頓挫的清末改革,即便成立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隨之而來的是軍閥割據,南北方對立與國家秩序的重整。 文化界呢?我們略有印象的,大約是以啟蒙教育為中心的白話文革命、小說救國論、學生運動、文化界左右路線之爭。歷史的脈絡在此浮現,但是民眾的生活呢? 我們很少知悉。 歷史出版讀物在讀者需求中,一直是相當被重視的一塊,除了學術領域外,不論是講壇式的簡易說史或是採用現代語彙重述史事的作品,乃至道聽塗說、拼貼曲解的臆測史話,都有一定的市場。 近年來,另一個可以觀察的轉向就是民眾生活史的出版,通過挖掘生活裡的歷史,補足過往僅有軍政大事史觀的不足,也就是在這些經常我們被片面或典範化的歷史隙縫中,我們才能真正感受到歷史的變化是怎麼回事,那些被貶低的、排除的是否真的是落後不堪,無足可取的事物?或者更值得深思的,是我們以為人類社會總是往更進步的方向走這種迷思呢?從這個觀點來看,《再見童年》起的就是這種作用。 本書作者擷取出範圍1850~1930年代間,150位傳記作者關於童年部分的自述, 通過整體關照與整理,分類敘述,還原了清末民初時代整個中國的童年樣貌。其中篇幅所佔最重為教育篇。 舊日教育主要以學塾為中心,而後擴展到科舉取仕。說到學塾這個教育系統,最直接的連結就是漢塾先生,不過,中文小說最初發展的年代,漢塾先生的形象,大約是被醜化的成份居多,目的多在於批判整個學塾教育的不合時宜。 魯迅的筆下,他是變形的孔乙巳,在日治時代作家朱點人的筆下,則是穿著舊式漢服,留有辮子,搭上了火車要前往台北,參加宣揚教化萬國博覽會的斗文先生。作為文化教本,代表漢塾文化的樣貌,大致被固定了下來,但真的只是這樣嗎? 誠然,舊學塾裡的教育方式的確刻板,學童除了春節幾乎全年無休的枯坐在學堂中,塾師們總採背誦、朗誦、嚴打的方式教養學生,甚至許多學童光千字文、三字經這種蒙學書,就糊里糊塗喊了一年。 不過,舊式教育是否一無可取,也未必然。比如背誦千字文為例,這本不重複一字,以韻語及美麗文句,內含基礎知識編輯而成的教本,完全輔以適合學習中國文字系統所製。不同於拼音文字可以邊讀寫邊識字,漢語學習得以識字為先。背誦與抄寫千字文的確可以在短期內收到大量識字之效。何況「金生麗水,玉出崑岡」總比「大狗叫,小狗跳」這樣幼兒化的文詞來的深化許多。 傳統學塾的還有另一特點,就是對師道的尊崇,先生享有絕對權威的想法,容可再議,但對教師的尊重,也值得當下社會反思。比如在文風鼎盛的江南,對先生極為禮遇,家有宴會,教師坐首席,或是農民所食粗鄙,但請來的教師卻由農民輪流供給,餐餐皆有魚肉,乃至誇張處,有先生返鄉,則全村送行的場面。 讀此書時,螃蟹樂在其中,頗有所感。樂的是在過往的歷史知識以外,原來那麼多被概念化的大敘事中,存在著我們不曾留意的細微生活。逝去的當然未必美好,如書中提到對女性的教育壓制,纏足為美等陋習,的確需要去改變。 然而,歷史就是無數前人生活過的足跡,後世的人回顧時,往往習於張揚其不足,忘了美麗之處,甚至以現代眼光去誤解,不去理解,可能就失去了回望過往的真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