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線上 》 |
本週頭條書訊 > |
藝術 |設計╱建築 |攝影 |表演藝術 |創意美學 |
| ▲ Go Top |
TOP新書 》 |
作者:麥可.山下 出版社:大石國際文化 出版日期:2012 / 09 / 28 | 【 尋訪香格里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 】 博客來導讀 > 全球首度曝光 麥可.山下生涯第十部攝影巨作,預購75折! 用雙足跋涉過歷史的人文紀實攝影大師 超過30餘年為國家地理拍攝無數精采專題攝影的日裔美籍攝影師 麥可.山下(Michael Yamashita),擅長以史詩般的題材敘述一段段古老的故事,著名作品包含了再現古絲路人文紀實的《馬可波羅》及記述中國大航海時代的《鄭和》,麥可.山下不僅親身走訪諸多傳奇古道的路途,更用鏡頭精準紀錄下每個人文與文化的融合的精彩時刻。 「香格里拉」與「茶馬古道」 對理想的渴望與對美好事物的追尋 香格里拉,源自於知名英國小說作家詹姆士.希爾頓(James Hilton)《消失的地平線》小說中虛構的城邦。書中過度理想化的理念為香格里拉一詞轉化成「世外桃源」、「人間天堂」的代名詞;而茶馬古道亦然,它所扮演的角色並非單純的茶葉與馬匹的貿易古道,而更接近是一段追尋的過程。儘管馬匹的需求隨著朝代的更迭失去了意義,古老的步徑與道路也被新式的公路所取代,但不變的是這條古道上的人文與宗教的結合,使得它得以展現出超脫世俗的精神財富,更開啟了一扇對外的窗口,讓朝聖者與商旅都能在這條古道上追尋彼此心中的美好!more |
▲ Go Top |
編輯手札 》 |
在最明顯,卻最不易見的地方,尋找設計的可能。佐藤卓,《鯨魚在噴水》 文/ M87 《鯨魚在噴水》,一本從書名到包裝都相當可愛的書。 但如果不是從事設計工作的話,大概找不到必須閱讀的理由吧,我一開始是這麼認為的。 這本書是日本平面設計師—佐藤卓的設計作品集,內容收錄他三十年來創作生涯的代表作,每一篇章介紹一件案例,以簡短的文字搭配成品照,說明執行該案的背景,和設計發想的過程,包括從品牌、使用者、通路端、產品特性…等各面向,所進行的種種考量與琢磨。佐藤卓不談深奧的設計理念,也無意分享工作上的趣聞軼事,而是盡可能針對他所設計的每項產品,做出最具體的說明,想法上的,與執行面的。 從事設計相關工作的讀者,必然可在這本書中尋找所需的養分,無論是從更廣的角度,思索每一項設計「之所以成為這樣,而非那樣的理由」,或是從根本面,重新檢視設計的角色與定位。 但如果不是從事設計工作的話,第一時間,確實不容易在書中找到共鳴。 不過,既然不做設計,不妨忘掉佐藤卓的設計師身份,轉個角度看,將他視作「身為設計師的工作者」,試著從他的設計案例去解讀他的思考術,倒能在書中發現有趣的觀點。 在〈聯繫人和人之間的設計〉一篇,佐藤卓分享了樂天涼薄荷口香糖的包裝更新案。面對已深植人心的品牌形象,佐藤卓要做的不是全然的創新,而是要在原有的包裝設計中進行保留與捨棄。為了讓發想更聚焦,他不從起點做構思,而是從終點,也就是商品最後被上架、陳列的方式,去思忖包裝可能被展現的樣貌,然後再從品牌本身的企鵝logo做延伸,一面以5隻企鵝的排列設計成圖案,另一面印上文字。不過,光是改變視覺,無法完全賦予設計意義,佐藤卓巧妙地在並排的企鵝中做了微小的差異設計,這是設計師偷偷隱藏在「設計中的秘密」,等待消費者發現與解讀,同時再將之向其他人傳遞的「溝通設計」。 設計並非無中生有的創造,而是要想方設法在既有的事物中做出突破與改變,佐藤卓顯然是箇中高手,從廣告文宣、包裝到產品本身的設計,佐藤卓總能從被設計物原有的特性出發,細加觀察它們被使用或展示的場所,從中探索它們可能延伸的樣貌,保留其本質,再增添新的元素,他的設計不做顛覆,因此鮮少在第一眼引人注目。 「無論多麼微小的細節,都潛藏著尚未為人所發現的可能性。」比起透過設計從事「創造」,佐藤卓更在意的是如何透過設計,在人與物品、人與生活之間,做出「調整」。即便那調整,只是關乎視覺、使用方式,或意識上細微的改變。 新鮮的想法,往往誕生在最明顯,卻最不易見的地方,佐藤卓始終在那地方,尋找設計的可能。 |
相關閱讀 > .《鯨魚在噴水》, 佐藤卓/著、王志弘/選書.設計, 臉譜, |
▲ Go Top |
活動現場 》 |
|
博客來通告 > 自身的建築行動 建造幸福生活的房子 冬天來得遲,連帶地把秋天拖久了。 突然收到你的來信,多少令我有點意外,尤其信中還附著你在洛杉磯拍攝的許多相片,怎麼照的全是房子呢?你說,來到一個新的地方,發現房子的表情和當地居民的表情若有神似,生動且真實。這完全正確!因為,住屋其實是立在現實與想像的交界點上;一方面人們佔據了房子,使用它來遮風避雨,另一方面卻是房子指點了居住者內在的景觀,顯現了存在的理想幻境;層層疊疊,也就分不清孰先孰後了。你特別興奮於其中一幀有著蓊鬱竹林映襯著低矮房舍的景緻,說是「充滿台灣鄉間一般可見的恬靜氣氛」;確如你所言,不過也真是教人難以想像,一位來自歐洲的建築師在美國西岸為自己建造出這麼一棟矮小、廊道迴繞、內院錯落並且有著木櫺拉門的房舍;在二○年代,且作為自己一生事業的起點……。 翻查資料,房子是辛德勒為自己和友人,一共兩對年輕夫婦共同使用而設計的。平面安排是兩副L形的組合,每個人分得L形的一翼作為工作室使用,每對夫婦則擁有一座完整L形圍繞出來的內院。此外,兩副L形相交的地方是共用的廚房,額外多設的一組套間則作為客房使用。有了這些資料,我們便約略可以描畫出他們平日生活的情況:大部分時間裡各個人待在自己的工作間,穿越環繞內院的長長廊道他們互相拜訪、或者到廚房去,兩家人隔週交替負責準備晚餐,這樣子,減少了個人處理家務所花費的時間,休息時或是待在自己房裡、面向著庭院,或是直接走入內院往更遠的花園裡去;庭院實際上也是大夥正式聚會的場所。偶爾來訪的客人會住進獨立的套間裡,並不影響其他人日常的作息和工作。 這不禁讓我想起,多年前,我們也曾一起設想將來若有機會大夥比鄰而居的情況,我們說:住近一些,平時方便彼此照應,假日裡便一起結伴出遊……。單純且浪漫的想法,和辛德勒透過建築的安排,細膩營造由工作、生活以至精神上共同組成的完整生活樣態並不相同。我們未經思慮、無所選擇地設想生活中理應充滿各式快樂,而辛德勒則面對整全的生活世界,據實地選擇了一份自己意願中的「幸福」生活。這別說當時還處在「強說愁」的年紀裡的我們不會懂,即使現在,大夥要不是為生活奔波,便是忙不迭地揮霍手邊可及的快樂,哪裡識得什麼「幸福」呢?所以,在辛德勒的例子裡我們很難意識到:建造一棟房子,竟是實現「幸福生活的追求」這麼一個理想呀! 幸福的追求必是主動的、有所選擇和創造的;面對生活環境,一般時下的做法卻是過客似的,對停居的地方不大要求,無所經營、也無所責任;再不就是「我喜歡,就可以」的蠻橫武斷。前者消極適應的心態至為明顯,而後者充其量也僅僅獲得少年人一般的快樂,似乎我們還沒想過要主動創造環境、為自己締造「幸福」哪!以「我喜歡,就可以」的情形來看,好像也有所作為、有所行動了,但是「只要我喜歡」的直率實際上是建立在反智、反技術的心態基礎上,以致封閉自己主動向生活世界探知的進路(少年人則是階段性地對生活世界認識不足),薄弱的認知無由判斷自己究竟身處何處,面臨生存的景況既無從比較也無所謂選擇,這所謂「喜歡」是突如其來的直接反應、未經自主決定的,因此緊接著發生「就可以」的行動也就先天地帶有「被動」的性質了。 哲學家康德曾經強調要透過理性來建立人的自律性,認為在「自律」的作用下人方得以享受幸福。按照上面我們自己的情形看來,在這裡我倒願意將「自律」更改為「主動」;對應於被動的直接反應、消極的適應心態,特別強調自身主動地認知、探索,在織就自己時、空間的(歷史的、世界的)位置中,作出自主的選擇與創造;從這點上來說,這所謂締造幸福的過程,實在也就是設計工作的全部過程。 你不也常常不解:為什麼設計工作需要花費那麼大量的精神與時間,以致往往教人寢食俱廢嗎?現在我可以向你解釋了;因為,設計工作正像上面所說「幸福生活」的追求過程那樣,在於不斷進行主動的探索、認知,以至最終抉擇、辨明自身的生活處境──是的,設計工作的最終結果即是這「自身處境」的確認、一種經由選擇的「幸福生活」的開發。 所以,你可以見到我們一面剝除既成的或他人的生存經驗帶給自己思維上的限制,一面為了發現整全的生活世界,我們正從文學、歷史、氣象、夢境、地理、都市、肢體、材料、植物、聲響……等種種或許你會覺得離題的領域裡展開求知的途徑;因為,當對於任一問題廣泛深入的認知終於消融於自身生命之中,開放的思維與自由的想像將提供我們抉擇的勇氣,從而在生活世界中自主地締造如此而非彼的存在方式。你應該看得出來,這其中所有的步驟與過程,關鍵都在於保持自身的開闊與自由,也就不可能不是件耗動精神與體力的工作了。這和自甘陷於制式運作中,看似奔動辛勞實則輕鬆的情形大不相同。 ...more >> |
▲ G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