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 編輯手札 先生的背影,我們企盼的正面 文/Cancer 經過百年辛亥的熱潮之後,大陸今年的出版風向吹到民國。無論兩岸歷史如何寫就,歷史評價如何差異,民初的風雲人物,如胡適、蔡元培、魯迅等等,依舊深深影響著好幾代人。 回望那些身影,過往的煙硝砲火,俱以沉寂,剝開了被抬高或捧殺的話語,他們或者溫煦如春風,或者傲骨不羈,卻都留下令人難忘的面貌,令我們得以仰望。 《先生》是一個大型的紀錄片計畫,目的就是想呈現:「開一代風氣之先的教育啟蒙者;性情、經歷、作為有傳奇性;對當代教育具有教育與啟迪」教育家。 第一批的入選的十位人物,有成功改造北京大學的蔡元培、私校典範的南開學校系列創辦人張伯苓等人。轉化成文字的《先生》則是這個計畫的延伸與補充。 清代末年,清王朝受盡列強欺凌,有志之士感於國民對世界的落後,或者以新式學堂,或者透過教會資源,欲教導孩童認識世界大勢以求振作。1906年則透過庚子賠款的基金,開始選派學生留美的計畫。這群在新式學堂以及留學教育的沃土中長成的學子,日後都將成為民國初年百花齊放的「先生」。 「先生」們學貫中西,一方面仍保有私塾與家墊教育的國學根礎,一方面則有西方民主博愛等思想薰陶,即便思慮仍以教育興國為基礎點,但對於教育一事則各有宏遠眼光,且不囿於己見。 以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為例,初接任北京大學時,由京師大學堂改制而成的學府仍不脫官僚與貴族子弟浮誇的氣息。他不以個人取向好惡為依歸,遍邀名師,如主張新文化運動的胡適、魯迅、陳獨秀;也有主張恢復帝制的辜鴻銘,劉師培,甚至是未能考上北京大學,以自學之力,研讀印度哲學而聞名的梁漱溟,也獲得一席教職,使北大開放自由,兼容並包的學風得以確立。 高等教育之外,另一塊被關注的領域,則在大眾平民教育。書中介紹的晏陽初、陶行知、梁漱溟皆致力於此。主張「社會即教育」的陶行知,集中社會大眾的力量,使平民識字率提升外,一則流傳的四顆糖故事,更令人得以懷想他的風采。 故事提到,一個學生用泥塊砸其他學生,被制止後,要求他放學後至校長室約見。陶行知因事耽擱遲到,於是他見到學生時,先掏出第一顆糖獎勵學生準時。而後再給一顆糖,獎勵學生聽勸止而停手。 接著陶行知對學生說,他查明砸泥塊的行為,是出自於其他學生欺負女生,表示他是個正直善良的孩子,給了他第三顆糖。 此時,學生已是感動至極說:「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於是,學生收到了明白自己錯誤並誠心懺悔的第四顆糖。 在民初至新中國成立前,「先生」們作育了一代代英才,最後仍不敵政治風雲變遷,時代大勢下,人生再度波瀾,有些則抑鬱而終,惟他們始終風骨自存,不畏傾折。 如今,「先生」離我們已遠,能追憶遙想的,恐怕也只有他們清瘦矍鑠的背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