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連載 > 快思慢想(首批限量硬殼精裝) 誇張的情緒一致性──月暈效應 假如你喜歡總統的政策,你可能也會喜歡他的聲音和外表。 當我們喜歡一個人時,便傾向於喜歡他的全部,包括我們尚未觀察到的地方,這就叫「月暈效應」(當你不喜歡一個人時,你也會討厭他所有的事)。可惜的是,這個名詞在心理學上已經使用了一百年,卻還沒進入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月暈效應可以解釋我們為什麼會有這種偏見,又如何在我們對人和事的看法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你在宴會上碰到一位名叫瓊恩的女人,發現她的個性很容易親近,下次有人問起誰可以做慈善公益時,你心中就會浮起她的名字。你如何知道瓊恩是慷慨的呢?正確的答案是:你什麼都不知道!你沒有證據說,人緣好、隨和的人就一定會從事慈善公益,但因為你喜歡她,想到她時,就會提取出喜歡的感覺,而你也喜歡慷慨的人。透過這種聯結,現在你相信瓊恩是慷慨的,還可能比以前更喜歡瓊恩,因為你把慷慨這個品德加到她令人愉悅的屬性上。 上述故事中,沒有真正的證據說明瓊恩是慷慨的,你用你對她的感情(猜的)來填補這中間的差距。在其他情境下,證據是慢慢累積,第一個印象產生的感覺會影響你對事物的解讀。在一個經典的心理學研究中,艾胥(Soloman Asch)給受試者看兩個人的描述,請受試者就他們的性格特徵寫評語:你怎麼看艾倫和班? 艾倫:聰明-勤勉-衝動-愛批評-固執-嫉妒 班:嫉妒-固執-愛批評-衝動-勤勉-聰明 假如你像大多數人一樣,你會比較喜歡艾倫,比較不喜歡班。前幾項性格特徵會改變後幾項特徵的含義。一個固執的聰明人可能是擇善固執,或許還會引起別人的尊敬;但是一個嫉妒心強又固執的人,即使他很聰明,人家可能覺得這種人更危險。 我們對一個人個性的觀察序列通常是隨機的。然而,順序的確很重要,因為月暈效應增加了第一印象的比重,很多時候,後面再進來的訊息已經沒有用了。當我初任教授時,我是用一般大家用的方式來改考卷。我會挑一份,閱完所有題目,算完總分,再改下一個人的考卷。我後來發現,我的評分非常一致,開始懷疑我的給分有月暈效應。第一題的分數對整體成績來說,份量太重。這個機制很簡單:假如我給某學生的第一題高分,我等於先相信他成績不錯,除非證據指出另一方向。因此,當我在後面幾題讀到模稜兩可的句子時,我會替他解釋他可能是對的意思,畢竟,一個在第一題答得這麼好的人,怎麼會在第二題犯這種愚蠢的錯誤呢?我這樣做有嚴重的錯誤,假如學生只回答了兩題,一題答得很好,一題答得不好,我最後會打出不同的分數來,就看我是先改哪一題。雖然我告訴學生兩題比重一樣,但我卻不是這樣打分數的,第一題在總成績上占的比重較大是不對的。 於是我採取了新的做法,我現在會改完所有學生的第一題,再改所有學生的第二題。我把成績寫在考卷內側,避免在改第二題時產生偏見,使第二題的分數不受第一題的影響。改用這種方法後,我對自己改考卷的信心降低許多,感覺不太舒服,這是以前沒有過的。當我對學生第二題的表現很失望,翻到考卷背後登記分數時,有時這個學生在第一題得到最高分,而我注意到自己很想去改她的分數,縮短第一題和第二題之間的距離。我發現,我對同一個學生問答題的分數上下差距很大,這種不一致性讓人挫折。 我現在對自己改卷子的表現感到失望,也較沒有自信,但我了解這是一椿好事,表示新的方式是比較好的。過去,我感受到的一致性是假的,只是製造出一個認知放鬆的感覺,我的系統二也很高興地接受最後的成績,因為系統二的本性是懶惰的。我不會發現同一個學生有的題目回答得很好,有的回答得不好,因為我若沒有發現,就不會感到不舒服。現在我改用新方法,這個方法雖然比較好,但是它顯露出我過去沒有感受到的不舒服和不一致性。第二個方法好的原因是,我們不該用單一問題來測量學生學了多少,這是不恰當的評量方式,這也顯現我給分的不可靠。 ──本文摘自《快思慢想》第7章...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