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我們都活在借來的記憶裡;懷著苦樂參半的鄉愁,記憶著自己其實不知道的事情─《石頭之屋》

2012 / 12 / 19
第454期

本報訂閱份數
61033
總訂閱份數
1920368

編輯 / DL

本期要目 》
  ‥ 取消 / 訂閱電子報 ‥
  出版線上 》

本週頭條書訊 >

 ▲ Go Top
[ 看23分類新書 ]
  本週選書 》

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

作者: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
出版社: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推薦理由:
「流麻溝十五號」是綠島思想犯共同的戶籍所在地。一九五○年代初,綠島新生訓導處曾經關過一批女思想犯,她們稱為「綠島女生分隊」。無法想像的監獄生活,衝擊著她們失去自由的心靈。六十年後,我們終於聽到阿嬤們親口講出這些故事,透過僅存的書信、照片、記憶,帶我們回到那個荒謬的年代,一段如此獨特的女性生命史。


如何思考性這件事

作者:艾倫.狄波頓
出版社:先覺

推薦理由:
性,何以令我們深感歡愉,又備覺孤單?……我們內心深處永遠不會忘記自己與生俱來的需求,也正因為這種種需求,我們才會懷抱著不屈不撓的熱切理想,追求一個能夠與我們親吻共眠的對象。「我們投注在性事上的心思不會太多,只是思考的方式錯了而已。」狄波頓新書大談肉慾、戀物癖、婚外情與色情,坦率指出了現代性事當中的難題,並且提出洞見與慰藉。


數位新分享時代:網路上的分享與交流如何改善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作者:傑夫.賈維斯
出版社:財信出版

推薦理由:
社會日益公開透明,是無可避免的趨勢!如何妥善運用「分享」的正面力量,在個人隱私與公共性之間取得平衡?如何透過「分享」打造更美好的世界?《Google會怎麼做?》作者傑夫.賈維斯 Jeff Jarvis最新力作!在本書中,賈維斯將駁斥種種悲觀濫調,令人信服地說明「網路公共性」的新觀念,正創造出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人人都該知道的經濟真相

作者:弗雷德里克.巴斯夏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推薦理由:
政府是什麼?自由是什麼?人們如何才能有更好的生活?本書的作者弗雷德里克.巴斯夏(Frederic Bastiat, 1801-1850)是法國的經濟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曾稱讚他是「有史以來最出色的經濟新聞記者」。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海耶克(F.A. Hayek)稱他是政治經濟評論的天才,而這本150年前的經典寓言,將告訴我們:為什麼政府常犯錯、以及如何控制它。

▲ Go Top
  暢銷書排行榜 》
TOP1 TOP2 TOP3 TOP4 TOP5
輕鬆駕馭意志力:史丹佛大學最受歡迎的心理素質課 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
漂流:我一個人在海上76天
人文科普新書排行榜
▲ Go Top
  TOP新書 》

作者:法蘭克.摩斯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2 / 12 / 01

MIT的魔法師和學徒們

你能想像未來的生活嗎?你會喜歡嗎?誰,能預測未來?
2012→2013……→future【科學家•的說法】

斷腿的人可以跑步登山;自閉症患者能夠解讀他人臉部表情;汽車在城市裡可以摺疊;手掌可以當做電話按鍵操作......這裡是MIT的媒體實驗室,是全世界頂尖好手最想大展身手的地方!這裡為什麼可以讓夢想家與思想家成為發明家與創新者?為什麼,他的成果可以一步一步讓科技更貼近人性?

比起過去,今天的科技:
◎更簡單,比較不會侵犯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能擴增人類的心智能力和生理能力,並先從身心障礙人士開始;
◎一方面向人類學習,同時也學習理解人類,並高度回應人類的欲望和需求;
◎幫助人們思考自己的「生命數據」,並據以行動,做出真正理性的決定;
◎讓住家、工作場所、和城市都更適合人類活動和居住;
◎充分激發出每個人潛在的創造力。

本書作者法蘭克.摩斯是麻省理工學院航太科學博士,他在2006年到2011年被延攬到麻省理工學院主持媒體實驗室,並因此撰寫本書,描述MIT的魔法師如何研發出改變我們生活的創新科技。more

▲ Go Top
  編輯手札 》

或許,我們都活在借來的記憶裡;懷著苦樂參半的鄉愁,記憶著自己其實不知道的事情─《石頭之屋》
文╱DL

真正愛戀著維也納的人,永遠活在借來的記憶裡。他懷著苦樂參半的鄉愁,記憶著自己其實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此時此刻的維也納,與歷來任何一個時刻的維也納一樣美好。然而最光華燦爛的維也納,卻是一座從來不曾存在的城市。──奧森•威爾斯一九六八年短片《維也納》

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以138票通過巴勒斯坦升格為非會員觀察國;隔天,以色列隨即表示要擴大屯墾區作為報復。近一個世紀的中東紛擾,再次占據了國際新聞的一角;不過也同樣的,島上的我們依舊漠不關心。巴勒斯坦、黎巴嫩、以色列……對我們而言過於陌生遙遠,面對世界,慣常被餵養美國觀點的我們,也終難跳脫出自己的看法;還是該這樣說呢,我們始終沒有一個理由,找到自己需要關心的方向。

安東尼•夏迪德,曾任職於美聯社、《波士頓環球報》、《華盛頓郵報》及《紐約時報》,常年派駐中東,得過兩座普立茲獎,是西方新聞界公認近20年來最優秀、最有深度、對中東問題最嫻熟的戰地記者。同時,夏迪德是黎巴嫩後裔。一戰結束後,夏迪德的祖父母為避戰亂,移居美國,所以夏迪德是在美國出生、長大;在念大學以前,他其實不會說祖先的母語,為了想要回到中東一帶採訪,他重新學習阿拉伯語。2006年,他第一次回到馬亞永的大宅。這是他曾祖父建造的宅子。一開始,夏迪德對它的印象,僅只來自於移居美國親戚口中流傳的故事,以及幾張老舊泛黃的照片。如同一開始那段文字,他活在借來的記憶裡,記憶著自己其實根本不知道的事情。所以,走進這樣的一座記憶的宅子,他該有什麼感覺?一世紀以來的摧殘,這地方除了戰爭的氣味,還有什麼留存下來?還留下什麼,可以說予只剩記憶的家族成員?

「bayt」直譯是「房子」,但是它的意涵豐富,超出了房舍與牆垣,召喚出人們對於家族與家園的渴望嚮往。放眼中東地區,「bayt」是個神聖的字眼,帝國衰亡、國家覆滅、疆界改易,舊日的忠誠可能消失無蹤,或者一夕易主。然而「bayt」,無論指的是建築物,還是熟悉的根據地,歸根究底,都代表一份永不褪色的認同。──夏迪德

2007年,夏迪德向當時任職的《華盛頓郵報》請了一年假,搬到馬亞永。他打算想重建曾祖父在馬亞永的故居,他要重新建起伊斯伯的大宅。《石頭之屋》,是夏迪德返鄉修房子的故事;我不想訴諸過於嚴肅沉痛的以巴衝突、中東歷史,翻讀之初,我就當它是一個返鄉修房子的故事,只是夏迪德畢竟是擅長說故事的人,他不只為自己及家人的記憶,或者說認同,添補了更明確實質的印象,也補足了我們的。

故事從夏迪德決定整修大宅開始寫起,為了修房子,夏迪德落入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環境,他是如何的與當地工匠、居民,以及仍住在當地、遠的不能再遠的親戚之間的互動來往?除了利益切身爭執狡猾、勾心鬥角,還有串連(或者說橫亙在)彼此之間的記憶,關於認同、關於戰爭、關於一百年來在同一塊土地上來來去去的各色各樣、不同背景的民族,在夏迪德筆下栩栩如生呈現。同時,夏迪德以家族資料為背景,穿插描寫他的曾祖父伊斯伯的故事,並帶出作為故事場景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瀕臨崩解之際的馬亞永,以及百年之前,多元包容的燦爛中東。

夏迪德拼湊出了屬於他自己的記憶,也拼出了我們的。他不只替我們描繪出更立體的黎巴嫩與近代中東;也讓我重新思考,所謂的認同,究竟是什麼?以及,這會不會是身在島上、總是為此所困的我們,可以重新開始關心世界的方向。
...more

相關閱讀 >

.《石頭之屋:家園、家族與消逝中東的回憶》, 安東尼.夏迪德, 衛城出版,
.《愛與黑暗的故事》, 艾默思.奧茲, 繆思,
.《哭泣的橄欖樹》, 蘇珊.阿布哈瓦, 立緒,
.《漫步巴勒斯坦:消逝中的風景》, 拉加.薛哈德,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以阿拉之名:1400年的伊斯蘭聖戰》, 米爾頓?費歐斯特, 左岸文化,
▲ Go Top
  OKAPI人物專訪  》

陳安琪:《三生三世聶華苓》,極大的愛與極需索的自由
文╱陳琡分

她的客廳,她家裡的那張長桌,40餘年來,一共聚集了1400多位寫作者。

這些寫作者不只來自英美日澳等自由國度,自1967年至今,他們從俄羅斯來,從羅馬尼亞來,從波蘭、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敘利亞、南非、南韓等130個不同國家來,當然,也包含了台灣與中國。白先勇、林懷民、鄭愁予、陳映真、柏楊、吳晟、張大春、莫言、王安憶、蘇童、畢飛宇、李銳……數十位當代寫作大家,都曾是那張長桌的座上賓;駱以軍的《西夏旅館》甚至因為那裡,而得以專注地收筆。他們在那裡爭吵,在那裡談笑,在那裡交換彼此對世界對國家對文化的種種看法,他們在那裡擴展視野,他們在那裡呼吸自由。

他們去到那裡,全都因為一個位在美國愛荷華城、名為「國際寫作計劃」(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簡稱IWP)的邀請;他們去到那裡,全都因為她。那裡是她的家,她是聶華苓。

現年88歲的聶華苓,1967年與夫婿保羅.安格爾(Paul Engle)一手促成了國際寫作計劃,藉著這個計劃,每年邀請世界各國作家齊聚一堂,特別是那些受限於鐵幕囚禁的創作者,更是他們力邀的主要對象。透過文學,他們開展了自由的無限可能。

三輩子而這一切艱辛的點滴,包含聶華苓的一生,以及國際寫作計劃40多年來的成就片段,都濃縮在電影導演陳安琪拍攝的紀錄片《三生三世聶華苓》中;與2011年出版的聶華苓自傳《三輩子》相互嵌補,將聶華苓這位華文世界著名女作家、華文文壇永遠的母親的生命,凝聚得更為立體。

陳安琪喚聶華苓「聶阿姨」,因她是聶華苓大女兒的初中同學,時常上聶家玩,也因此結下不解之緣。那時的陳安琪,當然尚未理解所謂言論的箝制,以及聶華苓任職的《自由中國》半月刊所面臨的風風雨雨,「對我來說,聶阿姨一直都是個親切和善、漂亮又能幹的長輩。」及至陳安琪年歲漸長,知曉世事現實,因緣際會地與聶華苓一家在美國重逢、也成了參與IWP的一員,了解聶華苓與安格爾經營這個計劃之於世界的可貴,在UCLA念電影的她,便心生記錄念頭,去信請求安格爾應允她的拍攝。那是1980年。

「後來雖然安格爾回信跟我說可以,但我那時沒能拍成。回到香港,我就開始拍電影、拍廣告,投入生活需要的忙碌。而時光就這樣流著,沒想到這一擱,幾十年就過去了。」

2009年4月,一次文件整理,陳安琪赫然翻出當年安格爾的回信,一時百感交集。「我就馬上打電話去給聶阿姨,問可不可以拍她的紀錄片,她也很爽朗地答應。只是安格爾已經在1991年去世,沒能拍到他讓我最感慨。很多事情其實真的就是情緣。」

三年多來,陳安琪近看、側看聶華苓的生活,追問她的人生;奔走台港中美,訪問數十名寫作者,一共拍攝了200多個小時的影片,只為拼湊出聶華苓的足跡。她從晚輩的位置,掂起腳尖、抬起身子,試著與聶華苓四目平視,看進聶華苓更多不為人知的細微。「她的一生顛沛流離,一輩子就是一個『外』字。但你不太會看見她在人前流露她的悲傷。」聶華苓總是笑,微笑,大笑,爽朗地笑。不知曉的人,會以為她是個順遂優渥的貴婦,但她不是。

「在採訪當中,聶華苓一直讓我感覺到『當下』這個意境。縱使她的生命充滿起伏,但過去那些悲傷與困苦的時刻,她不會放在心上,更沒有扛在肩上。」有些人背負著往事永遠離不開,一說起便是「唉啊那個時候真是慘」的自憐,這些在聶華苓身上卻從不復見。1925年生於湖北的聶華苓,1949年避亂來台,並於《自由中國》擔任編輯委員與文藝欄主編達11年,親見當年雷震與殷海光面臨的打壓。停刊後,她選擇於1964年移居美國,長年不願回台。但她並不怨懟,亦無指責,就是把握每一時一刻她所擁有、所能給予。即便深愛的夫婿過世,她也不曾因此萎靡。「我問她,安格爾過世時,她是怎麼過的?她只輕描淡寫地說:『我就撐著。就只有撐著。』」

一個「撐」字底下,帶出的是聶華苓數十年對愛與自由的堅持信念。「聶華苓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她的愛,與追求自由的精神。你說一個人為什麼會允許自己在外、會讓自己一再奔逃?無非是因為在一個地方覺得不自由、不安全,你才走。」聶華苓將個人的愛與自由,拓展到對他人與對文學的層面,「他們的國際寫作計劃目的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要讓身處鐵幕極權國家裡的作家,出來呼吸一口自由的空氣,與他人得以交流。而她所下的工夫與時間,都是為了推進各國作家從彼此到文化之間的了解,就算是敵對、就算一見面就互丟杯子,也沒關係。」那是一種極大的愛與極需索的自由,才能促成的浩大工程。如林懷民在片中所說:「在柏林圍牆被挖下來之前,那座牆,其實早就在愛荷華先被拆除了。」

聶華苓說自己「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她一生飄盪,卻以她自己的所能,提供全世界上千位作家們一段溫暖的歸屬。就像畢飛宇講的那句話:「你隨時隨地都知道她心裡有你。」而這一切,都起源於她對人、對愛、對自由的珍視。 ...more

相關閱讀 >

.《三輩子》, 聶華苓, 聯經出版公司,
▲ Go Top
▲ Go Top
與客服人員聯絡取消/訂閱電子報到博客來首頁回本期要目
Tel:(02)27821100•Fax:(02)27856789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博客來網路書店」或授權博客來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貼或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