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連載 > 自造者時代:啟動人人製造的第三次工業革命 大量生產的模式適合大眾,但什麼模式適合你? 最近某個星期六,我家兩個小女兒心血來潮,想要重新裝潢娃娃屋。她們平常喜歡玩線上遊戲「模擬市民3」,遊戲內容有點像是網路版的娃娃屋,家具和人物的選擇琳瑯滿目,讓玩家可以設計不同樣式的房屋,供虛擬人物居住。我的一個女兒把房屋設計成「上班女郎」風,有家庭健身房和家庭劇院;另一個則走六○年代路線,配備有流線型家電、現代化家具,還有一座有稜有角的游泳池。 玩電腦的時間結束後,她們想要如法炮製到實體娃娃屋。但現實難免無法盡如人意,至少現在沒辦法。 她們兩個人當然直覺先來找我,要我買洋娃娃的家具給她們。在回答「不行」、「等妳們生日再說」之後,我的第一直覺是,起碼先看看市面上有何選擇。上網搜尋後,我立刻有三大體悟:(1)娃娃屋的家具都很貴;(2)樣式出奇得少;(3)小孩想要的家具,跟你家中的娃娃屋尺寸一定不合,絕無例外。乖女兒啊,不好意思了。 就在這時,她們提出一個讓我喜出望外的請求,問我能不能自己動手做。雖然很高興她們有這份心,但每次跟小孩一同做勞作,幾個小時後都只剩下我這老爸留在工作室奮鬥,不是木頭斷了,就是被美工刀割到,氣得破口大罵。想起這些不愉快的回憶,我的熱情就被澆熄一半。而且就算我有始有終,當了一個禮拜的娃娃屋木工後,根據以前的經驗,我那歪七扭八的作品最後也會淪落在娃娃屋的閣樓裡,沒辦法跟其他樓層的現成家具媲美。 但現在,我們家有了MakerBot牌3D印表機,因此故事有了不同結局。我們先連上Thingiverse網站,內含龐大的3D設計圖資料庫,都是由一般民眾上傳的。果不其然,裡面就像「模擬市民」遊戲一樣,家具風格從法國文藝復興到星際大戰,應有盡有,供人下載。我們找了幾個維多利亞風的椅子與沙發,滑鼠一按,調整成可裝進娃娃屋的體積大小,再按下「自造」鍵。20分鐘後,迷你家具就出爐了,免費又快速,而且選擇比真實世界多更多,甚至連亞馬遜網站也沒得比。我們很可能以後再也不用買洋娃娃家具了。 玩具公司看到這段,應該冷汗直流了吧! 撰寫本章時,正值柯達聲請破產。現在已是數位照片當道,不但免費,而且家用噴墨印表機就能印出來,消費者不用再買膠捲、洗照片,柯達因此成了科技潮流的受害者。如果你是一家製作便宜塑膠玩具的公司,是否從柯達身上看到自己的未來呢? 當然,3D物品要比2D圖片複雜。我們家的MakerBot機器只有幾種顏色可選,成品比不上射出成型的塑膠,顏色精緻度也不如中國工廠裡的塗色機器或模版。 但這是因為目前3D印表機尚在萌芽階段,就好比八○年代的點矩陣印表機。當時的印表機用印字針頭敲擊黑色色帶,無異於自動化的電子打字機,聲音吵、顏色單調,品質粗糙。但30年過去了,現在的噴墨印表機便宜又安靜,全彩列印的品質幾乎和專業列印不相上下。 如今「工匠」運動興起,手工藝創作蔚然成風,連帶使得專精化商品的需求蔓延開來。布魯克林目前有許多醃黃瓜自製業者;柏克萊的自製芥末醬市場也蒸蒸日上,沃爾瑪銷售的種類便超過百種,其中很多都是用石磨製成。有些在地巧克力業者,例如Tcho等,則是強調供應鏈符合道德交易的標準。說產品「有機」、符合「自由貿易」原則是一回事,但大公司能夠從咖啡豆就做到這點嗎?會直接從產地迦納購買嗎?又知道幾個農家的名稱?對於在乎這些事的消費者而言,堅持理念的「工匠」絕對是最佳選擇。 利基商品背後的創作動機,通常來自於一般人(而非企業)的需求與渴望。當然,要有人成立公司,才有辦法把這些商品製造出一定數量,但他們努力不忘初衷。這樣的非專業人士常常會說,他們的首要之務是服務社群,其次才是獲利。消費者化身創業家,商品通常給人的印象是具有手工藝質感,而不是高效量產下的產物。...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