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札 「這間蓋的不錯!」建築這樣看也無妨! 文/cancer 螃蟹趁著今年的春節期間,到東京進行了一次小小的建築之旅。主要朝聖目標,鎖定了東京博物館建築群的法隆寺寶物館。此館為谷口吉生所設計,他近年來另一個相當有名的建案,是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增建。 多年前見到寶物館的照片時,當下心生嚮往,期待哪一天可以親身感受。立於其下時,真的能了解,為何建築需要親自體驗這個道理。 整個建物大致分為三個構造,內部是個石盒用以保護珍貴文物,外圍是一個玻璃盒,最外層搭以水泥打造而成極薄的棚子,用以收斂光線的調整,日式的優雅與含蓄,加上現代建築的簡約風格盡在其中,著實令人流連再三。 不過,現代人對於建築的感受,多數來自圖片或媒體報導這些二手資訊,想站在建築空間裡感受這件事,並不那麼簡單。 前往遙遠異國經濟考量,旅遊路線因素,或者是根本對建築沒有那麼大的興致。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常發生的,可能是經常以某棟有名的大樓,當成方向的參照點或者指路的地標,卻未曾走入其中。 只關注建築物外觀?這也無妨!《日本視覺建築之旅》是這麼建議的。 本書是著名視覺藝術劉欣欣,漫遊東京街頭二十餘年,拍下上萬張照片的積累,從中誕生的作品,以圖文並置的方式,敘述東京建築造型的美感。 跟多數人一樣,作者對於建築藝術也是門外漢,不懂得建築結構、材料、內部配置等問題,因此,他將焦點集中在視覺上。 那麼,建築物讓我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什麼呢?「建築外部型態帶給我們的視覺衝擊」,劉欣欣這麼說。比如繭一般的大廈支架,形狀像鑽頭的高樓,波浪般外牆,它們在遠方就能攫取住行人們的目光,忍不住抬頭注視。 將眼光轉到外型的話,從視覺的角度可以怎麼看呢?劉欣欣提出「形與形的組合延伸」、「肌理」、「線的組成」、「細節」四個觀察的方向。 作為地球的人造皮,大多數的人造空間都是以簡單的幾何型態呈現,方形、圓形、三角形以及這些形狀的組合,便是觀察的好切入點。 以方形為例,它是最容易合理有效利用空間的設計,施工上難度也最低,。千篇一律的方盒子,如何從中創造美感,考驗的就是建築師的功力。書中有幾個案例,相當有趣。 比如伊東豊雄的兩個設計案,分別以枝葉或花瓣的形態,讓建物融入自然的可能性。又如,黑川紀章的中銀大樓,以無數預鑄堆疊的方形小房間打造有如鳥巢般的奇景。 形狀之外,「肌理」也是抓住目光的方式。事物的外觀,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首先是形態、顏色,然後便是肌理。有時肌理更會成為建築表情的重要核心。構成肌理是多元的,包含材質、形態、色彩、紋樣等等。 當建築物本身的形狀,並不特別時,肌理的作用就更突顯。特別是舊的建物進行更新時,肌理經常可以賦予它新的可能性。書中幾個案例,都是及其普通的舊建築,可是當建物表面被飾以白色的波紋、黑色的橫條柵欄時,新生命就此誕生,成為平凡市街的亮點。 讀完此書,螃蟹另一個小小發現是,劉欣欣觀看建築的角度,是以視覺專業為基礎,極不同於一般建築導覽書,從建築師的角色或結構層面出發。書中多個案例,是赫赫有名的建築師所蓋,被提及名字卻少之甚少。 是啊!這才是大家生活真實的樣貌呀!經過或看到建築時,喃喃自語道:「這間蓋的不錯!」也沒管它是誰蓋的,然後離開,但那片刻的衝擊感,深深的進入記憶中,再也難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