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以《瘋台灣》拿下金鐘獎行腳節目主持人的Janet(本名謝怡芬),碰上成名曲為「慢慢等」、「有沒有」的金曲獎最佳新人韋禮安,他們有什麼共通點? 一個念麻省理工學院(MIT)生物系與西班牙文系雙主修,一個畢業於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兩人對語文和音樂竟都很拿手。聊起他們的大學那些年,輕鬆愉快 的對談背後,也可讓你好好思考如何不錯過、不後悔地走過這4年! Q:進入大學後,和高中所想的一定不一樣,你們怎麼去規畫生活? 韋:我上大學第一件事,就是想要玩社團,因為我這輩子還沒好好玩過社團。結果,大一上學期參加了太多社團,什麼都沒有真正玩到。當然這也是一個嘗試的過 程,每個都試,從系學會、系上籃球隊、詞曲創作社到熱舞社都有,就沒那麼多心思放在課業上。這樣的日子過一陣子後,就開始有罪惡感,然後就把高中的時間管 理方法拿出來用。我從高中開始,隨身準備記事本,每天要做什麼就會寫上去。雖然未必每件事情都會完成,但至少我有計劃,每天都有一些進度,包括課業或是寫 歌,都會做時間管理。 事後回想起來,我還是覺得大學的時間管理很不理想,因為沒有人管你,能管的只有自己。如果可以再回去,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因為有太多時間花在網路上, 像BBS或是Facebook。網路上的資訊也都很片段,不像讀完整本書,能夠得到比較有系統的資訊,如果能回去大學,我想多讀一點書。 J:我是一定要有deadline(最後期限)才會做事情,要有目標才行。那目標 可能是別人或自己給的,有了目標,其他想做、但不是那麼重要的事情,就會 先放旁邊。然後做完必須要做的事情之後,第一個想做的就是「放空」(眾人大笑,韋禮安頻頻點頭)。我大學也是在網路上花了很多時間,2、3個小時後,才發 現剛剛這些時間可以做很多其他的事情。我以前都會覺得好guilty(有罪惡感),但後來反而會很珍惜。雖然當時覺得很浪費時間,但其實這可以是一種「充 電」,只要它是資訊,雖然很片段,但也常常變成往後的靈感來源。有時這樣連來連去,就會學到很多莫名奇妙的知識。 更多精彩對談請見《Cheers:大學甄選錄取指南特刊》內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