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手札 家,我們的開始。 文/Cancer 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的「普立茲克建築獎」,2013年再度獎落日本,由目前在台灣擁有眾多大型建案的伊東豊雄獲得。 獎項自1979年設立以來,共頒給35位重要建築師,日本僅次於美國,以丹下健三、楨文彥、安藤忠雄、SANAA(妹島和世+西澤立衛)、伊東豊雄等五屆得主的成績傲視亞洲,也代表日本建築師的作品廣泛獲得世界的認可。 日本建築一向受到國人的喜愛,本週要推薦的《知日•家宅》要帶領大家前往日本一探究竟。看看日本建築師,如何一步步從家宅出發,然後踏入世界的領域。 日本新一代建築師,多數以「家宅」的設計驚艷世人,其中有著不得不的背景。自泡沫經濟以來,失落的二十年,讓大型建設與公共建案相對減少,知名建築師也轉往海外發展。 初出茅廬的新一代,在眾多優秀前輩與大型建設公司的環伺之下,爭取建案實是難上加難。因此預算不多、建地畸零的小型家宅,反而成為新手們一展長才的機會。 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承接大型建案或公共建設,面對公私部門預算的執行,民眾的期待與反對等等,層層考量,最終的折衝結果,不一定能盡如人意。相反地,家宅設計,業主單純,即便面臨建地、預算等條件不佳的因素,若能需求與設計理念一致,往往更能擦撞出精采的火花。 以書中的兩個案例來說。前田圭介設計的「巢」,用敞亮的空間,從室內穿過天窗,伸展到室外的樹,營造如同森林一般的舒適環境。「Studio Velocity」「以能看見天空的底層和小鎮一樣的上層為核心」,用完全開放的空間,四座高矮不一的樓梯,分割房子的上層,營造出彷彿小鎮街道的氛圍。 兩個家宅雖然是建築師展現設計意識的結果,但其實是他們傾聽業主需求以及對家庭功能思考的不同呈現。 「巢」的業主是由母親與兩位女兒組成的家庭,她們希望能保有各自的隱私,卻又能感受家庭氣氛,同時預留女兒成年後可以改建的靈活房子所呈現的結果。 「Studio Velocity」的業主是一對夫婦與一雙兒女,設計上需要符合基本的家庭需求,起居室、餐廳、廚房、兩間兒童房與主臥室等。兩層樓要塞入這些功能,並非難事,但如何能讓家庭成員保持彼此的緊密感,而非僅有餐桌上的關係,就形成了上下穿透的空間結構,使家庭成員即便不在同一個空間,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 在台灣,即便不懂建築,也可能聽聞過幾位日本大師的名字。簡潔、乾淨、與自然共存的日式美學,是世界建築界的典型評價,也是吸引國人著迷重要因素。 但是,另一個較少被提及的,是日本建築師有著傳統濃厚的社會意識。書中介紹的,從日本政府主導,建築師積極參與的「同潤會公寓」、「團地」等用以解決住屋缺乏的建物,到民間因社會人口改變、能源需求變化等提出的「未來住宅」的願景。家宅經常成為日本建築師的起點,也是他們不斷凝視的未來。 建築師們不會因為集合住宅的目的,失去對居住者的使用需求與尊重,也不會因為成名,失去對社會需求的關注與對未來的想像。他們不斷地探詢建築與社會的關係,設計時總是返回到叩問建築的本質,或者才是真正讓日本建築得以勝出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