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台北中正高中國文團隊 學習共同體 ,拉近學生距離 教書第十年的黃詣峰,身兼課程發展委員會國文科代表,他從人口的角度,解釋教學為何非變不可。「很簡單,怕招不到學生,」黃詣峰說,未來十年學生數將減半,學校如果不以特色教學來吸引注意,還是用舊方法,沒人想來念。 但是,要老師翻轉教學方式真的很難,因為許多人的教學都是數十年如一日。張青松觀察,「講台與學生之間的鴻溝愈來愈大,」讓他們開始思考,要怎麼把這道「溝」補起來。 從去年暑假開始,中正高中有九位國文老師每週共同備課。許馨之、張青松和廖美娟三位老師,先從韓 愈的《師說》開始實驗。把課文跟柯維的《七個習慣教出優秀的孩子》結合,要求高一學生分組,將七個習慣與課文結合討論報告。沒想到,原本以為吝於開口的學 生,討論非常熱烈,一上台就侃侃而談,還以表格、畫圖多元呈現。 「我在台下聽到都起雞皮疙瘩,原來當學生願意學習時,可以這麼積極,」他回憶。課程最後,學生對於千餘年前的文章,居然蘊含著當今成功人的智慧,感到驚喜,印象也更深刻。 老師們發現,實施新教學法一年下來,學生的進步主要表現在表達能力和寫作,而非考試成績。廖美娟 說,有同學一開始上台發表都會緊張到哭,到了學期末,她已經敢自己上台講話,臉不紅氣不喘。黃詣峰也說,現在學生說話和寫作都比較有結構跟完整內容,「以 前改模擬考的非選題,都會嚇到,因為非常多人詞不達意、錯字連篇,但是開始用新的教學法之後,表達能力進度非常多」他說。 學生求知的動力也改變了。以前學生會問老師「標準答案是什麼?」,但現在他們想知道老師如何評分,希望知道如何加強論述的完整度,讓寫作的表達更好。時間一久,學生還會幫老師改進學習單。張青松笑說,有時候,孩子學到的,也許比老師想要教給他們的還要多。 (文章摘自天下雜誌2013 年教育特刊╱劉光瑩採訪整理) |